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支持山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01-19 03:09瞿珲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保险山区乡村振兴

瞿珲

摘要:农业产业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山区农业产业的振兴上,农业保险又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由于诸多现实原因,山区农业保险并未实际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故而,对农业保险支持山区乡村振兴进行研究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ES农业保险的发展作为研究案例,深入分析了农业保险支持山区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并挖掘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出了较为适合ES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力争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山区;农业保险;乡村振兴

一、引言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是“三农”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中央政府及各部委2018年以来,数次发文对于农业保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相关要求:《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科学确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结合财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财政补贴险种。探索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试点。《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出要拓宽小农户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在广大山区,农业保险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ES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ES农业发展的现状

ES位于武陵山区腹地,辖2市6县,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2万人,曾经是湖北省唯一的全域贫困地区,是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农业是ES的传统产业,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ES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80.94亿元,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5.60%,比湖北省高7.2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49个百分点。

ES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67.8%,域内山岚叠嶂,垂直海拔落差大,各区域气候差异明显造成了境内灾害频发、灾种繁多的特点。受山区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农业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状态,抗风险能力差。2020年其中一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349万元。①

近年来,ES持续大力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和“一村一品+”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以“茶、烟、菜、药、果、畜、粮、蜂”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98万亩。其中2019年烟叶总产量3.99万吨;茶叶产量12.05万吨,全州茶园总面积178.8万亩,位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地市级产茶区中居第四位;园林水果产量35.46万吨。

(二)ES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1. 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一是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ES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约7600万元,同比增长28.13%,较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第一年(即2007年)规模扩大6.6倍。并且随着业务规模增长,ES农险的理赔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年末,农险已决赔款支出7243万元,较2007年末增长了4.8倍,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2007年至2020年,农险整体简单赔付率在70%左右,总体上“保本微利”。二是保障水平稳步提升,ES提高部分农业保险的保障金额,如将水稻种植保险较以往200元/亩提高至400元/亩。在中央补贴范围外申请湖北省“以奖代补”政策,对特色产业进行承保,烟叶、茶叶等特色保险保费收入2500万元,提供风险保障5亿元,支持了当地农业发展。①

2. 保险供给体系基本形成。人保财险始终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农险保费收入占全市的85%以上。农业保险发展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2012年,经营主体以人保财险为主,部分年份中华联合也有参与,承保标的物仅有水稻和能繁母猪两种。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经营主体增加至4家,部分公司开始试水农业保险,发挥自身优势,尝试利用新险种优势进入市场,如2014年,平安产险试点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当年保费收入370万元,但后劲不足,至2018年该险种保费收入不到30万元。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经营主体增加至7家,部分公司以巨灾保险共保体的角色尝试农业保险,烟叶、茶叶、蔬菜等保物化成本的保险开始发展。乡镇服务网点共34个,以大乡镇覆盖周边乡镇的形式实现了全州88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全覆盖。

三、ES农业保险发展道路不畅的原因

近年来,尽管ES的农业保险在不停发展,但是其却未能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充分的适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农业保险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

1. 当地基层政府财力不足。刘冬姣、张旭升认为农户的收入增长和农业保险需求并不同步增长,只是有了农险保费补贴后,其收入增长和农业保险需求才呈现正相关。农险保费补贴能改变农户的边际保险倾向,即收入增长带动农险保费增长,对农业保险需求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我国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保险保费补贴采取的是“四级财政补贴联动”机制,即农民缴足保费、市县财政补贴到位之后,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才会随之配套落实;而ES财政资金严重不足,约有80%以上出自转移支付,可用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极为有限。如某公司2021年在某县开展茶叶保险,按照费率应收取300万元保费,但当地财政资金紧缺仅支付130万保费不足额投保。

2. 地方政府配合度不高。农业保险的投保和理赔都离不开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法律法规对涉农业保险政府部门的行为内容、行为边界缺乏明确规定,但很多情况下基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决定着保险公司的盈亏,也决定着农民可以获得的赔款多少。调研中发現,ES某些基层政府对于农业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无充分的认识,对于农业保险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够,在农险相关工作中积极性不足,缺少主动配合意识,保险公司也常感觉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如2021年某县马铃薯、油菜保险均未按时招投标,耽误农时,导致项目流产。又如2019年某保险公司在开发茶叶天气指数保险时因分享气象部门实时数据成本过高、难度大等原因未能成功上线。

(二)保险公司经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

1. 合规成本高。ES山区地广人稀,大部分农民以打工收入作为主要收入,农业种养植不成规模,保险意识不强,甚至把交纳保费当做强行摊派,保险公司要做到“五公开、三到户”(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①相较于其他地区成本很高。如2019年JZ水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亿元,仅3000多户,而ES同年水稻保险仅实现保费收入576万元,却有11.7万户。要做到逐户收取保费成本很高。②

