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泊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河北泊头 062150)
市政道路工程是保障城市交通便捷、提高民生满意的重要工程形式。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当中,沥青道路是占比较大的一种道路类型,其具有诸多应用优势。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沥青道路技术体系较为复杂,因此须确保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直至后期使用环节中,均进行全面的技术管理,保障市政道路使用功能达标。因此,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开展全面管理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市政道路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市政道路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与技术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参照全面的技术体系开展的管控工作,才有助于市政道路管理需求的达成。二是从使用安全的角度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自身性能情况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开展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使用性能,进而实现安全使用的需求,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1-2]。三是从经济及投资效益的角度来看。全面的市政道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能够避免工程出现使用问题,避免成本升高,也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四是从行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助于为城市输出高品质交通工程项目,保障道路工程行业需求稳定,提高整体民生满意度[3]。
从上述角度进行分析,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完善的技术管理是有必要的。
在沥青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针对材料和设备的关键控制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2.1.1 沥青材料管理:沥青材料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材料,在路面铺设的过程中也作为主要材料。应当确保沥青材料的杂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沥青材料等级与工程项目设计保持一致。在进行路面铺设的过程中,沥青需要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对其他材料的质量管理同样应当控制在合理水平。
2.1.2 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较多,且大多数为大型机械设备。例如,路基工程施工阶段的夯实设备和开挖设备,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的道路摊铺设备和压路设备。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应当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验收和管理,确保设备性能与工程需求保持一致[4]。
路基指道路的基层,一般是经过处理的自然土体。在进行市政沥青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处理是工程开始的前序步骤。技术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环境勘查与工程需求明确:对于路基的处理,在不同的环境需求和工程需求之下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正式施工工作开始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需求调查和环境勘查工作。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应当了解道路工程走向位置的地质情况,了解地理地质情况和地下水影响;对既有地下工程进行勘察;明确周边既有建筑物情况。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未来此道路交通流量等使用信息明确工程需求[5]。
2.2.2 路基加固处理:对于个别位置,自然土体可能存在性能问题,其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固的形式保障路基性能,确保后续道路工程整体的质量稳定性。针对路基加固处理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土体换填,直接将软弱位置的自然土体更换为符合性能要求的土体;二是夯实,在外部机械能挤压的作用下提高自然土体的密实程度;三是路基排水,通过设置排水通道或其他方法,减少自然土体的含水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环境需求和现场施工情况科学选取加固方法。
2.2.3 路基平整度处理:路基在施工完成之后,具有一定的平整度需求,主要指路基处理后,表面的平整度误差应当与工程项目需求保持一致。若平整度误差较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则会出现道路表面凹凸不平等问题。针对平整度处理,可通过设置标准线、压平作业的形式实现。
2.2.4 路基工程的验收:在路基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全面验收。考虑到后续工程施工工作会将路基全面隐蔽,因此在后续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需要保障路基自身质量,符合工程标准要求[6]。
在路基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即需要表面施工路面,市政道路一般采取沥青混凝土材料作为路面工程的施工材料。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技术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路面基层作业:路面基层是在路基表面上用单一材料按照一定的技术措施分层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其材料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需要保障路面基层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平整度和材料刚度。
2.3.2 路面材料铺设: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路面材料指沥青混凝土,是由沥青、填料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配置完成之后运送到施工现场,使用专业的摊铺设备完成施工。
2.3.3 路面的压实和找平:在进行路面材料摊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同步开展压实,指利用压路设备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使密实程度提高,同时进行找平工作。对于道路工程,至少开展三次压实,其中前两次压实作业更侧重于提高密实度,而最后一次压实更侧重于找平。
在沥青道路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入养护阶段。养护完成且验收通过该道路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规范管理的形式,确保道路工程整体质量的稳定。在此过程中,技术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2.4.1 沥青路面养护条件:根据材料的不同,在养护过程中对于温度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需要控制施工,完成后温度不低于90℃,环境温度不低于15℃。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成之后,均要避免沥青材料自身温度变化过快的问题,避免在材料完全硬化之前大面积浸水。
