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理论的反向教学设计
——以地貌学课程为例

2023-01-19 09:07:50赵迎冬
高教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赵迎冬

(南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 530001)

地貌学课程是地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地貌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进行教学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专业对该课程要求不一样,怎么找到各专业适合的教学方式?此外,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存在差异,造成“跟不上”与“吃不饱”极端情况出现,如何协调两个极端?同时也存在为了完成考试,学生死背书,只重理论、轻实践,最后又变成学生只有知识缺乏能力的情况。因此教学改革不能只对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迫切需要重新设计一个适合的教学设计,并且新的教学设计即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需要,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地貌学课程的特点及OBE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OBE 理念很适合该课程,因此采用OBE 理念对地貌学课程进行了反向教学设计实践,在不同专业实施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以OBE 理论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

针对我国大学课堂不能适应新型人才培养这种情况教育部也于近几年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同时也有诸多国内教育学专家提出了教改方法,不断探索着大学教学的新方向[2-4]。其中,普遍观点认为要改革“灌输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等教学方法[5]。在诸多教学改革方法中,产出导向(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在1981 年由美国学者Spady 提出后,作为一种以产出成果为评估依据的模式,很快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应用[6]。此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认为是卓越教育改革方向。OBE 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区别在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优先于学生预期学习成果,是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而在OBE 教育中,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优先于教学内容,居于核心地位,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等都需围绕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展开。因此在OBE 理念下课程是按照从预期成果到课程内容的反向设计,以培养学生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左右通过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职业或专业成就的总体预期)为最高导向,经由毕业要求和课程关联矩阵逐层分解、映射得到[7]。OBE 理念一般强调以下4 个问题[8]。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2)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可以看出OBE 理论关注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围绕取得学习成果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能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总体来说OBE 有如下优点:目标明确、结果可测量、设计灵活。

二、反向教学设计的步骤

传统的教学设计步骤一般为教材有哪些内容—课程目标是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可将该步骤称之为正向教学设计,具体如图1 所示。因此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从教材本身出发,教材内容是优先部分,而不关注学生取得成果,只是在末尾进行考试测验。而OBE 理念认为,培养目标是总纲,毕业要求是导向,课程体系是重点,持续改进是手段,师资和实验条件是支撑,即“以始为终,反向设计”。所以按照该反向思维对教学设计的思路调整为学生将来要干什么—学生在该课程要学到什么—怎么检测是否学到—具体学习内容是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教材怎么用。因此基于该反向教学设计思路,应以学生预期成果(培养目标)为核心,优先围绕预期成果设计课程目标,并且还要同时设计出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方法,然后才开始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细节,而将教材选择排在了末尾,具体步骤如图1 所示。可见与传统正向教学设计对比,反向设计的步骤完全翻转,体现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图1 OBE 理念下的反向教学步骤对比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基本要素[9],其中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其从根本上影响着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是知识追求的目标,目标需要明确指出学生毕业时要具备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能力、操作设备能力等,是三个要素中的核心要素。素质是内化的结果,培养目标中也需明确指出学生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具体如图2 所示。

(二)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目标

OBE 成果导向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聚焦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联。根据培养目标中的三要素,可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具体如图2 所示。对于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基本框架,掌握一些该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也可将背诵一些重要的理论与概念作为知识目标。对于能力目标,可以设计成学生获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素质目标是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思考的思维。

(三)设置目标达成度检测方法

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检测是另一种形式的课程评价,好的课程评价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给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围绕培养目标建立多维检测体系,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进行目标达成检测,如图2 所示。知识目标作为基础,目标达成度检测可以通过期末考试进行。对于能力目标的检测,主要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等,检测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与期末考试。素质目标的检测,主要是观察学生是否具备了科学探索的思维,可从课堂回答活跃度、课后作业等方面考察。

(四)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对课程目标进一步分解,将目标细化到每个章节中。如知识目标的教学内容为讲解基本理论与概念,分解开就是讲解各个章节里出现的理论与概念。而关于能力目标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教学内容为实践练习与案例分析,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能力。素质目标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主动参与,可以设计成提问与让学生提问等,具体如图2 所示。

(五)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在OBE 理念下强调以学为中心,强调多维度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在设计实施方案的时候,还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学生怎么学,另一个是教师怎么教,并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教学实施要分成“学法”与“教法”两部分,如完成知识目标,学生需要通过理解、记忆、分析和应用等方法学到基本概念与理论,这是学法;而教师则要做到以展示、讲解、举例等方法充填内容,这是教法。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教学设计流程分解图

总之,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实施方案均是围绕课程目标展开,体现了OBE 反向设计的理念。

三、基于OBE 理念的地貌学课程设计实例

(一)学生背景与培养目标

由于OBE 理念是从毕业要求出发,因此不同的培养目标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本文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以下简称自然地理)两个专业为实例来说明不同毕业要求下的教学设计方案。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两个专业都属于地理类专业,但就业方向上有所不同,地理科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就业针对中学地理教师,而自然地理专业是应用类专业,就业针对自然资源部门与科研院所。在OBE 的背景下,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需明确指出各种要素,具体如下。

1.地理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成为优秀中学地理教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知识要素),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与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素质要素),能较熟练地运用地理教育教学技能,能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能力要素)。

2.自然地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掌握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要素),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素质要素),能够胜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及综合利用工作,能够胜任国土空间分析、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工作,能够开展自然灾害分级、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能力要素)。

对比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现在定位上有所不同,地理科学专业强调教学技能与学科素养,更重基础;而自然地理专业强调应用思维,更重实践。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课程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差异,见表1。

(二)地貌学课程目标设计与对比

地貌学作为两个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显得非常重要。根据OBE 理念,地貌学的课程目标同样设计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具体见表1。

(三)地貌学课程目标达成度检测方法

地貌学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基础理论的学习十分重要,同时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设计目标达成度检测方法时,可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具体见表1。

表1 地貌学课程教学设计

(四)地貌学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

根据OBE 成果导向理念,课程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实施方案也是围绕目标展开,分为学法与教法两个方面,具体如下(表1)。

(1)地理科学专业:素质目标是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因此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与提问,如不同地貌的差异等。开展教学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通过更多的课堂互动来达成目标。能力目标中指出了需要的能力,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关注将能力具体化,如具体能力是分析讲解图片、影像和实践中的地貌现象。知识目标是掌握基础地貌学理论,教学内容就设计为地貌学理论的讲解与展示,学生通过理解与记忆完成目标。

(2)自然地理专业:素质目标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因此教学内容也是围绕如何用地貌学思维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与课后作业达成,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实施。能力目标要求获得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教学内容就是展示如何开展地貌学相关工作,学生需要参与这种实践或案例课获的该能力。两个专业的知识目标相同,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也可相同,都是学生通过理解与记忆完成目标。

四、结束语

OBE 理论因其独特的目标导向,对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OBE 理论的反向教学设计能很好地解决地貌学这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体现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