2. 经营风险大。农业保险风险损失率高,近五年简单赔付率平均在80%,是家庭自用车商业险简单赔付率的两倍以上。简单分析其原因一是保费长期不充足,通常一个县对一种农作物投保收取保费并不是根据科学计算的费率而是根据当地财政资金状况,经常不足额投保,二是ES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民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纵观近十几年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简单赔付率受当年自然气候影响很大,2009年和2017年在极端天气下,简单赔付率超过100%。③三是道德风险高,部分农户会根据当年种养殖经验选择性投保,也会利用条款漏洞获取理赔款,给保险公司持续开展业务带来压力。

(三)农业保险供给不足及种类不全

1. 供给主体不多。全州农险保费的85%以上集中在一家保险公司,其承保经验、查勘车、人力等占绝对优势,新公司长期投入收效甚微,影响参与热情。部分公司经营过分看重短期财务目标,缺乏中长期目标,短期出现亏损,就会终止业务,导致其在市场上缺少突破,也让市场缺少竞争、缺少活力。

2. 保险产品种类不全。一方面部分中央补贴政策未充分落实到地方,湖北省以全省为单位通盘考虑申请的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条件,但未必适宜某一具体地方。如玉米物化成本保险,就湖北省而言,不是重要农产品,故全省未申请中央补贴政策,但对于ES和SY,又是重要农作物,ES全州玉米种植面积130多万亩,约是水稻的2倍,但其全年保费未超过20万元。另一方面特色产品无保障,近年来,ES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3万亩,总面积达700多万亩。其特色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生产经营风险大,农业保险对其保障却不够,产品开发不足和覆盖面也不全。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一是支持中央扶贫资金购买农业保险,可学习陕西省经验,陕西省政府联合保险公司制“扶贫保”优势特色产业保险指导目录,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保险纳入目录,并优化保险责任,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障额度,支持扶贫资金购买目录商业保险,保障当地农业发展。④二是降低地市县补贴及农民自缴部分,对于ES这种农业保险需求量大,但财政资金不足的地区,建议重要农作物农险保费由中央、省级财政全额承担,取消或降低县级补贴。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缴部分保费给予减免,采取政府采购方式,减轻基层经费压力。

2. 激发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开展保险支持乡村振兴考核。依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保险支持措施,为各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创造条件。并将开展农业保险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予以考核,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督促指导,统筹研究解决农业保险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各涉农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密切配合。主动将有关涉农市场主体的政务数据向保险公司开放,州、县市要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财政保障机制,简化流程、加快保费补助资金审核和拨付。

(二) 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难度

1. 加强教育,各县市、相关职能部门、村支两委和驻村“尖刀班”及各级保险机构要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及保险产品的宣传,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含农户)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在承保、理赔中尽量简化流程手续,做好解释服务工作,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农户认可。

2. 加强保险科技应用,一是利用保险科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议各保险机构积极和上级公司联系,应用总公司开发的手持移动终端、掌上APP等技术现场采集农户信息、快速承保、现场生成保单,提高业务办理实效;二是降低道德风险,利用电子耳标、电子项圈、AI技术、3S技术等,实现精确承保,及时了解农业标的的真实情况,降低承保、理赔中的道德风险。三是建立科学查勘理赔机制,应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快速评估全区域灾情,并对重点区域精确调查;应用物联网与AI技术精准发现死亡的牲畜个体,降低了查勘理赔的难度。

3. 增加抗风险能力。由政府牵头,以建立保险共同体或由上级公司向再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分散风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提高积极性。增加可保险种,扩大承保规模,建立农业保险资金专项账户,实行单独核算,资金封闭运作,数年合并计算赔付率,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三)不断增加农业保险的市场供给

1. 规范市场竞争规则,遵循适度竞争的原则,建立评分制度,以公司实力、服务质量为标准,规定市场准入、竞争和退出规则,适当多给新公司尝试机会,引导有实力公司进入农险市场,激发市场活力,营造“百花齐放”的良好竞争氛围。对于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人才和经营经验匮乏的公司,理赔服务跟不上、农户满意度低,也应及时让其退出市场,维护农业保险社会形象。

2. 加强险种政策倾斜。建议中央补贴财政对于原来的贫困地区降低承保标准如单户种植面积、种植技术标准等,扩大種养殖产品投保面积。对于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项目的特色农产品,可积极申请将其保险纳入省级“以奖代补”政策范围。鼓励险种创新,从完全覆盖物化成本提升到完全成本,再到保收入,以进一步提高抗击风险保障额度。对于暂未纳入补贴范围的当地优势产业,应给保险公司创造条件采取商业运作,既积累经营经验,又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3. 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银行合作,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共同研究新的合作方法和发展模式如“牲畜活体抵押登记+担保人担保+保险保单+银行授信”模式。农业保险一方面可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稳定农户收入,减少了农村小额信贷的违约率;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也可作为农户贷款的抵押物,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冬姣,张旭升.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因素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5):53-59.

[2]庹国柱.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障碍与前景[J].保险研究,2012(12):21-29.

[3]余艳.贵州省农业保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研究——以黔西南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85-87.

[4]金龙.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的作用与策略[J].广东蚕业,2021(55):118-119.

[5]潘小军.我国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动模式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02):26-28.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农业保险山区乡村振兴
《山区修梯田》
山区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