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森,王 岩,邢志鹏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专业目录历来是军队院校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任何变化都会对院校工作产生一连串的影响。军队院校专业目录规定院校培训专业的分类和名称,是部队编制岗位和各类人才需求在院校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是机关实施院校宏观指导的基本依据,是院校设置调整专业、组织招生调学、开展教育培训和学历学位管理的重要遵循。2017年,伴随院校科研单位和培训机构调整重塑改革的推进,军委机关颁布了新版军队院校专业目录,明确了新的院校体系下各个单位的培训任务。四年来,各军(兵)种全面落实军委指示,不断加强院校指导帮建,全军院校聚力为战育人,大兴研战教战之风,院校教育呈现服务改革强军的新局面,逐步形成了稳定发展的新秩序。同时,强军改革重大任务阶段推进,互有交叉,前后左右关联因素极其复杂,不免出现一些理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的偏差,应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
2017版专业目录按生长军官、现职军官、士官分类设置专业。生长军官分本科教育、首次任职培训两类。本科教育设军事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140余种专业;首次任职培训设180余种专业。与以往相比,有不少耳目一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生长军官专业首次设置本科教育和首次任职培训两类专业;本科教育专业除军事类外均选用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生长军官实施本科教育和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按首次任职培训专业规划训练任务、确立培养目标和分配去向,按本科教育专业打牢发展基础、厚实学科背景。
从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军队院校改革的设计意图:一是部队对高质量军事人才需求迫切,部队希望生长干部经过院校培养即能称职上岗站稳脚跟,减轻部队对一线岗位指挥员的训练压力,尽可能为部队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融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增强专业设置的规范性以及与国家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统一性,这反映了军队院校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定位,也有利于与国家高等教育标准接轨,这对提高生长干部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为精准测算需求、落实按需培养创造条件,推动实现不训不用、训用一致。这些意图体现了我军经过体系重塑后加快向打赢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军队院校办学的根本责任所在。
在编制专业目录时,由于全军体系力量和编成模式改革正在进行,部队有的岗位尚未明确,有的岗位职能尚不清晰,组织者和专家的理解一时难以深入,有些认识可能也不够统一,所以虽然设计意图很好,但在落实层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长干部本科教育专业和首次任职培训专业的界限不清,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好把握,院校师生思想上存在困惑,对招生和培养带来一些困扰。《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1]。“专业译自原苏联,是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2]。“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学科来满足……”[3]。《中国教育在线》刊文指出,“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是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是就社会分工而言”;“在高等学校中谈及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4]。因此,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不同专业对应不同的社会分工,或者说不同的社会岗位集。引申过来,生长干部本科教育的140余种专业,就分别对应着部队相关专门岗位集。专业划分越细,则与社会岗位的对应关系越具体,人才培养的专门化程度越高,对特定岗位的适应周期就越短,但同时也会带来知识面变窄、综合适应能力降低的弊端。这次增设的首次任职培训专业,也是由部队相关专门岗位高度集约而形成的,只是数量上比本科教育专业多了40余个,相对于纷繁复杂的部队岗位,两者与其对应的具体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也就是说,按照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培养人才的专门化水平并不会得到显著提高,那么以此方式解决部队希望缩短首次任职上岗周期的意图将难以实现。因而这一设计不但削弱了本科教育专业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给院校和教育者带来了困惑。从操作层面看,有些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和本科教育专业在名称上差异不大;有些名称虽然不同,但内涵界定缺少权威解读,这为院校解读两种类型专业的内涵和边界带来巨大挑战,在将其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模型的时候困难重重。
二是生长军官实施本科教育、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意图很好,但在法理和培养周期上考虑不够全面。我军完成体系重塑迫切需要加快形成胜战能力,这对新时期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能力,还要保证初次任职能适应,站得稳。院校有责任承担起时代的要求和重任。军改前对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实施“4+1”合训分流培养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融合培养模式。军改后,“4+1”合训分流培养方式变为四年制一体模式,规定生长军官主要实施本科教育、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按首次任职培训专业规划训练任务、确立培养目标和分配去向。这一变化有多个方面值得探讨。从学制看,虽然生长干部的培养周期仍然是四年,但由于首次任职培训有明确的学时要求,本科教育的时间实质上已达不到四年,各院校情况虽略有不同,但都不超过3.5年,这与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四年学制的规格是不完全相符的。从培养目标看,按照首次任职培训专业确定大学四年的培养目标,既与国家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吻合,也显得定位偏低,似乎过于关注眼前而忽视长远发展。学员完成四年大学学习后,按什么专业颁发毕业证、授予学位也让人困惑。虽然操作上仍按本科教育专业认定,但事实上与培养目标并不一致,这也是近年来部分院校参加国家专业认证受阻的最突出问题。另外,要求院校招生时按首次任职培训专业设置招生专业由于缺乏及时的宣传,高中老师和家长理解不畅,让不少优秀学生望而却步。
三是实行本科教育和首次任职培训四年融合培养的设计,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不少矛盾。专业目录颁发以后,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很快下达到院校,随后还组织制定了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由于概念定义与以往大不相同,院校一时不易理解,让院校感到更加困扰的是如何处理本科教育专业与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多对多的关系。指导意见明确,同一个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必须有统一的课程和训练内容安排,不同的本科教育专业对应同一个首次任职培训专业时,课程和训练内容的差异不大于40%(各大单位掌握略有不同)。由于部队岗位的实际需要,同一个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常常需要多个本科教育专业提供支撑,一个本科教育专业又支撑不同的首次任职培训专业。为了达到首次任职培训阶段相关课程和训练内容的学习要求,各个本科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和训练内容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相互牵制。特别是指导意见还把本科教育的相关课程仅定义为首次任职培训专业的背景课,这使得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和训练内容很难按照本科教育专业应有的内涵要求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部队调整改革尚未完全定型,岗位职能正在梳理,院校了解情况非常有限,因而对首次任职培训相关课程设计可能浮于表面。从形式上看,相当多的本科教育专业和首次任职培训专业都同时对应多个人才培养方案,这给院校的教学组织带来较大挑战。在学员管理上,为便于组织教学活动,一般把每个年级同一专业的学员编为一个教学单位,而现在则必须分为两个阶段。本科教育训练阶段需要按照学员的本科教育专业进行编队,到了首次任职培训阶段又不得不按照首次任职培训专业重新编队,否则学员队管理工作将非常困难。学员编队的变化正处在毕业季之前,不但给学员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波动,也给学员队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1963年国家第一次统一制定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改革开放后,国家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从2020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常态化微调,当年底发布。
