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欣
(青岛山东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00)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综合利用各学科专业基本知识,理解、综合分析方法和解答社会实际问题,提高整体综合素养,并着力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心、创新精神和实际创新能力,以满足对迅速变革的现代经济社会生活、职业世界以及个人个性独立发展的要求,并面对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新挑战。
笔者在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运用一个学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相关思维训练。课堂上利用导图进行预习和知识体系梳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思维导图,英文为The Mind Map,又称心智导图,是表示发散性思考的高效图形思考工具,其简洁而又非常高效,是一个实用型的思考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把人类思考形象化的方式。众所周知每一份进入人脑的资源,无论是感知、记忆还是思考——包含文本、数值、符码、香味、食物、曲线、色彩、意象、旋律、音符等等,都可能形成同一类的思想中枢,并以此中枢向外扩散出千千万万的关节点。
思路导图是将合理而有效率的思维模式,运用在记忆、学习、逻辑思维等思想“地图”,以促进大脑的扩散思路的发展。思维导图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应用,新加坡教育部也已把思维导图纳入学校必修课科目,世界五百强公司也在学习思维导图,而我国使用思维导图也已有二十余年时间了。
根据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笔者自身在数学学科上曾经的应用经验,笔者把整个学年关于思维导图的思维训练进行了整合,作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项目,以之前的数学教学经验为基础、学生的学习经验为依托,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第一课时:重识思维导图
在进行认识思维导图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简单地运用导图进行数学复习的学习,但是那时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是一种以画图为主,片面的、简单的学习梳理。学生往往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画了导图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对于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具体定义及广泛应用不够了解。
在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时,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拿出以前自己制作的简单的思维导图,结合教师提供的其他思维导图,在小组中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发现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基本特点。学生很容易得出,导图是从一个中心主题通过思维的发散而分支出不同的内容,每一个小分支整合起来又会形成一个大的主题。教师再提供相应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工具的定义、发展以及应用,真正了解这一思维工具的优点。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画图工具,而是可以帮助学生们把思考方向发散和扩展的工具,从而转变为学习者片面的、简单化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对学习者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思维导图的练习作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掌握使用方法
认识了思维导图,第二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手绘练习。开始的练习笔者尝试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比如,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首先借助“我的美好生活”这一大主题,引导学生像在考察探究活动中一样,想一想有哪些有关的小内容,学生可能会想出运动、饮食、学校、家庭、旅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通过头脑风暴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手绘思维导图。最后将全班的思维导图汇集起来再进行指导和归纳,形成全班的思维导图。进行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绘制导图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还拓展了思维,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第三课时:导图应用于学科学习
学会从一个中心拓展出无数可能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有效的学科教学中。于是三年级第三节思维训练课,就是运用思维导图帮助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关于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各个专业领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选择学科的特点进行导图的尝试,找到不同学科绘制思维导图的模式及方法。基于经验,学员们通常都会选择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进行探究,笔者适时指导学生音乐、体育和艺术科学等课程中可以运用思考导图进行学习的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第四课时:思维导图软件的探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完成很多的学习任务。于是思维训练的第四节课,笔者给学生介绍许多思维导图的绘制软件。比如X-MIND、迅捷思维导图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为思维导图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了在专门的思维训练课中介绍和应用思维导图,在考察探究课程以及项目式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给综合实践课程带来新的思路和亮点。
考察探索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兴趣与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然界、社会活动以及学习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调查题材,进行调查性研究,在观察、记忆与反思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如田野考察、社区调查、研究旅行等,并强调利用实际考察、访问、实践等方式,收集研究材料,从而养成理性思考、批判性怀疑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考察探索主要包含:发掘和提示问题;提供假设,选用方法,研究工具;收集证据;提供说明或观点;交流、评估研究结果;反思与完善。
在这一内容的科学教育中,通常从某个重大的主题或项目出发,通过指导学习者自己发现的问题寻找科研方向,并制订科研规划,搜集整理信息,进而得出结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探索类综合实验教学活动,能够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总结思考,梳理信息。
在开题课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的梳理和归纳总结。以三年级笔者带领学生曾经研究过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例。
