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明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赵海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传统粗放式管理并不现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只有带头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合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实现经营效益的提升,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农业长期处于低收益率的状态,待遇薪酬相对较低,专业技术人才很难留住,造成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另外,由于农业承担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较大,转化率低,多数经营主体都在效仿别人的技术,没有精力和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大多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农业管理理念,依然存在传统的粗放型和家族式管理机制和方法,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此外,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标准化生产认识不足,加上受土地规模、资金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将技术、机械、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有效结合,实现标准化生产。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微弱。虽然现在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开始注重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旧存在农资投入品不算成本账、节约意识薄弱、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耕作方法落后等问题,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还是凭经验组织生产,造成种子、水电、机具、农资等投入品的使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管理团队的重视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传统思维到精细思维的转变,首先要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明确管理责任,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其次,管理团队要加强业务培训,深入剖析生产各个环节的薄弱节点和易出现的问题,统一管理者思想,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全面梳理各个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问题节点进行全面分析,调整管理措施;其次,要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到人,落实整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可根据生产流程中的问题,确定精细管理要点,组织一线员工开展“消除问题,优化流程”活动,并将精细化管理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全体员工参与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线员工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执行者,对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的实践经验,全员积极参与是精细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因素。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对员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思路加强指导,生产工艺和流程调整、工作方法和标准等精细化管理方式是培训的重点,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常识和工作思路。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对消除管理浪费、提升工作效率的员工予以奖励,增强员工参与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动力,形成全员参与和持续化改进的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品一标认证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来说,按农产品三品一标要求认证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有效利用人、农资和设备,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增强客户信心,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保证了企业的利益。
规模经济是指受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使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会经历规模报酬递增、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的过程。企业规模较小时,工人可以有更明确的分工,工作效率更高,管理监督机制投入费用较少。此时,增大规模是经济的。而当规模过大时,企业经营管理困难加大,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信息等投入问题不可避免,管理成本加大,规模效益就下降了。农业的规模经济应通过对企业规模的分析,确定最佳经济规模,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