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松江 茆 军 王培民※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江苏 南京 210029)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学科,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更将中医骨伤学定位于极具潜力的中医优势专科。在此背景下,做好中医骨伤学的境外教学工作,对于彰显中医药疗效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党和国家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这一重大战略目标[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期间,根据疫情隔离、防控的要求[2],学校境外生延迟返校。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境外生教学工作均调整为线上授课,这既是疫情期间应急之举,也是探索境外生线上教学的契机。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结合学科特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学科教研室在既往中医骨伤科学理论教学和见习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的中医药对外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落后,理论脱离实际;境外生大多存在语言交流不畅、医学知识匮乏等问题,这也是学习中医学的一大壁垒,尤其对于专业性强、难度大的中医骨伤科学来说更是如此[3]。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境外生线上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突破时间与地域限制,境外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4];通过线上直播授课,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化和个性化[5];此外,基于微小型教学视频的“微课”教学,多方位、立体展示中医正骨操作手法,最大程度为境外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6]。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中医骨伤科学线上教学是实现授课方式多元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总体部署,为保障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制定线上授课教学指南,对教研室及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在接到新学期线上授课安排后,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与总结,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相应规划与探讨,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以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载体的课前导学,联合直播授课,同步利用班级教学群开展教学指导的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
2.1 课前导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前置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课前导学便是任课教师根据课程信息,推送相关导学案例及信息,将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前移,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困惑”学习。本次中医骨伤科学线上教学的课前导学主要载体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资料制作以及教学短视频录制。
教学资料制作: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环节一大重点,能够设定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以此作为设置课堂内容的依据。在开展直播授课前,任课教师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完善教学文件和相关教学资源,发布导学信息,学生可提前登录平台查阅或下载相关教学资源,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导学方案,进行知识点内化与自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短视频录制: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强、急需培养动手能力的学科,单纯依托书本或者PPT 难以到达教学目的。为此,以微小型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多方位、立体展示中医正骨操作手法,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借助于PPT、QQ 录屏等工具,任课教师以某个主要病证为单位,快速制作教学短视频,上传“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直观、生动地认识中医特色正骨手法,提炼并反馈相关问题。
2.2 直播授课 直播授课跨越了地域与时间限制,给予了教学前所未有的空间自由,但是由于学生可以随意入群、退群及开关软件、摄像头等,且加上学生身处世界各地,网络通畅度不一等,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直播授课教学设计要求教学内容简短、知识点密集、趣味性强,同时授课节奏明快、精准且到位,授课时长控制在1 h 以内,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直播授课特点,本课程以教学周为单位,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时长约40 min 的短课堂,采用以稳定性较好的腾讯会议、雨课堂为主联合其他直播平台的方式开展网上教学。同时,开课前至少准备2 个平台,按照课表和计划学时进行教学直播,且授课期间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对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较高的参与度。
2.3 教学指导 学生管理难度较大、教学问题反馈困难等是线上教学的主要局限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创新能力,是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为此,创建班级群或课程教学群开展课堂互动和线上答疑,更新教学信息与计划,指导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课后作业,进行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课堂互动与线上答疑:课堂互动及线上答疑平台主要为微信实时聊天、腾讯会议实时聊天,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片、语音、视频、文字等。相比线下授课,线上课堂互动及答疑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压力较小、更为放松等优势,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
更新教学信息与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旨在推动学生自主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获得学情反馈。本课堂中根据前期推送资源的学习反馈及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雨课堂的试卷库布置课后作业和推送课后学习资料。
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在线问卷的形式评估授课质量与教学效果,及时归纳与反馈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每次授课内容不同,学生表现不同,课堂效果也不全一样,总结本次课堂优点与缺点,并与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对比,为今后的再次授课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线上授课开课后,教研室以在线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意在评估、改善授课质量与学习效果,内容涉及境外生居住地网络条件和直播授课网络状况,以及学习氛围、自学能力、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归纳并总结了问卷调查的结果。
3.1 境外生居住地差异及网络状况 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任课的境外班级为境外161 班(20 名)、境外162班(38 名)、境外163 班(32 名)、境外泰国班(41 名),均为国际教育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其中境外162 班、163 班均为港澳台学生,境外泰国班均为泰国留学生,境外161 班13 名学生来自马来西亚、3 名来自韩国、3名来自哈萨克斯坦、1 名来自美国。学生居住地与国内时差最长达12 h,多数集中在1~3 h。
网络状况调查情况:线上直播授课所用软件为腾讯会议,授课期间网络状况良好,未出现直播掉线和延迟的现象,仅出现一次长约10 min 的直播卡顿现象,过后网络恢复良好;绝大多数境外生所在地网络情况良好,适合观看网络课程,少部分学生(2 名,泰国班)表示访问互联网有一定困难。
3.2 线上教学效果评估 教研室对线上教育征集学生主观感受,结果表明仅小部分境外生认为延期开学、居家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产生了影响。随后教研室对境外161 班及泰国班进行教学效果调查,总赞同率=(赞同+基本赞同)人数/总人数×100%。结果发现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授课形式多样,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课前知识准备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尤其是实践操作方面,培养了境外生动手能力,提升了中医骨伤科的专业培养水平,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见表1。
表1 境外生对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的评价
既往境外生中医骨伤科学课程大部分教学模式仍以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7],新冠疫情防控下开展的线上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倒逼任课教师不断探索并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微课导学、直播授课、全程教学指导等多种方式,让课堂“动”起来,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线上教学的完美融合。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开课以来,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线上教学总体运行流畅,境外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评估效果良好。在此期间,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线上教学效果,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医骨伤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可行性。
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考虑到境外生的具体情况,先行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得线上教学更有针对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导学自主预习相关课程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直播授课集中讲授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及线上答疑学生及时反馈学习的困惑与盲区,实现师生互动与交流。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让境外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尽管线上授课在自主学习与知识传授方面独具优势,但动手能力训练难以完成。虽然可以通过“微课”多方位、立体展示中医正骨操作手法,然而不通过接触患者、现场实践,难以达到教学效果[8]。待疫情结束,正常教学活动恢复后,尚需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对骨伤科病史采集、阳性体征鉴别、骨伤科特色整复手法等内容进行分阶段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效果。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极具中医特色的优势学科,做好中医骨伤科学的境外教学工作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输出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殊防控时期,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结合学科特点,通过不断探讨并实践出一套适用于境外生的混合线上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境外生线上教学仍面临诸多问题,还需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探索,推动境外生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进程,促进中医教育走向国际,打造中医骨伤科学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