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张如青
广西桂林南溪山刘仙岩石洞前壁有摩崖石刻“养气汤方”。石刻长68 cm,宽45 cm,底部距洞基210 cm。此石刻医方的拓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均有收藏。
方名、药味三行。方后语十三行,行十一字。石刻见图1,原文字如下。
图1 桂林南溪山刘仙岩摩崖石刻“养气汤方”
按廣南攝生論載養氣湯方
□附子圓實者去盡黑 甘草炙秤
皮微炒秤肆兩 壹兩
□黃湯洗浸壹宿用水淘去灰
以盡爲度焙乾秤貳兩
右三味同搗羅成細末每服
壹大錢入鹽點空心服皇祐
至和間劉君錫以事竄嶺南
至桂州遇劉仲遠先生口授
此方仲遠是時已百餘歲君
錫服此湯間關嶺表數年竟
免嵐瘴之患後還襄陽壽至
九旬甞云聞之仲遠曰凌晨
盥櫛訖未得議飲食且先服
此湯可保一日無事旦旦如
此即終身無疾病矣宣和四
年上巳日朝請郎提舉廣南
西路常平等事晉江呂渭記
石刻文改简体字加标点及注释如下。
按广南摄生论载养气汤方
□附子圆实者,去尽黑 甘草炙,秤,
皮,微炒,秤,肆两 壹两
□黄汤洗,浸壹宿,用水淘去灰,
以尽为度,焙干,秤,贰两
右三味,同捣罗成细末,每服
壹大钱,入盐点,空心服。皇祐、
至和间,刘君锡以事窜岭南,
至桂州,遇刘仲远先生,口授
此方。仲远是时已百余岁。君
锡服此汤,间关岭表数年,竟
免岚瘴之患,后还襄阳,寿至
九旬。尝云:闻之仲远曰:凌晨
盥栉讫,未得议饮食,且先服
此汤,可保一日无事。旦旦如
此,即终身无疾病矣。宣和四
年上巳日,朝请郎提举广南
西路常平等事晋江吕渭记。
注:窜:放逐,流放。间关:辗转,形容旅途艰辛。领表:岭南地区。朝请郎:宋代文散官名。提举广南西路常平等事:掌管广南西路米价、义仓、赈济、水利、茶盐等事。
1.关于《广南摄生论》及历代书目著录情况
《广南摄生论》在明代官簿《文渊阁书目》卷十五《医书》下有著录:“《广南摄生论》一部一册。缺。”在明代私录《菉竹堂书目》卷五《医书》下亦有著录:“《广南摄生论》一册”。日本学者冈西为人认为,明代两部书目著录的《广南摄生论》即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中著录的《广南摄生方》,故在其所著的《宋以前医籍考》中将《通志·艺文略》《文渊阁书目》《菉竹堂书目》三部书目著录该书的内容一并归入第十一类《诸家方论(北宋)》一百三十六《广南摄生方》下。又,冯汉镛[1]与靳士英[2]两位先生均认为此方书应为唐代郑景岫所著,在《新唐书·艺文志》中著录为《南中四时摄生论》,《宋史·艺文志》中著录为《广南四时摄生论》,宋代官簿《崇文总目》亦有著录,题为《广南四时摄养论》。据上,石刻《养气汤方》的渊源至少应上溯至唐代。
2.石刻医方中的残缺文字与刻石时间、铭文撰者
石刻医方右上方第二、三两行开首处缺损,恰是最关键的药名位置。若药名不能落实,则此方的药性、功效、主治及传播意义等均无从谈起。经史常永[3]先生以南宋文人笔记及传世古医籍中相关资料比对考证,终于水落石出。按石刻医方每字大小面积估测,残缺部位一行缺2字。但因所刻是医方药物,按惯例低一格(字)刻写,故一行只缺1字。该石刻医方第二、第三行开首残缺的文字分别是“香”与“薑”。至此,石刻药方三味药物就非常清楚了:香附子、薑(姜)黄、炙甘草。
该医方的镌刻时间,在石刻铭文末记载得很清楚:“(宋徽宗)宣和四年”,即北宋末期,公元1122年。
石刻铭文的撰写者,是时任提举广南西路常平等事的福建晋江人吕渭。
3.授方者刘仲远其人其事
《粤西丛载》卷十一载:“刘仲远,名景,字仲远,桂州人。初为屠,后为商,常贩私盐。遇方士,与剧饮,授以片铅能制铜铁为金。诘朝失方士所在。景自此游方之外,常至京师,馆贾相昌朝家二十年,冬夏一裘,终日不食,饮酒大笑,旁若无人,所谈老庄、周易,皆臻玄妙。皇祐中还家,容色如少年,而妻已皓首,人皆异之。乃栖南溪山石室中,妻孥往省,至,则有毒蛇猛兽,不得进。嘉祐时,运使李师中访景,赠之以诗,疑诸犹龙焉。元丰八年九月,忽召其子,谓曰:死便火我。其夜无疾而卒,年一百十八岁。举火燃棺,棺忽自启,中惟布袍绦履存焉。后百余日,廉州合浦还珠驿有得其所致家书者,乃知景羽化矣。里人名所居曰刘仙岩。”[4]从上可知,刘仲远乃得道之仙人,羽化于元丰八年,享年118岁。据此推测,其生卒年约为967—1085年(宋太祖开宝元年—宋神宗元丰八年)。刘仲远生活在北宋时期,一生著有多种道经,如《坟庵落成禳谢设醮青词》《再请震老疏》《设观音供疏》等,是道教南宗五祖之首“紫阳真人”张伯端之师。刘仙岩,又名升仙石,传说乃刘仲远修道之所。北宋皇祐、至和年间,刘君锡即在此遇刘仲远,受其口授养气汤方。
