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推动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2023-01-20 18:55王述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剪纸县域

□王述芬 韩 东

一、文献梳理

(一)县域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以“县域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学界对县域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领域:一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周海鸥(2020)认为应加强对县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谭东华(2020)提出要实施项目带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利用品牌引领产业先导发展、加强融合联动发展、注重产业特色并推动差异化发展策略。二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王志强(2022)提出通过跨部门联动、发展普惠金融以及创新金融服务等金融渠道支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戚学儒(2021)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研究如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县域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王佳(2015)认为要抓住核心文化资源,并聚合优势资源,重点突出差异性竞争力。四是县域文化产业个案研究。居鑫源(2020)对天津杨柳青镇县域文化产业进行个案分析;邱宗江(2019)以江苏省东海县文化产业发展为例进行研究。

(二)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以“生态”和“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国内学界对县域文化产业的研究从生态文明视角研究较少,更多是从宏观角度研究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王建成(2020)对山东省县域文化产业进行研究,认为应当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县域人民绿色生活方式,并从品牌化、多渠道融资和“走出去”发展山东省县域文化产业。魏汉武(2020)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河南文化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应树立生态消费观,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生态链,最终促进文化产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陈文(2018)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和路径进行研究,并从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化、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设计开发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影视开发三个方面进行路径构建。王盛南(2022)从文化企业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结构、人才培养和互联网系统基础创建等方面提出文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罗成雁(2021)对云南省文化产业进行研究,认为生态文明视角下文化产业应以关系性、参与性、本土性为原则,形成差异性定位发展。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各省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的文献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个案探究文化产业特色发展之路。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县域文化产业提供了借鉴,为县域文化产业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着眼于县域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对现有研究是有益的补充。

二、生态文明与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文化产品的生产也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品。以生态园为例,既能满足文化旅游需求,也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县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县域文化产业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务必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如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味注重经济效益,将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很多影视剧组在景区拍摄期间,没有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不但给当地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遗留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对剧组以及影视剧的口碑也极为不利。

三、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概况。秦皇岛市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抚宁区四个城市区和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三个县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本文重点分析三个县域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三个县域各有特色,相同点都是围绕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构建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基地。昌黎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拥有丰富的冀东特色文化资源。县域内有千古神岳碣石山,拥有地秧歌、民歌、皮影戏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金海岸文化产业带、“碣阳酒乡”葡萄酒文化产业园等多元交融的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卢龙有较为丰富的农业特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甘薯之乡” “中国葡萄酒之乡”以及“中国核桃之乡”。青龙文化底蕴深厚,是奚族文化、满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白酒文化“四大文化”交汇融合之地,矿产、农业和旅游三大资源突出,文化产业发展以满族文化为特色。

(二)面临的问题。

1.秦皇岛市文化资源较为分散,整合难度较大。秦皇岛市县域文化资源较为分散,地理空间距离较大,旅游和农业相关产业的融合深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营销推广方面也不成熟,很多地方手工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有必要将相关产业联合起来,做大做强。此外,在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秦皇岛县域内不少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很多年轻人离开乡村,农村人口大幅减少,留在县域农村的劳动力主要以农业为主,地方政府也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发展核桃、红薯等产业,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农业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2.秦皇岛市虽然县域文化资源丰富,但品牌的全国影响力较弱。虽然秦皇岛各县域拥有特色的农业文化资源,但整体开发利用不足。除了昌黎葡萄酒文化产业在河北省有一定知名度外,其余县域文化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都比较弱。现有县域文化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尤其是创意开发的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尽管秦皇岛市各县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改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打造文化产业创意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县域范围内既缺乏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融合,也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备商业性质的文化场所。此外,对文化人才的激励和相关景区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经费投入也不足,也是制约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4.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发展融合程度不够。一方面,秦皇岛县域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秦皇岛部分近岸海域存在海洋生态功能退化,海岸侵蚀、沙滩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也存在部分区域环境质量较差的问题,县域内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不足,旱季易断流,水体流通性较差;农村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非化石燃料的使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负担。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秦皇岛市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文化自信,整合文化资源。秦皇岛各县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也濒临失传。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搭建顶层架构,在对秦皇岛县域内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和梳理的基础上,聘请专门的文化创意部门统筹整合文化资源,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全产业链,将县域内文化资源“化零为整”,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二是加强文化自信,引导民众观念,可以通过整理各村故事、传说、民俗文化、历史沿革等,根据各村特色打造成片的有底蕴的、有魅力的县域文化圈,可以借鉴蔚县经验,为每一个村培养至少一名大妈讲解员,用当地语言讲村庄特色故事。

(二)加强县域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和营销。秦皇岛各县域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在河北省乃至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文化品牌打造和推广方面仍有待提升。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牵头邀请专业的营销机构进行全媒体推广,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联动营销。另一方面,加大农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例如针对昌黎县荒佃庄动物养殖,可以通过加强绿色养殖和环境保护,对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与游客的线上和线下互动,尤其是线上互动,可以通过“云认养”的方式吸引游客兴趣,推动从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旅游路线。农业种植方面,秦皇岛县域内甘薯、核桃等产品种植,可以参照昌黎县葡萄沟发展状况,加强从种植到采摘全环节与旅游结合。品牌营销方面,可以与本地高校,例如燕山大学或者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或者电子商务专业合作,通过直播平台加强产品推广,校企合作达成双赢局面。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一是政府加大对县域内文化产业资金投入,建立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对有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二是将各县财政局、文旅局、金融办等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县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定期对县域内各级干部进行培训,提高文化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对国家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三是政府牵头联合当地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具体来说,可以针对文化产业领域积极开发信贷产品,利用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扩大文化企业贷款抵押物或质押物的种类范围,摸索适合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抵押或质押贷款业务,尽量减少资金缺口。

(四)加强县域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秦皇岛城市发展重心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县域内在构建文化产业园或者农业生态园过程中,也要尽量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秩序,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的“文脉”,不要一味大规模拆除,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是要对农村现有的文化遗迹、民宿习惯、生产模式等进行“亮化”,针对每个村子不同特点进行打造,尽量实现“一村一品”,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真正做到县域文化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衔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借鉴其它地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蔚县剪纸 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剪纸文化为特色,实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战略定位。总结发展经验如下:一是注重打造全产业链,将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打通,并实行剪纸产业“展示—营销—生产—培训”的完整链条。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蔚县文化产业与河北师范大学以及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合作,为蔚县剪纸产业化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蔚县还成立专门的剪纸幼儿园、剪纸特色小学以及剪纸职业学校等,为剪纸产业化长远发展储备人才。三是注重品牌营销,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上,还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品牌传播,例如剪纸艺术节、剪纸相关论坛、电影等,确立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品牌地位。四是除了剪纸产业,蔚县还结合“古堡振兴”行动,实施“古堡(村)+”的旅居产业模式,充分发展民俗文化,将文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根据各村特点,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五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蔚县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实施 “绿满蔚州”行动,建设雪绒花生态景观廊道、壶流河滨河生态示范区等工程,并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剪纸县域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剪纸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