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波 张基伟 张丽荣 赵明枝 刘利娟
1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牟县 45145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VBIV)是指由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的脑干、小脑和部分脑组织可逆性功能障碍,是脑动脉系统常见的缺血性疾病之一,高发于中老年群体[1]。VBIV患者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可出现视物模糊、阵发性视物旋转,严重者可出现后循环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VBIV的治疗原则为扩张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调节脑部血循环,改善患者症状。盐酸氟桂利嗪为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血管,能够改善患者脑循环状态,减轻大脑与外周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但单纯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VBIV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3]。盐酸倍他司汀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可调节周围循环血流量。本研究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以及氧化应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生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BIV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VBIV的诊断标准[4];(2)患者依从性好;(3)近1个月内未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4)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2)存在脑出血病史;(3)合并恶性肿瘤;(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46~69(58.42±4.65)岁;病程1~8(4.45±0.85)年;伴血管痉挛46例,伴血管粥样斑块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47~68(58.65±4.82)岁;病程1~9(4.52±0.79)年;伴血管痉挛49例,伴血管粥样斑块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倍他司汀(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口服,8 mg/次,2次/d,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左侧和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1.3.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Ⅴ的潜伏期,波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
1.3.3 氧化应激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水平。
1.3.4 TIA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TIA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x±s,cm/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Ⅴ的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波Ⅰ、Ⅲ、Ⅴ的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比较 (x±s,ms)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波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期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的比较 (x±s,m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x±s)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TIA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TIA,发生率为11.32%(6/53);观察组无患者发生TIA。观察组患者的TIA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14,P=0.003)。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可由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等引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近年来VBIV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VBIV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VBIV发病机制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限,脑干、枕叶皮质等区域发生TIA,病情严重者会由TIA向脑梗死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目前盐酸氟桂利嗪是临床治疗VBIV的常规药物,对因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持久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7]。盐酸倍他司汀属于血管扩张类药物,对椎底动脉的扩张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机体大脑血液供应[8]。因此,临床将盐酸氟桂利嗪、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应用于治疗VBIV中,或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SOD是机体的氧自由基清除剂,丙二醛是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的产物,二者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循环受阻,脑供血不足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加重脑组织损伤[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左侧和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V,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盐酸氟桂利嗪是脂溶性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开放,使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达到舒张血管、增大血流量的效果[10]。盐酸倍他司汀为组胺受体H1激动剂,其与血管平滑肌H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可有效地扩张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可增加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的血流量,改善血循环[11]。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VBIV可发挥协同效用,进一步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供氧的能力,改善脑部血循环,避免产生大量的丙二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
内耳缺血是VBIV患者出现眩晕的原因之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是判断内耳是否缺血的常用方法,其可反映听神经通路的血供情况[1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Ⅴ潜伏期能够反映机体听神经动作电位、脑桥上的斜方体与中脑下丘核的改变;波Ⅰ~Ⅴ峰间期表示外周听神经至脑干中枢传导时间;波Ⅲ~Ⅴ峰间期表示中脑部分和脑桥上方部分传导时间;波Ⅰ~Ⅲ峰间期表示外周听神经到低位脑干传导时间。以上指标可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Ⅰ、Ⅲ、Ⅴ潜伏期与波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V,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内耳缺血情况。盐酸倍他司汀能够增加耳蜗和前底血流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吸收,缓解细胞内水肿,减轻内耳压力,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TIA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V能够有效地降低TIA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盐酸氟桂利嗪与盐酸倍他司汀均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循环阻力、增加脑部组织血供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加循环血量,从而降低TIA发生率。
综上所述,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TIA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