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山水画创作的“远”境空间

2023-01-18 14:36王强
美术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谓之秩序山水画

文/王强

“远”境是山水画艺术空间最为突出的意义表征,在传统山水画章法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远”境空间在当代虽然有所取舍、转换发展,但仍然是众多当代艺术家的首选或惯用的表现方式。

一、传统“远”境空间秩序的梳理

“三远”之法是北宋画家郭熙最先提出的山水画空间表现理论,其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所称“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后来,韩拙又提出“阔远”“迷远”“幽远”;到了元代黄公望又将“平远”“阔远”“高远”提升到一个高度。对此总称为“六远”法,也就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远”法体系。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这“三远”是画家郭熙通过“仰、窥、望”的视角方式,总结出三种不同空间的秩序呈现。清晰地阐述了传统山水画的空间层次,将所有景象统统纳入到视野所感知的空间中(包括心理空间),所构成的山水画空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审美空间。

郭氏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至远山,谓之平远。愚又论三远者:有山根边岸,水波亘望而遥(一作近岸广水旷阔逊山者)谓之阔远;有野霞(一作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

可以看出,“远”法体系是传统山水画最重要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远”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辽也”,是空间距离的延伸和继续。山水画要实现“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的审美体验,必须建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秩序体系与审美意境。如何建构、表现这种审美“远”境?对此,传统山水画论有深刻的表述与阐释。

王 强/祥云天幕之五180cm×90cm 2019年

王 强/祥云天幕之三180cm×90cm 2019年

“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古人云: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其意安在?无公天机幽妙,倘能于所谓静者深者得意焉,便足驾黄(公望)王(蒙)而上矣。”以上《卷十一·画跋》)

——清·恽寿平《瓯香馆集》

“远山无皴,远水不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虽然定法,不可胶柱鼓瑟。

——(传)五代后梁·荆浩《山水节要》

“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

——(传)唐·王维《山水诀》

北宋画家李成在描绘寒林平远之时,一般会将整个画面分割成近、中、远三景,这种分割方式,是根据人的视觉感知进行分类归纳的。其远景更为深远,近景刻画更为真实,形成山水画特有的远近秩序空间体系。把远近高低不同的景物,用空白进行有机地掩映遮挡,通过浓淡干湿的笔墨语言表现,营造出高远或深远的意境。如范宽用“高远”方法创作的经典作品《溪山行旅图》;王蒙以“深远”空间塑造的作品《青卞隐居图》等。可以看出,“三远法”的系统建构是对空间景象“有意识”安排,不仅解决了山水画艺术创作构图表现问题,还在观照自然空间的过程中体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正是这种传统生态的建构,促使“远”境成为一种最为理想的时空意境表达方式。

王强/祥云天幕之七170cm×90cm 2019年

时空意境表达并不是简单的俯仰视角转换,而是山水画家在移步换景的“游”历中形成了一种综合视角的山水审美观照方式和理想表达。伴随着艺术家的移步“游目”延伸为“游心”,“游目”眺望与“远”境空间相连。“远景”“远势”“远思”使人的目光由近及远,在由远触及内心深处,引发无限想象空间。“游心”则是心灵空间的远游,是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气魄。“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这种远游是以一种“饱游饫看”的基调来呈现,是空间境象中造化万物之生机自由状态,更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这种“远”境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游”的美学思想,是对宇宙生命本体的审美观照方式。天地间的远游最终化为“三远”式的广阔空间和审美精神的创造。

移动式的“游”走,带有“思接千载”“神游太虚”的艺术思维和“普世”的人文关照,体现了山水画艺术空间秩序最为本质的人文价值。“三远法”作为传统山水美学重要的理论阐释,是山水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远”境空间秩序的当代探索

当代山水画空间秩序的探索是绕不过“远”境审美空间的。近现代艺术家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画家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将“三远法”进行拓展,在写生中借鉴西方绘画焦点透视和表现手法,强调“光”的表现,运用统一均衡的形式法则,创造出独特的山水画图景与空间。

进入当代,“远”境空间的图式转换与发展,成为众多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当代山水画艺术“远”境空间秩序之维的探索,体现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上。当代审美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艺术创作的秩序维度,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中介入了实践精神,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的空间审美秩序。通过“视觉角度和时间发展的方式”,来实现“远”境空间表现。这种“远”境空间图式离不开艺术家的观察体悟和审美观照。具体在空间上,以移动观察方式,即多点透视,随走随看,可停驻,可前后左右上下细细推敲;在时间上,以发展的过程拓展山水空间,将多时段形象组合在同一画面,在有限画面上表现时间上的先后承续,产生动性“远”法以扩展空间。通过“游”历的方式将“远”境空间进行无限可能的拓展。这种“远”境空间表现,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实践的,又是观念的。