4.石刻医方方名变化及流传情况
镌刻于北宋末期的桂林刘仙岩石刻医方的文献来源是《广南摄生论》,原有方名“养气汤”。自南宋初至清代,在医家、文人辗转抄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异名,形成“同方异名”现象。兹罗列如下:
“养气汤”——南宋张锐《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导气汤”——南宋朱瑞章、徐安国《卫生家宝方》卷上。
“降气汤”——南宋徐度《却扫编》卷中、元代邹鈜《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六《老老余编》(上)、明代刘宇《安老怀幼书》卷二。
“不老汤”——南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卷四第五门、明代汪机《外科理例》卷五、明代王肯堂《疡医证治准绳》卷之一《肿疡》。
“神仙不老汤”——明代朱橚《普济方》卷二百六十七《诸汤香煎门》。
“神仙九气汤”——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诸气》。
“九气汤”——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诸积》。
无方名——南宋末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
据史料记载,北宋初期,宫内藏有唐代郑景岫《南中四时摄生论》,此书在宋代又称《广南四时摄生论》(《宋史·艺文志》)、《广南四时摄养论》(《崇文总目》),简称《四时摄生论》。北宋神宗景德四年(1007年),此书曾从宫内取出,由神宗亲自作序,刻版付印,赐予广南路的时任臣僚,再往下分发给广南路所属各道州军[5]。据此可以推测,“养气汤方”亦随此书由宫内而传至岭南,对当时广南路地区的官兵、百姓免遭岚瘴侵害,维护身体健康,保障生命安全起过重要作用。时过100多年,至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广南路官员福建晋江人吕渭以石为载体,将此方镌刻于桂林刘仙岩摩崖,既利于保存,又公之于众,便于民间传抄。自北宋末以降,《广南摄生论》渐趋散佚,而其中的养气汤方由于具有实用性、有效性与便利性,遂被医家和喜方之文人辑出,载入后世医书、笔记等文献而流传于世。因此,养气汤方历经南宋、金、元、明、清各代,得以在民间与文献(医籍、文人笔记等)中传承罔替。虽然该方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多种异名,但方中药物组成全同。明清两代,政府编纂大型类书与丛书。明代,此方随附《寿亲养老新书》收录于《永乐大典》卷11618“老”字条下;清代,此方随《寿亲养老新书》《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安老怀幼书》《外科理例》《疡医证治准绳》等医书载录于《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后又随《鸡峰普济方》《卫生家宝方》《古今医统大全》等书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从此,千年道家仙方永载典籍,代代相传。而桂林刘仙岩峭壁上栉沐千年风雨的石刻“养气汤方”则成为古传仙方的“活化石”,与载录于纸质古籍文献的“养气汤”交相辉映,并存于世。
5.石刻医方的药物与功效
南宋张锐《鸡峰普济方》卷十二(1133年)载“养气汤”,南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1196年)卷之四第五门所载“不老汤”,南宋末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医药》载“无方名”,上三方的药物组成、配制,服用方法、功效等与刘仙岩石刻养气汤方全同,功效皆是“辟岚瘴之气”。
南宋朱瑞章、徐安国《卫生家宝方》(1184年)卷上载“导气汤”,药物组成、配制、用法与石刻养气汤同,但功效、主治不同。该导气汤的功效是“行化滞气”,主治“心胸痞满”。