在进行小课题选择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十分善于从一个主题中抽象发散出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笔者就尝试借助导图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的整理和归纳。这种由一个思维中心发散出很多思维点,又由许多思维点归纳成一个个小的思维集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了从总体到分散,又从分散汇集成个体的思维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根据各个小组确定小课题之后,笔者继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研究计划的撰写和制定。如在收集资料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导图进行研究方法和形式的梳理,还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分工。与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报告相比,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研究计划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记忆和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分工,从而帮助学生根据研究步骤进行及时分工的调整,更好地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参与到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漏掉某个成员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组的合作和研究。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研究计划的制定,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组间讨论和教师指导。由于思维导图直观的特点,可以帮助师生更好地发现研究计划的漏洞和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修改和修正,从而促进研究的有效开展。
在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中,思维导图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在方法指导课中,学生面对大段的文字资料,可以将资料中的关键字进行提取,再借助导图进行分类和归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信息,得出研究的结论。
在最后的报告呈现中,每个学生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作为工具进行汇总与呈现,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层次递进性与组织关系,还有如知识树一般的对知识点系统整理,能够有助于每个学生更加有条理与逻辑地完成知识点总结与报告。这不但有利于每个学生逻辑素养的建立与好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每个学生更好地呈现与报告自己的科研发现,从而提升了每个学生的能力与逻辑思想。
同样的,思维导图清晰的知识脉络,也有助于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评价过程。一张导图可以呈现课题小组的学生从选题开始,到制定研究计划,再到资料收集和整理,最后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评价和讨论在这一小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优点和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有效的改进。一个项目或课题研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的研究内容呈现于同一思维导图中,也可以将研究过程的某一部分单独汇总呈现。如关于各个小课题研究计划的导图、研究成果的导图等等,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回顾整个考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直观又多样性的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对综合应用实践性活动开展教学过程的评价要进行写实记载。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记载参加课堂教学的具体实际信息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主体、学习时间、担当的角色、任务分配和完成状况等,还要准确填报课堂教学记事单,并查阅有关实际物料,如课堂教学场景图片、作品、课堂教学调研报表、实施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都要真实性、有据可查,为进一步综合实施课堂教学评估工作奠定了必要基础。
基于这样的要求,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有效工具,每个学期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设计本学期的各个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的不同评价模板。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适时利用导图进行评价,比如,在考察探究领域中的计划撰写活动中,该生或该研究小组的表现,可以用星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总结,既总结学生的优点,也说明学生的不足,在整个课题研究后,给出这个学生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总积分。期末时,教师可将学生整个活动的导图进行收集和汇总,就可以发现该生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哪些是已经改正过、哪些是学生学习和研究中的困难点,下学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及提高。
教师在期末汇总整个班级的情况,就可以发现整个班在本学期各个综合实践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和需要补充训练的问题,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和下学期的备课奠定基础。
《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应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由于各个学校、各个年级学情的不同,加上综合实践课程没有指定的教材,所以每学期的期初,如何在《纲要》的要求下,结合市区的教研精神及学生的兴趣进行研究主题的选择和备课,就成为对于综合实践教师们特别重要也比较富有挑战的事情。由于《纲要》推荐的主题是以学段划分的,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这一主题到底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还是四年级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能使相应学段的学生完成任务?效果如何?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有什么帮助?
当教师执教一个新的年级或班级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困惑:这个研究主题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是否已经学过,或者,学生是否在上一年级进行过前置学习。这无疑给备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笔者还兼职数学学科,在数学学科中,笔者曾经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将本学期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这就给了笔者一定的启发和思考:可以将综合实践各个领域的推荐主题和课题按年级和领域进行梳理,从而方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备课,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分年级按照领域、课题内容进行导图的梳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形成综合实践的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教师及学科的有效发展。
对于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有合适他们的学习工具,而思维导图提供的是一种思想过程。学习者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分散思考能力,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了解思考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别人回忆整个过程。有了必要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再是被动者,学生得以更科学、合理地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产生了刻苦钻研、奉献精神,而且还有助于对自身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学生也将积极寻求新知识、勇于质疑问难、个人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也可以极大地帮助教师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情,在研究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和评价,从而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