以画家卢禹舜作品为例,其作品体现为一种宇宙探索的视野和空间意识,画面形象在视觉转换中以神秘性的超现实主义构建起新的时空秩序。通过“虚实”的相互作用,使山水画艺术空间具有高古、虚无之境。在广阔神秘的“远”境空间中,生发出新的秩序意义和审美图式。“远”境空间的虚实之法,一般体现为远景为虚,近景为实;也可将重要的元素处理得更加具体典型(所谓实一些),将次要的元素进行简约化处理(所谓虚一些)。用山水的虚实辩证之法来表现“远”境之变化,做到实中有虚,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的效果。虚空之处便是元气空灵通畅,虚静空明即成为当代审美观照的特征之一。当代山水画艺术的虚实辩证之法将人们的视线导向更是广阔的空间,并被无限扩展。还有一些艺术家以积极心态来探索“远”境空间,如在“远”法基础上与写生相结合,如追求自由的空间构成或抽象架构,如利用西方绘画构成元素或运用形式法则进行嫁接或转化等。可以说,当代山水画“远”境空间秩序,反映出当代人的一种具有生态审美的认知和思维。这种山水“远”境空间的生态审美,包含着超脱澄澈的心理之境、人文关怀与艺术自觉。

三、当代“远”境审美的生态建构

在当下,山水画“远”境空间秩序之维的生态构建,主要从主体间性关系上进行梳理分析,即是人的主体与自然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关系,简言之,是厘清主体间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存在多维度的可能。

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他批评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破坏,提出了“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在对艺术的沉思中,海德格尔旨在恢复地球的本来面貌。科技曾把地球看成剥削、利用和进攻的对象,在海德格尔的艺术沉思中,地球成了大地,大地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地,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是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大地和苍穹、诸神和凡人,这四者凭原始的一体性交融为一”,体现出一种主体间性思想。这种生态建构将要把个体生命与自然重新连接起来,回到身心所依的精神家园。进入相互密切关联的生态整体,实现修复和重建人与自然万物互相依存呼应的关系,唤起人对自然整体的审美感觉、体验及对美好想象力。在生态秩序的地域空间中实现主体间性审美,以人的生命意象关联“远”境空间,糅合生命共同体的审美意念碎片,体验生命共同体中彼此联系、生生不息的存在状态。就是这样的存在,加速了当代山水画“远”境审美的生态建构的进程。

王强山海吟之一180cm×45cm2020年

王强山海吟之二180cm×45cm2020年

王强山海吟之三180cm×45cm2020年

王强山海吟之四180cm×45cm2020年

而当代都市山水画空间生态的建构正契合这种审美思想,因为,当下人文环境已发生观念性的变化,新的艺术符号在新语境中快速生成,展现为都市化消费文化符号,呈现出当代都市生活状态与文化思考。这种思考是以“都市空间”作为社会学术背景,强调城市和人的生态关联。因为“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正如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所说,城市空间是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统一,是社会文化自身发展体。分为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再现(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及再现的空间(representional spaces)。“空间的实践”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经验来源,“空间的再现”具有强烈意识概念的空间;而“再现的空间”是意象符号所重构的多元叙事空间。主要表现社会生活秩序的时代性,寻找自然、城市与生活秩序的内在结合点。当代都市山水画艺术自然充当了这一角色,其空间秩序的生态建构成为艺术家的担当与使命。就像海德格尔所言:“此在本质上是共在,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这种“共同存在”能使个体灵魂在生命共同体中得到安顿栖居,沉浸在诗意而神秘的自然主体中,唤回久违的敬畏之心。海德格尔对时间批判的同时,也在试图寻找能安身立命的空间,这也为我们的都市山水成为“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空间提供有力理论依据。

王 强/山海异兽图60cm×200cm 2021年

王 强/天幕云起90cm×180cm 2020年

“远”境空间秩序之维的生态建构,还需要回到真实存在的空间秩序中,重新回到生命的“在场”。秩序作为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英国理论家哈耶克(A.Hayek)把其称为“自生自发的秩序(the spontaneous order)”,他认为社会是“某种有序结构的存在,它是众人的行为的结果”。当代山水画艺术需要创造全新的空间秩序,以新的审美方式呈现出合乎规则的、具有秩序平衡的、动态发展的山水艺术生态空间。所创设的“远”境审美空间,是当代文化语境冲突过程中的秩序化营造与生态建构。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理性设计山水空间“在场”的生态体验,并赋予某些新的内涵和形式,来整合某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顺序。所创造的当代山水画艺术,就具有了某种时空结构序列的艺术审美心理的秩序性。并通过自律来达成秩序空间的历时性动势,保持着空间协同建构关系,使“都市空间的生命力更具有活力、更加公正开明,‘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芒福德语)”。同时,其所构成的生态“远”境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自身对客观世界主体与生命共同体的尊重。以人自身的存在为基点,重新联结主体精神和客观世界。将客观世界作为生命的整体存在,进行双重界域的空间呈现。“在人与城市空间互动的深层次的文化实践中建构以人为本……适合人居的城市空间”的生态建构,便成为当代山水空间秩序表现的审美理想。

这种审美理想最终指向空间“远”境的审美生态,它是一种全身心性的空间秩序感知与建构,表现为一种生态性、在场性、秩序性、审美性的人文空间。

↑王 强/景游图之一45cm×60cm 2016年

↓王 强/景游图之二45cm×60cm 2016年

猜你喜欢
谓之秩序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秩序与自由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孤独与秩序
钱本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