又,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诸气》载“神仙九气汤”,药物组成、配制、用法亦与石刻养气汤同,但主治、功效有异。其云:“神仙九气汤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则欲死……百沸汤点,空心服,立效。”显然,该方大大扩展了养气汤的治疗范围,除山岚瘴气之外,还可治膈、风、寒、热、忧、喜、惊、怒诸气,以及因气滞不畅引起的积聚坚牢、心腹刺痛等症,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另,南宋初徐度《却扫编》卷中载:开封人张山年八十余,视听、步履、饮食悉如少壮。数十年晨服降气汤(香附子、姜黄、甘草三物同末之)三四钱。“以为人所以多疾病者,多由气不降,故下虚而上实,此药能导之使归下也。”
此方香附子列首位,且用量最大,应为君药无疑,姜黄用二两为臣,炙甘草一两为佐使。香附子原名莎草根,最早见于六朝时《名医别录》:“莎草根,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新修本草》始称香附子,其注云:“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大下气,除胸腹中热。”姜黄始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其云:“姜黄,味辛苦,大寒,无毒。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二药相配,辛香走窜,下气破积,除热消肿。又二药皆为香药,有燥湿辟秽之功,故可防治岭南地区的岚瘴之疾。炙甘草性缓和,调和监制香附、姜黄二药,以防辛香太过,破气耗血。其实,香附子、姜黄二药在年代更早的出土简帛中即已出现,阜阳双古堆汉简《万物》即载有“莎根”,此为香附子的别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量(畺-薑)簧(黄)”之名。然而简帛文字残损漫漶,已不能看到二药的性味、功效与主治病症。但香附子、姜黄之名出现于西汉简帛,证明二药在古代中国本土即有,并非域外传入中土,同时也证明了养生汤方原产于中国,非域外传来。由此推测,该方可能来源于六朝时期的道教医方。
香附、姜黄均非本草学中的常用补品,那么,“养气汤”“不老汤”防病延年的功效应该如何理解?明代汪机《外科理例·卷五》云:“每思香附,《经》不言补。惟不老汤乃言有益于老人,用片子姜黄、甘草、香附三味,以不老汤为名,且引铁瓮先生与刘君为证,夫岂无其故哉?盖于行气中有补之理耳。夫天之所以为天,健而有常,因其不息,所以生生无穷。正如茺蔚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妙,故名益母。胎产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人体之健康,贵在气血调和。气血通畅,苛疾不起;气血怫郁,百病生焉。人至老年,气血虚弱是常态,气虚则无力行血,以致气滞血瘀,百病遂生。从这个角度来看,汪机“行气中有补之理”的解释可谓切中肯綮。
此外,养气汤的应用与功效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岭南地区四季温热潮湿,山岚雾瘴弥漫,人多易感瘴疟之疾。这在唐诗中多有反映,如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曰“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诗中也写有“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土民稀白首,洞主尽黄巾”。古来多少北方下岭南之人因感染瘴气而中途夭折,命丧黄泉,即使岭南当地人也因长年瘴气缭绕而稀见高寿之人,因而辟瘴防病是在岭南生存的首要之事,而养气汤方以香附、姜黄香燥化湿,行气除秽之功,正可辟岚瘴之气,防治瘴疾。在瘴雾缭绕的环境中需每日清晨饮服此方,服一日,“可保一日无事,旦旦如此,即终身无疾病”,自然长生久视矣。
养气汤因北宋中期刘仙岩二刘秘方授受之故事,沾上了“道教仙方”之色彩;又因北宋末广南路官员吕渭将此方镌刻于刘仙岩摩崖而以养生要方名传千载。然此方并非仅局限于“辟岚瘴之气”养生防病,却疾延年,而另有降气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可以治疗气逆、气滞及积聚、痞满、疼痛等症。古人已有运用此方治疗气逆、胸痞等病的尝试,故留下了“降气汤”“导气汤”等方名。近年来笔者亦效法古人,临证遇气逆、气滞类症状,常在主方基础上加香附、姜黄二味调治,效果满意。兹择养气汤加味治疗气冲疼痛医案一例,录之于下,权作引玉之砖,求教于大方之家。
