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半农
方言中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研究是三个重要和平行的组成部分,也都是独立的研究课题。1982年,复旦大学许宝华、游汝杰二位教授在第一次吴语研究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论文对涉及上海(包括历史上原不在上海区域的嘉定、崇明等地)的53种地方志中的方言做过分析,其中对语音记录认为“方志所录方言材料往往是十分芜杂的,并不全都可信可用”,还举了不少语音例句①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吴语研究室编:《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对方言语法的研究,地方旧志中缺少充足的资料支持。本文选择记载的方言词汇为研究入口,首先因为方言词汇是方言研究三大主要内容之一,另外几百年前使用的方言历史词汇在方志中有大量记载,几乎涉及所有词类,而在其他文献中却少见记载。更重要的是,很多词汇在几百年中流传有序,至今还在松江府原住民中使用。
基于三个原因,本文将“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中的“松江府卷”“松江县卷”为剖析对象。一是唐天宝十年(751年)置的华亭县,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县级行政机构;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华亭府,翌年改称松江府,辖华亭县,县治与府治同在松江镇(今松江区松江镇)。二是原华亭县、松江府辖区范围大体为今上海吴淞江以南、黄浦江以西地区,即今上海的大部分地区。这方土地上孕育的包括方言在内的地域文化,自然有其相同、相关、相连和相继的关系。三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从松江府华亭县析置的上海县(亦即今大上海的前身),其方言同松江府建立后的权威松江方言关系密切,有渊源关系,也是如今上海话的最大来源。
“松江府卷”“松江县卷”(以下简称“两卷”)共收入正德《松江府志》等6部府志、县志,其中明志2部,清志4部。“两卷”中可供研究的方言材料可分三种情况:①内容明确是方言材料,但志书中未独立标出“方言”目的共有4部,它们是正德《松江府志》(1512年)、正德《华亭县志》(1521年)、康熙《松江府志》(1663年)和《娄县志》(1788年)。②方言材料在志书中独立标出“方言”目的有2部:嘉庆《松江府志》(1817年)和《娄县续志》(1879年)。这两类内容是考察、研究方言词汇的主体材料。③方言词汇散记在“风俗”“土(物)产”等卷目中,甚至出现在古诗古文中,这包括“两卷”中全部6部志书,也是前两种主体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但方言词汇资料丰富程度要超过前两种资料。方言主体资料在志书分布情况:
这些志书记载内容明确是方言,但都安排在卷下其他目,如正德《松江府志》卷四的卷目是“风俗”,最后第二自然段全部记述方言内容:“方言语音皆与苏(州)、嘉(兴)同,间亦小异”等,而后列举方言词汇。这4部志书的特点是,虽然未独立标设“方言”目,但志书撰稿时间全都早于标设“方言”目的嘉庆《松江府志》和《娄县续志》。最早记录方言材料的正德《松江府志》,距今有505年,只是记载方言内容的字数较少,词汇也少。字数最多的是康熙《松江府志》,约750字(连标点。下同)。
它们是嘉庆《松江府志》(1817年)和《娄县续志》(1879年)。第一部独立标示“方言”目的嘉庆《松江府志》,在卷五“疆域志”中另设“风俗、方言”二目。《娄县续志》也在卷三“疆域志”下设“方言”目。一般来说,独立标目的志书涉及方言内容较多,提供的词汇也较多,嘉庆《松江府志》《娄县续志》就分别记载到了75个和59个方言词汇。
志书名称 所收词汇 志书出处/词汇数多謝、不耐煩、獃、笨、墨■、耳邊風、不快、孛相、蘇頭、手記、翦柳、霍閃、澤、黄六、能亨、嘎、磊立享、images/BZ_51_1489_550_1565_590.png、汏、渧、 、《娄县续志》(1879年)氽、渻脚踏不着地、口天(吳)、脱熟、作横、洋、滴苏、滑撻、抱佛脚、射角、作撻、驀路人、黑漆皮燈籠、当家、吺卷三/59、庹、蓬鬆、欹、菱斜、揵、唧嘈、鉎、 、 、褴 、敁敠、尴尬、images/BZ_51_1583_739_1668_783.png、儱 、、唉、璺、潑 、掭、 、圿
