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2023-01-20 18:55黄君华唐翠微张馨尹任虹静阴妮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政治课校企育人

□黄君华 唐翠微 张馨尹 任虹静 阴妮娜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是由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双主体”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迎来巨大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也由此产生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深入探讨和研究思想政治课的新育人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发展、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实践育人模式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以家庭学徒制为起点,逐步从家庭发展到作坊、行会、国家,再到现代学徒制,但是其中关键之处始终在于技能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学习的目的是快速应用到企业实践之中。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要求培养的是合格的企业员工而非合格的毕业生,这对传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提出挑战,要求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学徒制要求增添新元素,实现“理论+实践”双管齐下的实践育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提出新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内容上。

(一)教学目标体现企业价值需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目标更为宏观,并未聚焦体现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学徒制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在把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企业价值需求衔接落地,从宏观层面的现代化建设者具体落实到微观层面的企业建设者,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企业价值标准中展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现实感。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学徒制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传授理论知识,还需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企业精神:责任、主动、卓越、创新,在授课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以此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二)教学主体突出与行业师傅参与。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知识获取主渠道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且都是关于课堂内容的实践,并没有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单一的教学主体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扩展教学主体的范围,引入行业师傅的参与,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教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对标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把行业师傅引入到实践教学之中,让行业师傅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行业师傅的直接参与,可以使学生更切实感受到企业的现实需求,行业师傅传授的应用型和实践性的知识更为直观,在将来的实习就业中更能快速适应和融入企业环境中。行业师傅的加入也为学生的培育注入活力,在实践教学中体现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的是合格的毕业生,合格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企业实际所需,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中,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学生和职业教育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对接,培养更具有适应性的岗位人才,不仅能增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加入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积极开展双证书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又能学到专业技能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实践育人的模式中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结果倒推要求,向实践要结果,使目标结果更为明确。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学徒制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难以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使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局限性,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

(一)教学目标上没有体现为企业服务的目标。在传统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增强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并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属于国家宏观层面的目标。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学目标还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但并没有明确要求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伴随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并没有根据变化制定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目标,如何把企业自身要求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与国家要求的“四有”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企业和学校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现实发展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结合行业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把行业要求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内容融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和行业目标的统一。

(二)教学主体层面学生和行业师傅的参与度不足。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时间占据80%以上,而实践教学内容占比较小且存在完成度不高的情况。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理论课时为40课时,实践课时为8课时,相对于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学生在工作场所应达到一半的时间要求来看,当下的实践课的课时量是远远不够的。且现有实践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存在偏见,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是按照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主体、学生和学徒双身份、学校和企业双资源的模式对学生展开的,由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完成学生的招录、考核、培养工作,面对授业范围的拓展,势必要求行业师傅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层面,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行业师傅只管教授技能层面的知识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践行课程思政。

(三)教学内容层面缺乏应用型的思想政治课知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强调“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主要设置了“思修”“毛概”“形策”课程来完成理论教育和学习的目标,从课程设置来看缺少专门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从内容来看也没有开辟专题讲解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工匠文化元素的基地、基础设施也较为稀缺[2],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理论性的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型的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企业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希望学生具备应用型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是在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认同感上能亲身实践,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地将企业文化、工业文明和职业精神迅速地融入一起以便快速地投入工作。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构建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要求培养融入社会实践并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型人才,作为学生成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课也势必要满足“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充实校企共建专业化队伍、搭建学校与行业合作共建平台,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水平。

(一)完善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培育和主流价值观的渗透,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承担的任务就还需加强对企业发展理念和核心文化学习,因此需要加强整合资源,形成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机制。2020年教育部对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建设提出指导意见,要求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3],这对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给定了界限,一方面企业精神和职业规范要符合法律规范,确保企业的精神和目标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要求,企业精神培养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确保企业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对高职院校而言,要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引领作用,不仅仅要让主流价值观体现在专业之中,还要让企业真正参与到育人的各环节,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的实施和实践操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4]。一是在育人基地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的开展;二是在学习氛围的营造层面,要保障学校和企业能及时取得联系沟通和反馈情况,快速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三是要有专人负责跟进和落实实践育人的工作,保持实践育人团队的稳定性,切忌频繁更换项目负责人;四是要整合实践育人的资源,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来推动实践育人长效运行,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充实校企共建的专业化队伍。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迫切需要一支充实的校企共建专业团队来满足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这支队伍必须是一支复合型人才的队伍,不仅要有知识型人才,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知识的同时能指导学生为发展作长远规划,还要能包容具有个性的学生成长成才。这就需要把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师、企业师傅、行业专家和社会优秀人士等有效资源联合起来打造成育人共同体,充实校企共建的专业队伍,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制订出符合学生、学校、企业协同发展的选人、聘任、评价、管理、考核的有效方案。在师资力量组成上,学校提供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师与企业提供的实操师傅组成校企融合的双主体师资队伍,主要承担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企业精神的培育,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内容;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由企业打造一支行业优秀队伍,来给学生教授行业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优秀案例等,让学生知晓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优势所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现场互动、网络学习、课后反馈等融合在一起,于细微之处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在专业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于无声处培养学生,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三)搭建学校和行业共建平台。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要实现企业实践型人才培育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引导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方式,探索有效的考核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作为实践育人模式的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应分别承担相应的任务来共建专业的平台,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一方面,应由学校提供学习的场地、优秀的教师和合格的学生。同时高职院校还可引进行业资源、政府资源,充分挖掘可利用的优秀资源,实现全员育人,构建广阔的育人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校企合作的育人质量。高校的二级学院是校企合作平台的主要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具体的平台建设任务和学生的培育,一是要有能满足学生实训的场地;二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选择上不仅要求教师的理论素养,还要有实践经验能够传递企业的价值需求;三是在学生的资质审核上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见钱眼开从而无限制地把所有学生都纳入培养,实际情况中部分学生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培养目标并不契合,因此并不适合成为学徒。另一方面,校企共建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的参与培育,表面上看会增加企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是从长远看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最终成本。学生从入学就知道自己将来有可靠的就业单位,学校也能圆满地完成育人任务,企业按照自身需求培养目标人才,解决企业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企业在学生入学伊始就教授他们企业文化、专业技能、职业精神,按企业的需求和学校联合培育,对解决学生就业、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具有极强的优势,形成学生、企业、学校多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政治课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