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01-21 00:34:54杜克龙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经济收益畜牧业畜牧

杜克龙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组 671202)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构成,会对于农牧民的收入产生影响。经济水平的提高,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收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传统模式下,畜牧业管理较为粗放,生产经营组织存在诸多问题,很可能对于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于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优化,提高畜牧业管理精细化程度,从而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 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

1.1 由企业领头

近些年来,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增加,为了改善当前企业和农户联系较为困难,难以进行利益协调等问题,需要在畜牧部门的指挥下,引入合作机制,进而成立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统一的进行管理,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对于饲养模式进行完善,为销售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1.2 由养殖户成立合作组织

根据自愿加入和民管、民用、民受益原则,和相关养殖户进行合作,成立畜牧业组织。使其统一的对于饲料、兽药进行购买,做好销售和引种等工作,从而使原本的分散养殖模式出现变化,减少生产需要投入的资金,增加养殖可获得的经济收益。

2 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作用

2.1 保障畜牧业产品质量

开展规模养殖,加强龙头企业和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能够为动物提供较为优质的防疫环境,做好消毒处理和防疫工作,并构建完善的养殖档案,尽可能避免动物疫病的出现,确保动物处在安全状态下,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1]。

2.2 可以为生态养殖提供支持

畜牧生产经营组织可以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变更自身养殖理念,增强管理实力,组织人员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之中,提高人员整体实力,提高养殖效果。主动地探究种养结合经营方式,合理地对于有机肥进行应用,达成生态养殖目标。

2.3 改善社会化服务效果

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可以统一地开展供种、供料、防疫、销售等工作,从而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并且,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农村发展。部分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开设了养殖企业,为畜牧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3 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现状

3.1 尚未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

从当前情况分析发现,畜牧业合作组织仍然运用较为松散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大部分合作组织很可能会为了获得政府优化而和多个养殖户进行沟通,打造形式化的合作社。在运转过程中,其难以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无法从畜牧业生产前、中、后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3.2 服务功能得不到体现

因为合作社组织主要是将提供服务作为重点。会员在推动合作社发展时需要根据自愿原则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但是,大部分合作社并没有选择缴纳会费,也尚未成立财务专项账目。而且合作社内成员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进行服务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很可能会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导致办公、运输等基础工作出现问题,难以为现实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不利于服务能力的提高。

3.3 难以进行规模化流转

土地流转在农村发展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从实际分析发现,土地作为有形资产参股的形式并不多,仅能够在个别农户中开展转包、转让、互换,很可能会阻碍以企业、业主为主体所开展的规模化租赁,并且合同缺乏规范性,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很可能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因此,土地成为了制约部分养殖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

3.4 合作社影响力比较低

大部分合作社在开展之后,并没有定期的举办活动,成员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并没有展现出技术和经济的优势,这就导致合作组织难以深入发展、稳定运行,影响力比较低[2]。

3.5 可用资金较少

畜牧业容易被市场波动所影响,这就导致养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并不固定,如果发展较好,就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如果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很可能会出现可用资金较少的情况,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降低由于资金不足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可以为扩大养殖场规模提供政策作为保障,有效提高了相关人员发展畜牧养殖场热情。畜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其并不是非常重视对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这就导致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过于形式化,大部分畜牧专业合作组织难以展现出应有价值,不利于推动畜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3.6 缺乏应对风险能力

从当前情况分析发现,我国畜牧业养殖正处于初步阶段,但是由于畜牧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仍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畜牧业,不利于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除此之外,现代畜牧业养殖经验比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这就导致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对于市场发展情况缺乏认识,很可能会随意地扩大养殖规模,这就导致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无法及时地对于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3]。大部分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并且大部分农村群众都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数量较多,这就导致养殖规模和人员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由于大部分政企、技企合作过于形式化,阻碍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这就导致畜牧养殖无法高效开展,存栏量比较低,不利于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3.7 所用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传统的畜牧模式。大部分生产户所开展的畜牧养殖缺乏科学性,并且难以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进行选址、布局等,这就导致生产设备较为落后、环境规划并不合理,无法及时地对于养殖结构进行优化,动物品种选择也缺乏科学性,不利于畜牧业效益的提高。

