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20 15:55金美华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文本初中语文

金美华

对话理论是培养学生语文听力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书写能力的重要理论之一。对话理论视角下的对话教学,不仅包含教师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学习特点提出启发性问题,同时还包含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讲解提出质疑,突破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由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状态,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主体优势充分发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秉承根据实际、为我所用的原则,在上一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做出优化与调整,确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满足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多元化发展需求。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理解与情感体会当中,生成独特的见解与思考。但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部分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仍然采用固化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未得到有效培养。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与课程改革理念不相一致,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陷入尴尬境地,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优势与作用也并未得到有效凸显。[1]

二、合理应用对话理论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梳理教学重点,保证对话效率

课前预习活动要求学生针对文本基础内容展开学习,可以确保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环节能抓住文本学习重点,与文本内容开展有效对话。主要途径如下:在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示等方面,可以介绍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灵感等相关信息,助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确保学生掌握阅读重点,与文本内容展开有效对话。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与本课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信息,开展高效自主预习。[2]

例如,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称“教材”)八年级下册《马说》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阅读提示内容,向学生分享“伯乐相马”这一典故的来龙去脉,从而引出韩愈在年轻时壮志难酬的经历,提升学生对原文中心思想的认知与理解程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及互联网平台获取优质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获取途径,确保学生可以与文本内容展开有效对话,不仅合理利用教材内容开展针对性学习,还促进了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内容的相互补充,为后续更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个性化解读文本内容,开展多元对话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作为阅读对话的重要主导者与设计者,而学生则作为文本阅读对话的主体。为此,教师需要深度研读教材内容,对文本内容具备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解读文本,避免定向思维对解读文本内容带来限制。教师要选择恰当时机,对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以对话为核心切入点,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包括最为常见的阅读技能,同时还包括文学理论知识、作品留白艺术以及文学表现手法等。如此,便能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助力学生突破阅读对话障碍,鼓励学生自觉自愿地查询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信息,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读,顺利完成知识内化。[3]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课教学时,多数教师选择从主人公悲惨的命运以及封建时期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心灵摧残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此为基础,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叙述视角以及叙述者的相关背景知识。如在该文中,叙述者是咸丰酒店的一名普通的小伙计,而鲁迅先生则是以一个未成年小孩旁观者角色进行叙述,从而形成多重叙述并列、互补的模式。其中,包括“叙述者是如何看待孔乙己”“叙述者是如何看待酒店内其他客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以及“叙述者如何看待孔乙己对自己的理解”,通过多重关系展开科学分析,可以确保文章的解读更加具有新意。

(三)科学创设对话情境,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借助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储备,顺利完成文本阅读任务,这也为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夯实了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与交流,掌握学生真实学习需求,并且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的生活化情境,借助对话,共同推动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显著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4]

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灵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学生日常生活与文本阅读活动建立联系。如在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文本阅读做好铺垫,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而在教材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学生播放喜闻乐见的视频内容,使学生对“克隆”这一概念具备基本的认知与理解。接着,教师选择恰当时机引入生活化元素,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助力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显著提升阅读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创设直观类情境,鼓励学生在对话中引入所学到的内容,助力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将抽象性内容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图片与视频形式呈现出来,有效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搭建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支架,鼓励学生分析人物动作及其语言,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程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教师为保证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学生分别扮演课文当中的角色,感受人物的情感,完成情感对话,助力学生完成深度阅读任务。

总之,对话理论与初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活动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二者融合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梳理教学重点、保证对话效率,个性化解读文本内容、开展多元对话,科学创设对话情境,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方式运用对话理论,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在显著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文本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