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紫国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后,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纵观我国首批生态农业试点成果来看,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这些主要包括:草地生态恢复、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等,在森林覆盖率、土壤沙化治理方面的效果日渐突出[1]。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构建起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各地区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是现代农业从业者深度思考的话题,也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农业循环经济又称为生态农业,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物,主要通过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深度挖掘可再生资源,以此减少成本投入,得到更多优质的农产品,更充分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在生物质中,主要由植物、动物、微生物、排泄物等生物质能组成,每一种都属于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生物质的融合运用下,对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自然环境本身有着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来自人类及社会的破坏。但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界的破坏速度在逐步加快,已经超出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范围,人们迫切需要的是全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到如今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带领下,实现自然资源的梯级利用,促使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二者实现深度结合[2]。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重点强调,要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提高农作物生产量、品质为目标,推行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而并非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总的来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帮助人类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家园,这是顺利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农业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已经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农业发展中落实农业循环经济理念,能够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完善,改善传统模式下粮食比重偏大、经济作物比重偏小的难题,将农业发展作为各地区县级、村镇等农业组织的发展基础,以此更好促进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基于农业生态发展视角,促进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以往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化、集约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并存。
从现代发展层面来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出,不单单是农业的转型发展,而是以农业为基础,从多层次、多方面去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民创造更多收益空间,在农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二者的融合运用下,便于整个系统资源置换的实现,进而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
农业生产是物质、能量的转化循环过程,科学构建农业生产体系,能够保证农业物质与能量的平衡循环,也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成为农业生产的首要选择,一系列的新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长期过度使用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的影响下,各地区土壤质量在快速下降,农药残留严重威胁到食品的安全性,尤其在广泛应用石油燃料、农机具后,大气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下,大量的畜禽类粪便无法全部作为农家肥,一些流入河流、小溪等场所,造成了新的污染问题[3]。
我国人口密度较高,人均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人均水资源、土地占有量在全世界的占比为1/3和1/4,并且农业人口居多,这也是诱发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依然坚持通过粗放式、高污染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那么将极大程度增加农业资源输出,恶化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有限资源的耗竭,在巨大的资源压力、环境压力下,将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针对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来看,环境资源(土壤、阳光等)、可再生资源(生物肥料等)是农业资源投入的主要类别,这是提高农产品生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在全新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中,需要适当削减这些资源投入,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严格控制农业消耗性投入,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的准确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科研投入方面。合理运用农业生物种植期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加强对水源、光照等资源控制,合理运用多种新型科研种植技术,在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为促进农业种植效率提升打好扎实基础。
其次,发展技术型立体农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转变农业种植形式,科学借鉴早期虾稻田实践经验,将农业生产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逐步朝向多样化、立体化方向发展,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实际产值。此外,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各地区应加大技术引用,在现有土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科学技术,为新型农业发展保驾护航[4]。
最后,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在废弃资源的利用环节,同样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供支撑,这些既包括化学农药污染,又涵盖生物资源燃烧污染等,帮助废弃资源找到全新的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再利用。例如:对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循环处理,将多种废弃物转变为可再生能源,既减少了环境污染排放量,又使农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废弃资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与影响。
减量化生产模式。减量化是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原则,也是当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一,从源头处入手,对资源投入、消耗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资源节约;其二,末端控制或是输出端控制,其目的是降低废弃物产生与排放。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减量化模式的关键所在,便是对塑料农业材料、土地污染的减量处理,其环境保护效果十分显著。
生态保护模式。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便是提高农业生产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与整合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生态保护模式主要由农业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组成,具体的治理措施便是对废水、废弃资源、养殖业畜禽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和综合利用,做好多种再生能源开发,例如:太阳能、小水能、电能、风能、沼气等。
我们需要从规划、宣传、引导等角度入手,做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全局规划与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条件、土壤环境等重点要素,坚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逐步构建完善且最优化的农业生产体系,面向当地农业从业者进行政府科技政策与发展模式的宣传,积极研发出“二少一高”的共性技术,即: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5]。大力提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建立小型专业合作组织,实行土地入股分红机制,转变农业生产侧重点,不再以单个产业化为主,更多是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逐步搭建起生态化园区,充分利用当地龙头企业的辐射与推动作用,构建完善的新型发展模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推行目的,便是保证资源环境安全,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并落实配套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以此来达到增强产出能力、减少系统能力的发展目标。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生态农业推广力度,构建起综合农业生态系统,为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提供保障。其次,做好有机农业生产宣传,充分考虑当下农业发展趋势,以人们绿色产品消费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减少高毒农药、化肥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投入,代之以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基因技术等方法,以此实现清洁生产。最后,推行节水型农业,做好农产品种类选择,以耐旱品种为首选,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种植方法,以此节省水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土壤盐化现象得到有效减缓。
想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与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牵头带领下,注重传统农业与科技创新的相互结合,否则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当地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根据当地农业经济条件及生态环境优势,出台多种利民惠民的扶持政策,让所有农民都能参与到新型农业的建设队伍中,逐步构建其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这些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生态链理论、生态管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有机农产品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污染检测防治技术等等,必要时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实施遥感监控,严格把控农产品生产每个环节的质量关。
在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科研人员要始终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的政策方针,积极探索并发现全新的科研试验成果,将科技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面向社会面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农民技术培训与咨询为侧重点,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知识宣传与技术普及,增强各地区农民的参与意识。科技人员需要深入基层,将技术带入村镇、带入田间,引导农民准确掌握先进的种植知识与生产技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培养。针对经济发达的农业生产区,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取代人工生产,既节省生产成本的投入,又便于农民从农业服务网站中获取更多技术服务信息。
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情况,推行畜牧业+种植业+水果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将其应用在机械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地区,帮助他们改善当下的农业生产现状。在实践中,需要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切入点,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合理运用多种生产资源。具体来讲,便可以通过牛羊养殖+秸秆处理+林果经济作物+沼气生产的新型综合发展模式。通过畜牧业的高效发展,加大了秸秆的消耗与利用率,而牛羊的排泄物,将作为沼气生产的主要原料,向当地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的清洁燃料[6]。从事实来看,本段所讲述的综合性发展模式,涉及许多产业领域及生产环节,在节省资源消耗的同时,实现各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并且此类模式的经济增长空间比较理想,能够促进蔬菜、动物、水果等产业的深加工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多链条的产业链,以此快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情况,以此来帮助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率,我们需要积极引进新型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深入分析当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从控制农业消耗性投入、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宣传与引导、推行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建立多产业综合发展模式等多角度出发,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刻落实到位,提高农业生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促进现代农业的更稳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