表1、表2中6部志书收录方言词汇的特点,一是收词标准不明确、不统一,且所收词汇数量偏少,最早的正德《松江府志》仅收方言词汇17个。二是后志抄录前志,正德《华亭县志》中的方言材料,全部抄录自正德《松江府志》。一百五十多年后的康熙《松江府志》也仅收方言词汇19个,还有与前两部志书重复的词汇。以正德《松江府志》所收词汇为例,在表1后面3部志书中重复数是:侬3次、罢休4次、忒煞3次、泼赖3次、些3次、箇裹2次、宁馨2次、鲎1次、薄相1次等①《松江府卷》一,第66页。以下注释,凡涉及“上海府县旧志丛书”,有的仅注明松江府卷、松江县卷、上海县卷等。。三是所收词汇偏于溯源,康熙《松江府志》嘉庆《松江府志》的理由是“今就其有所本者并记之。”②《松江府卷》四,第118页;《松江府卷》六,第196页。(即能从典籍中找出语源的才收录)。后来的民国《上海县志》修纂者更是认为:“言文一致之字不可胜数,至通俗语言见于经史百家者,亦搜之不尽,兹故不具录。”③《上海县卷》四,第2288页。因为“言文一致之字不可胜数”,而“兹故不具录”。这也是其他地方旧志收录词汇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1 4部未立方言目志书所收方言词汇
表2 2部立方言目志书所收词汇
这类内容属方言研究主体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每部志书中都有,尤以“风俗”“物(土)产”卷(目)中为多。所记载到当时行用的方言词汇,又都同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间习俗密切相关,无一不渗透着强烈的农耕社会特色和沪地、苏南地域特色,如铁搭、米花、赤米、寒豆(蚕豆)和落酥(茄子)等。
方志中收录的著文都是文言写成,一般认为里面不会有方言资料,其实不然。因很多内容都同农耕社会直接相关,故有的引文中使用了较多的方言词汇,代表性引文有唐代的《耒耜经》、明代的《告乡里文》和清代的《木棉谱》。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耒耜经》,是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专门论述农具的古农书经典著作,全文六百多字,共记述农具四种,其中对被誉为我国犁耕史上里程碑的唐代曲辕犁记述得最准确、最详细。正德《松江府志》卷之四④《松江府卷》一,第63页。、崇祯《松江府志》卷七、康熙《松江府志》卷五和嘉庆《松江府志》卷五都引用了关于犁的词汇,其中方言词汇共有12个+1个,即12个是犁的部件,既有熟悉的如犁底、犁辕、犁梢、轭(头)等名称,也有现在无法确定的犁镵、压镵、策额等词汇。还有1个是“墢”(读沪语音“拔”),指耕地时犁头翻起的大块泥。
明神宗庚戌年(1610年),松江府境内水灾,低田淹没,水势退去后禾苗坏烂。因父丧在家守制的徐光启写下了《告乡里文》,告诉乡里农民如何抢种稻秧以自我救灾。短短400多字中有9个方言词汇,如抛荒、间、稻科(现写作“棵”)、捩、稍(现写作“梢”)叶、做肚、车水、做黄梅、饿杀等,其中抛荒、做肚各用两次。①崇祯《松江府志》,《松江府卷》二,第152页。410年前的词汇,至今还是松江府原住民的常用词。
褚华的《木棉谱》成书于清嘉庆年间,这是一部记述上海地区棉纺织发展历史的专著,全书内容丰富,叙述翔实,对研究上海地区乃至中国棉纺织业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全文约九千字。文中不但详述了选择棉种、播种、施肥、锄草、套种、捉花的整套栽培技术,还记述了棉花去籽等初加工,到弹花纺织、上浆、染色、印花的整套工艺过程。嘉庆《上海县志》(1814年)最早引用《木棉谱》,三年后的嘉庆《松江府志》引用了同样多的《木棉谱》文字(或许转抄自嘉庆《上海县志》)。引文中记录到当年行用的方言词语至少有45个,如花铃子、僵囊、翻稻、大墢、豆饼、生泥、叠地花、脱花等,重复使用的有花(棉花)35次、生泥5次、花衣5次、捉花4次、条子2次等②《松江府卷》六,第202—204页。。