3.8 畜牧业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并获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在开展畜牧业养殖,选择品种时,较为多样。畜牧业养殖品的质量会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如果畜牧业的产品质量较差、价格较低,很可能会导致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除此之外,畜牧业生产组织并不非常重视产品加工,这就导致其难以通过畜牧业深加工,增强畜牧生产经营组织提高自身经济收益[4]。这就导致消费者无法对于畜牧养殖业形成正确认识,对于产品缺乏认可,这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3.9 专业人员数量较少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非常关注对于草原、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所开展的管理,专业人员离岗情况较为严重,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作为保障。

3.10 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畜牧业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是仍然并未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畜牧业准入门槛并不高,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小产业众多,这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难以提高养殖质量。并且,部分畜牧产业中存在着牲畜老龄化的情况,难以制定适宜的措施进行防疫。因此,相关人员要制定适宜的措施,对于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补充。

4 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对策

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工作:

4.1 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

合作组织可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上级部门加大力度对于合作组织进行扶持,可以使合作组织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力度开展技术服务,能够对于物资运输、产品销售等硬件设备进行完善,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合作组织整体能力。

4.2 做好内部管理

第一,合作组织要对于现有的内部制度进行完善,并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进行管理,确保所开展的管理是规范的。第二,要加大力度开展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物资服务等,并加强技术、引种、饲料、药物、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3 开办畜牧业合作组织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较为重视农业发展,并鼓励土地向合作社流转。将法律法规作为立足点,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使农村群众借助于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运用多种不同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从而使农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储备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进而对于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推广。

4.4 推动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力度加强各个重点养殖场的合作,打造联系较为密切的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展现出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其服务能力,使其起到模仿带头作用。在这一前提下,还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打造合作社知名品牌,使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从而提高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力,为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力度进行探索,找出合作组织发展新思路,并对其进行引导,提高合作组织自身建设能力,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确保其可以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为成员提供高质量发展,增强养殖业整体生产能力[5]。

4.5 增强抗风险能力

想要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满足畜牧业产业化、效率化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畜牧业养殖效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能力出现了变化,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出现了变化,绿色食品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增强畜牧业经济收益,畜牧企业需要考虑到自身现实情况进行优化,推动自身产业化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收益,推动畜牧业的规范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力度开展技术指导,对于畜牧业养殖布局作出合理的调整,并做好养殖产品深加工,为养殖企业创造较多经济收益。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增强养殖企业适应市场风险能力,从而防止结构过于单一所引发的问题,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4.6 应用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畜牧养殖品种的选择会对于畜牧业经济收益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如果所用的养殖品种较为落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很可能会降低养殖生产经营组织经济收益。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对于养殖品种进行筛选,以此来确保产品的质量。而这要求畜牧单位成立专项资金开展品种改良,并运用优质品种,出台政策,改善当前养殖结构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使养殖户具有进行学习的机会,在增强自身力量知识储备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村群众的收入。

4.7 更新经营观念

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诸多方面问题,考虑到这一情况,需要及时地更新经营观念,选择适宜的养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于传统的养殖模式作出调整,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推动畜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在开展养殖工作时,还需要对于养殖结构进行优化,并考虑到当地现实情况,选择出最为适宜的品种,从而扩大养殖规模,选择较为多样的养殖品种。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各养殖户可以协调发展。在这一情况下,还需要加强养殖业和大规模企业的合作,推动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改善畜牧养殖业产品质量,为畜牧生产经营组织收益的提高提供支持。

4.8 对于现有的畜牧服务体系进行补充

第一,要加大力度构建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各畜牧业组织需要意识到动物防疫的关键作用,并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打造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第二,要打造专门的监管体系对于畜牧产品进行监测。需要相关人员构建出专门的畜牧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及时的更新仪器设备,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提高自身监测检验水平。第三,要对于网络体系进行补充。借助于互联网搜集畜牧业发展情况和价格资料,并将其告知给众多养殖组织,提高基层工作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打造出基层团队,增强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第四,要主动的构建畜牧产品加工体系,并将市场作为依据,加大力度进行一系列宣传,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价值,并通过推动加工业的发展,满足畜牧业进一步发展需求。

5 总结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生产经营组织难以展现出最大化作用,需要相关人员制定适宜的措施进行改善,完善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优化农村结构。

猜你喜欢
经济收益畜牧业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营销界(2020年34期)2020-11-08 13:08:08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中国经贸(2016年19期)2016-12-12 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