患者丁××,男,67岁。初诊日期:2021年7月10日。患者自述每晚只睡1~2小时即醒,因觉体内有气自少腹上冲至胁肋、胸背、肩颈、咽喉、头项、双目,气所过之处皆痛,伴头晕脑胀、右胁肋处胀痛,需起身呼气、小便、矢气后稍觉轻松,方再入睡;1~2小时后气又上冲痛醒,如此,每夜至少起身4~5次,严重影响睡眠。上述症状已一年余。口时苦,大便日2~3次,成形。脉弦滑,右寸滑甚。舌质暗红夹紫,苔淡黄灰腻。既往史:胸背痛2年余,夜间痛明显。2019年9月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行胸片、肠胃镜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异常,遂开具通天口服液等止痛药缓解症状,服药后疼痛稍有缓解,但病根未除。月余后病情加重,夜间亦胸背疼痛。于2019年10月21日至长征医院就诊。行下胸椎MRI(磁共振)平扫示T11- 12黄韧带骨化,T9- 10、T10- 11黄韧带肥厚,推测胸背痛可能与此相关,遂于2019年11月15日行局部黄韧带微创下切除。手术后一段时间内症状有所缓解,夜里疼痛减轻,稍感轻松。至2020年初,胸背疼痛又发,夜间作痛影响睡眠。辗转市区几家大医院就诊,均予镇静、止痛剂缓解症状。目前血压:左170/100 mmHg,右180/90 mmHg。遂予处方:制香附12 g,片姜黄9 g,云苓12 g,柴胡15 g,川牛膝15 g,明天麻12 g,旋覆花12 g,丹参15 g,炙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
二诊:2021年7月17日。前方服后,气往上冲胸背、肩颈、头目疼痛明显减轻。刻下每晚醒2~3次,右胁肋处胀痛亦减轻,头晕头胀改善,人觉轻松。脉细弦滑,舌暗红夹紫,苔转薄黄。大便每日1~3次,成形。血压:140/102 mmHg。处方:7月10日方加瓜蒌皮15 g、桔梗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
三诊:2021年7月24日。前方服后症稳。自述感觉最好的是右胁肋已不胀痛,局部能放松。原先每逢阴雨天右胁肋处胀痛明显加重,而近日虽风雨频作,右胁亦不胀痛。胸背肩颈头目胀痛不发,但夜寐醒时仍觉齐颈、肩、咽喉一线有气聚集,嗳气、矢气后觉舒。寐欠佳。口时苦,左手时有微颤。大便日2~3次,成形。脉弦滑,舌暗红,苔薄黄腻。血压:160/84 mmHg。处方:7月17日方去枳壳,加夏枯草 15 g、钩藤12 g(后下)、黄芩12 g、炒苏子12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2剂。
后患者又经疏肝理气,行气活血,兼清湿热,调理1月余,症情稳定,未有气冲疼痛大发作。
按:这是一例厥气上冲引起胸背、肩颈、头面疼痛的疑难杂症。患者自觉有气自少腹上冲至胸背、肩颈、咽喉、头项、双目,气所过之处均感疼痛,伴头晕脑胀、右胁肋处胀痛,起身呼气、叹气、排尿、矢气后缓解,逢阴雨天气冲疼痛加重。曾去多家医院求诊,迭经中西医治疗(甚至做了黄韧带局部切除手术),终难见显效。细审此案病症,造成患者最直接痛苦的疼痛只是一个明显的标症,而患者身上厥气上冲之征象十分突出,且疼痛部位均为气过之处(胁肋、胸背、肩颈、咽喉、头项、双目)。再结合舌、脉诊分析,气冲之因不外乎病程日久而致湿热内蕴、瘀血积滞。又考虑病者年近七旬,素有高血压(肝阳上亢),况本病缠绵已近两年,实属本虚标实之证。于是想到既能下气破血,又有止痛之效的刘仙岩养气汤,古代又称“降气汤”“导气汤”。此方不仅载入历代方书、典籍,且镌刻于摩崖石壁已历千年之久,其降气而不伤正的功效必不欺我也,姑一试之,于是援笔直书。香附子、片姜黄、炙甘草,以养气汤原方降上冲之厥气,以旋覆花、苏子助香附子下气,以丹参、川牛膝佐姜黄活血行瘀,又配以疏肝理气、清化湿热之品,共奏降气止痛之功。本案初诊主诉为“胸背疼痛”“伴右胁胀痛”,然处方并未用专门的止痛药物,而是紧紧抓住厥气上冲这一病之本,主用养气汤方,配以它药,致使逆气得平,瘀血得化,滞气得行,气机通畅,疼痛自然由重转轻,由轻而止。通过本案可知,桂林刘仙岩摩崖石刻“养气汤方”不仅有养气却病延年之功,还有降气行血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厥气上冲而致疼痛的病症。
(本文写作过程中蒙浙江中医药大学郑洪教授提供有关史料,特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