2.4.2 沥青道路日常使用管理:在施工完成之后进入使用阶段,仍需要通过日常维护管理的形式,确保市政道路工程长久的质量稳定性。主要规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开裂积水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同时通过加强日常巡检的形式,减少带病使用的问题发生。
2.4.3 通病问题的防范与处理:当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应当进行妥善的处理。针对出现的问题需要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或影响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以及安全评价。
路面沉降指道路工程在使用阶段发生了不均匀的下沉问题。沉降可以是小范围的,也可以是较大区域的,应当将沉降问题与个别位置的凹凸物品进行区分。路面沉降问题主要是因路基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其密实性不够或含水量较高,在进行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在表面可动荷载的作用之下使路基土体发生压缩导致路面缺乏承载力,从而表现为沉降的问题。
如果在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就呈现出沉降的问题,那么应当对前续路基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薄弱位置和进行换填的位置是否进行了可靠处理,必要时可重新进行施工工作。
如果沥青道路工程在使用阶段表现为沉降的问题,则需要全面评估整体安全系数,通过外部检测等形式,充分考量路基沉降的程度,必要时应当将相应的路面拆除,重新进行路基加固施工工作。
路面开裂指沥青道路表面发生了裂纹的问题,也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路面小规模的浅表开裂,其对道路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并不会产生影响。但应当明确,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水分和杂质等会进入开裂缝隙当中,再继续使用之下则极有可能导致开裂问题进一步扩张。路面开裂问题往往是由于路面材料自身所导致的,如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不符合工程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未做好环境管理和养护作业等。
针对小范围的沥青道路表面开裂,可通过表面修补的形式进行。使用掺杂了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直接修复开裂位置,尽可能将修复料灌送到裂缝中。当沥青材料凝结凝固之后就能够起到裂缝修补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此裂缝进一步发生渗漏。此外,行业内针对路面修复也开发了多种新型材料,对于影响较小的沥青道路表面可进行可靠的修复。
路面积水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该问题的体现主要在道路工程的使用阶段,成因可分为道路工程自身原因和道路排水工程原因的压力。例如,道路在设计的过程中整体线性系数不利于排水,使得中间位置低洼发生积水的问题;或在使用阶段,因质量问题发生了沉降和路面凹凸不平等,也可能导致水分沉积在标高脚底的位置。针对排水工程问题,对于城市内道路而言,需要设置配套排水措施保障降水天气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若在施工过程中未考虑到相应问题,或路面排水工程自身质量具有缺陷,也同样会诱发路面积水。
针对路面积水问题的防范,应当从工程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开始进行,在路面工程已经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排水工程的施工作业是很难实现的。关于线形指标的改善也需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开展。如果道路进入使用阶段之后呈现出了积水的问题,则可考虑通过局部修缮的形式,避免积水位置成为低洼位置,引导积水朝着排水设施的方向流动。
材料和机械设备是沥青道路在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资源,也有相当一部分技术管理是与材料和机械、设备具有关联的。针对这类工程资源,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聚焦在施工阶段,而是从前期设计环节及采购环节开始就应当注意可能潜在的技术风险。设计过程中所选取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类型,应当尽可能利于现场施工应用;在进行大规模采购之前,也需要通过送检的形式确保相关材料和设备符合工程项目要求。
从工程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员既是管理工作的发起者,也是最终的执行者。因此,为了加强沥青道路的技术管控,也需要针对人员需求开展相应的优化。从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意识两个方面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确保现场技术管理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确保相关人员具有主动开展技术管理的意识。
在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环境勘察与监控同样是较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当下技术体系内较为重视的内容。除了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勘察之外,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做好相应的监控工作。例如通过天气观测的形式,避免非常规天气下开展沥青道路施工;通过路基沉降监测的形式,及时知悉地理地质情况的变化,并做出相应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整体工序较多,且有相当一部分关键控制点均集中在路基工程的施工阶段,因此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这一特点,也提出了质量验收的相应策略。当工程项目进展到关键节点的时候,可开展隐蔽验收;对于在验收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工程项目的待定交付,尤其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技术应用正确性。
本文主要围绕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看,在道路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开展完善的技术管理工作有助于工程管理目标的全面达成,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工程项目潜在的安全应用风险,同时能够提高整体投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快速发展,提高民生满意度。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工程管控的一系列特殊需求,同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实际要求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工作开展综合管理。实际上,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沥青道路施工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内容,远比本文所述要更加复杂。本文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行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也会有更为完善的技术管理形式和技术工艺方法被应用到沥青道路技术的控制工作当中,为我国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