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3-01-20 18:51
读写算(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魔术趣味性数学知识

高 敏

(四川省华蓥市古桥初级中学,四川 华蓥 638600)

数学知识逻辑缜密、概念性强,教者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心境,站在学生的角度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可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对于知识缺乏一定的认知,教育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拟定趣味性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其主动响应课堂,迅速投入教师设定的教学环节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趣味性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定的辅助性,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一、趣味性教学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生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对于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理解有限,思维上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概念抽象、内容复杂,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共通性,学生一旦知识链发生中断,学起来会更加吃力。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出发,立足于趣味性教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基于此,笔者重点分析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大数据显示,小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好动,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精力,注意力通常不能持续一节课,往往会在课中“走神”,思考学习以外的事情。高段学生虽然在接受知识方面强于低段学生,但是受外界因素影响,难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造成了课堂实效性难以提升的现状。高段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固定的学习习惯,或好或坏,难以在短期内进行改正。因此教师在设定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同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趣味性教学发挥自身价值。教师若是将趣味性教学方式带入课堂,会打破以往的沉寂,使课堂在学生的积极互动下“活起来”。趣味性教学方式不仅能在实施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可谓是教学活动中的一把利器。

(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难以保持长久的记忆,同样的题目或知识点,反复练习也会出错,教学效率难以达到预期规划。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者在课堂中有一定的理解,但是难以运用到习题中,导致数学教学难以按照预期规划发展。趣味性教学就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界定的教学活动、游戏项目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内化知识点,使学生有清晰的认知,并通过课后的趣味性作业进行巩固,扎实学生的基础。在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学生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巩固知识,从而形成长久性记忆。在实际教学中,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意义远不止于此,而这种意义并非一成不变的,是根据教师的备课内容、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的教学环境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在教学中具有动态功能,弹性区间以学生实际接受的知识为基准。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为主。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小学正是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教学相较于文科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能迅速开启学生探索知识的大门。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从下述两方面体现: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教材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新课改主张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理论是获取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趣味性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学习,主动掌握教材上的相关知识,将其在课后与生活中的实物结合起来思考,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学灵活性较高,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趣味性教学将学生彻底推向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或情境创设,或游戏活动。学生在教师界定的教学方式中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更具灵活性,学生也会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上述对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展开了分析,足以证明趣味性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其教育形式一改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智慧之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鉴于此,笔者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核心,探索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趣味性教学有效运用的核心要素。新课改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享有平等的教育关系,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主导,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有助于教学发展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寻求知识的掌舵人,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小学生喜欢哪一学科的教师,他的哪一学科成绩就会高出其他学科成绩,在课堂中也会与教师互动较多,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实施趣味性教学初期,教师应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最大程度获得学生的认可,双方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发挥教师自身的领导作用。教师是全体学生的探索知识的引路人,在课堂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要了如指掌。教师在关注成绩之外,还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为趣味性教学的运用夯实基础。沟通是情感交流最直观的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沟通,与学生多交流互动,一则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二则学生可以对教师敞开心扉。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采取有效的改进方式,解决各项学习难题。

(二)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

结合游戏会使数学知识多一份灵活性,游戏教学法也是当前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数学知识枯燥难懂,知识逻辑性强、概念抽象,结合游戏教学法会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例如学习《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圆形道具,或用纸箱子剪出圆形,或购买圆形道具,圆的大小不用规定,学生自主选择。在上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圆在桌子上滚动一周,并做好起点与终点的标记,让学生将这一系列数据记录下来,其中包括圆的半径、直径、滚动的长度。圆转一周的长度与直径的比率就是圆周率,学生可以自主实验验证π的结论,并对于圆周率有清晰的认知。在明确这一板块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对圆的周长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或圆周率与直径相乘,即C=πd,或与两个半径相乘,即C=2πr。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其结论加以总结,并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公式对学生进行再次剖析与分解。实践证明,只有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才能使学生对于知识形成长久性记忆。游戏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

(三)运用情境结合法教学

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知识,或言语创设情境,或利用电子媒介创设情境,总之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应多从身边寻找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可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例如在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这一课时,教师应首先从生活中的比例切入,如地球仪,就是按照地球上的国土面积缩小,将每一个国家面积分布清晰地呈现出来。地球仪上的面积与国家实际土地面积呈正比例关系,即地球仪上的面积越大,国土面积越大。又如抖音平台的迷你厨房,将正常厨房用具按比例缩小,这也是一种比例关系。生活中的反比例也较常见,例如学生之间相互赛跑,路程200 米,在跑步的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就是反比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一些关于“比例”的素材,让学生对于比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比例”的时候,教师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对正反比例有一定的区分,避免理解出现误差。教师还要与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比例,并在课后积极讨论,加深对比例的认识。情境教学法结合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数学知识本就抽象难懂,从生活中切入,可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身边捕捉数学的影子。

(四)让作业变得更有趣

除了知识以外,作业也是趣味性教学运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是对知识点的延伸,因此教师应在布置作业上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家庭作业更加有趣。传统的作业以手写为主,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后留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分数,如一个苹果四个人平等分,每个人则获取其中的四分之一;又如十颗糖果,七个小朋友来分,其中三人可获取两块糖果,四人则每人一块糖果,获取两块糖果的三人各分到了糖果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余的四人各获取十分之一。生活中的分数最常见,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实验,发现生活中潜藏的分数,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为后期约分、通分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地基。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比学生做一套习题更有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知识的特点为学生留置灵活性较高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有趣。

(五)“多管齐下”创造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重引导,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面对有难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多管齐下”,多方位引导学生,参透知识点的奥秘,确保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破思维限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探索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作业、游戏、情境等方面突破,如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利用放大镜对图形进行放大,也可寻找生活中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实例,抑或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发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规律,将知识的探索交给学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六)引入魔术

魔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准备丰富而具有趣味的魔术,能带给学生魔术刺激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魔术教学发挥更强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开发丰富而多元的魔术,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创造力。趣味游戏越全面、越丰富,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游戏动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对此,在魔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教师需要集思广益,遵循多方建议。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展开交流,开发新颖有趣的魔术。下面简单举几个魔术例子。

魔术1:教师将两枚硬币放置在讲桌上,并且保证两枚硬币同面朝上。要求学生对硬币进行翻面,在进行翻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捂着一枚硬币进行翻转,另一枚硬币公开翻转,保证两枚硬币同时得到翻面,最后在学生停止后,教师对学生捂着的硬币进行面的猜测。在表演结束后,教师讲解该魔术中包含的数学原理,告知学生亮着的一枚与捂着的一枚互为参照,两者同时翻转则会保持面不变,最终使学生理解这一魔术。

魔术2:在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将23456 与76544 相加,从而得到最终的和。教师也参与其中,要求学生与自己进行比赛。学生在接收到比赛信息后迅速应用计算机计算。但是,还没有等学生开始输入,教师已经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会对此存在疑问,教师则可揭秘魔术:在计算时,从两个数字的最后一位开始相加,不断遇10 进1,最终完成计算。这个魔术设计较简单,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能够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特点,增加对数字的敏感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是较难攻克的科目,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进行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趣味性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魔术趣味性数学知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魔术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吸管悬浮
庞大的魔术联盟
小小魔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