第一次修订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1300多种调减到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第二次修订目录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专业种数为504种,重点解决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三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正式颁布实施,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使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改变了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第四次修订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该目录仍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加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数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5]。从2020年开始,每年均进行一次修订,但都是在2012年颁布的目录基础上,根据各地各高校的申请,进行适当微调增补。新阶段的修订模式由前期的大修大改调整为小修小改,由十年左右修订一次调整为每年修订一次。这样既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又为及时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比如,近年来比较热的新工科专业、小语种专业都及时在年度修订中得到了批准。这也说明,我国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经过多次演变已经比较稳定成熟。
纵观以上调整历程可以发现,地方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在经历了早期的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阶段后,更多的是在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迭代完善。这些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主要包括:科技发展迅猛,传统工业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再到智能化时代不断升级,社会分工不断分散、聚合、新生、消失,要求专业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尤其是2017年兴起的“新工科”理念,以培养造就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倡导摆脱已有专业目录束缚,探索跨学科、跨领域设置一些新专业,掀起了一场对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进行改革的热潮。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拓展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也由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就要求专业设置由注重与工作岗位的“专业对口”,向增强社会岗位适应性的“宽口径、厚基础”转变。我国高等教育“1952年学习苏联经验,在进行院系调整时开始设置专业,并以专业为单位开始本科教育”[6],计划经济模式下,由社会岗位测算专业需求,按岗位要求培养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强约束性。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学习借鉴西方学科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口径大幅拓宽,学分制逐步普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设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引导性。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借鉴和探索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范式,专业设置更加成熟,适应发展调整更新的动态机制也日趋完善,为引导我国高等教育提升水平、更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调整的历程和经验启示我们,修订调整军队院校专业目录,必须要充分考虑改革强军的迫切需要,积极适应基本作战单元编成综合化、作战装备智能化、作战样式联合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还要深刻洞察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升级的新形势,加快建立起相对稳定又能及时补充更新的动态调整机制,早日形成能体现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军队院校特色办学有机结合的专业设置成熟模式。
军队院校专业目录修订调整大体也经历了基本相同的过程,时间上一般比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修订晚一年左右,这是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借鉴国家专业目录改革调整经验的需要。通过查询史料发现,2017年之前的历次专业目录修订,军队院校均借鉴了国家修订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的经验,同时也更注重自成体系。如在1999年颁布的军队院校专业目录中,也特别明确了“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同时注意“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但在专业目录的三层结构中,只在学科门类和专业类两个层面与国家目录保持一致,在专业层面则保留了军队自己的体系。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专业口径较宽,而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又很强,为使院校保留人才培养特色,很多专业都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
2017年试行的专业目录尽管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但与以往历次专业目录相比,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呼应改革强军对院校的使命要求,明确本科教育和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强化了为战育人的根本指向,这对于破除军队院校长期形成的和平积弊、扭转与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态势、推动院校全部工作向研战教战聚焦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除军事学门类外,其他门类专业全部选用国家高等教育专业,在保证军队院校强固军事特色的同时,全面融入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不但有利于军队院校提高办学规范性,也为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积极适应新时期我军作战单位编成综合化、作战样式联合化需要,军事学门类的专业类和专业进一步综合化,扩大了专业口径,为培养复合化军事人才奠定了基础。
本文认为,对2017年试行专业目录进行修订,要坚持问题导向,在继承中创新。一是要坚持优先采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精简军事类专业设置。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凝聚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数千家地方高校专家学者的智慧,专业设置和修订机制都已非常成熟,能够充分反映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军队院校毕竟体量有限,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不多,优先采用国家目录可以避免军队院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促进规范办学,也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类专业设置问题。军事类专业要少而精,确有必需且没有国家目录可以引用的才设专业。二是要坚持军队院校姓军为战的办学特色,着力在专业内涵上强化服务备战打仗的价值取向,增强办学自信,树立军事类专业和通用专业都是为战育人的正确观念,破除通用专业培养人才战味不浓、地方院校可以替代的错误认识,帮助院校打消对通用专业的顾虑,把精力聚焦到研战教战上。三是要坚持和而不同,既要优先采用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又要充分考虑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要自主择业、多次择业,专业设置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在引导;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要计划分配,属于按需定制,专业设置要求与部队岗位对口性更强。因此,有必要借鉴1999年专业目录的做法,根据军(兵)种各类岗位的特殊要求在专业之下适当设置若干专业方向。事实上,很多地方高校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自主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只是没有在专业目录中体现而已。四是建议取消首次任职培训专业,建立从本科教育专业到岗位的直接对应关系,解决现阶段院校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突出矛盾。这一点新颁布的《现役军官教育培训暂行规定》已经明确,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