因物产名中不少都是学名或是通用名,方言信息并不丰富,如植物中的香稻、茼蒿、莴苣等。志书中也记载到菘菜、白菜、冬旺菜、箭杆菜、油菜等,看似简单的名称,但相互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清,无法确认,这当是又一个研究课题,这些词汇一般不列入本文考察范围,而只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俗(土)名、记述清楚且流传至今的词汇作为考察对象,并以记载词汇较多的正德《松江府志》、崇祯《松江府志》、嘉庆《松江府志》、《松江府续志》为例。
正德《松江府志》卷五“土产”中的方言词汇有:(米)赤、寒豆、小寒豆、赤米、盐(菜)、落酥、酥瓜、生瓜、锦荔枝、水红菱、莺哥青、馄饨菱、野菱、鸡头、地栗、天花粉、夏枯草、淘、哺鸡竹、燕竹、箬竹、作油、蟹断、蒲鞋、芦席等20多个③《松江府卷》一,第67—77页。。
崇祯《松江府志》卷六“物产”卷中记载到了不少当年行用方言词汇,如:籼稻、赤米、小寒、寒豆、花(棉花)、得法、三伏、淀(染料)、生瓜、密筩(瓜)、锦荔枝、小白菜、塌棵菜、落酥、蕈、石榴(若榴)、水红菱、鹦哥青、馄饨菱、野菱、鸡头、时里白等④《松江府卷》二,第150—168页。。卷七“风俗”中也有一批词汇:米花、放鹞子、冬舂、赤豆粥、和(掺和)、粥凝、长工、忙工、伴工、铁搭、水车、牛车、丝网、断(簖)、横簾、沪、倒黄梅、新妇、绒线、顾绣、前头等⑤《松江府卷》二,第175—183页。。其中“牛车”不是指乘坐用的牛拉之车,而是由牛拉动、用以灌溉的牛车,它还有个名字:牛打车。
嘉庆《松江府志》(1817年)卷五有:铁搭、簖、鱟、独脚霜等。⑥《松江府卷》六,第190—195页。卷六有:赤米、寒豆、小寒豆、赤豆、茅柴赤、米赤豆、草头、落酥、水红菱、鹦哥青、馄饨菱、野菱、蜜筩瓜、锦荔支(枝)、红花草、哺鸡竹等,另外还有浇花布、蒲鞋、顾绣。⑦《松江府卷》六,第198—201页。
“两卷”中比较典型的是明吕克孝《田家月令十二首》(康熙《松江府志》、《松江府志抄》、嘉庆《松江府志》引用)。吕是今闵行区七宝镇人,曾与徐光启同年中举,被誉为“松郡两解元”。他的《田家月令十二首》,每月一首,抒写的是松江府农家日常生活,反映的是本地农家生活常态,诗中有方言词汇,如:孛娄、旧年、耘稗、分龙雨、推车、一截齐、扳罾、绕场、晏眠①康熙《松江府志》,《松江府卷》四,第118页。。崇祯《松江府志》卷六引用“先辈管时敏”的《看鸭》诗②《松江府卷》二,第150—168页。,诗题就是个方言词汇,词义不是“参观”“观看”,而是“放鸭”。
除了风俗、物(土)产等卷中会比较集中记录到方言词汇外,其他卷中也会有方言词汇出现,如以卷为单位采集,这类词汇不算多,但如将丛书中所有卷的都采集起来,数量可观了,重要的是这些词汇流传至今,很多尚未进入词典。
乾隆《华亭县志》卷三“海塘·坝式”、《华亭县续志残稿》“海塘志·界址”中多次出现“坦坡”一词,如“潮浪冲激,随起随卸,故有玲珑之名,即坦坡水坝也”③乾隆《华亭县志》,《松江县卷》中,第585页。。“外设拦水坝,其护塘外石坦坡,一百有五丈,则光绪九年增也(外有渔船停泊)”④《华亭县续志残稿》,《松江县卷》下,第1498页。。“坦坡”是指坡度较平缓的斜坡,至今是常用词。从《华亭县续志残稿》“外有渔船停泊”一句,更能看出斜坡之“坦”(因为坡度‘坦’,才方便渔民上岸下船)。《明清吴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都无此词条。《娄县续志》卷二“建置·仓庾”中“河沿上小屋一所,计二楹,一披租人居住”的记载⑤《松江县卷》下,第1260页。,“披”也是个方言词汇,又称“披屋”,是一种简易建筑:“斜傍在墙壁上、无屋脊、一个屋面的房子”⑥褚半农:《莘庄方言》,学林出版社2013年,第138页。。同卷另有普济堂收养50岁以上“老民”的记载,并全文载录“普济堂章程”10条,涉及的方言词汇有:狼籍、发饭、盐菜、剃头、余多、床柴、布袄、逐日、报销、薪水、茶房等⑦《松江县卷》下,第1259页。。其中“床柴”,既是一种物品名称,也反映了一种习俗,当年农村中是用稻柴铺垫在床上,代替棉絮的。这个习俗延续到1950年代。
“两卷”中的这些方言词汇,或与地方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相关,或与耕作习惯、乡村习俗相关,按其内容大致涉及方言读音、名物、气象、称呼四个方面。
方志所载录的方言词汇很多附有该词的方言读音,用反切、“读若”等方法描写语音,虽不够精确,但毕竟为后人留下了记录。这些注音材料,是认识、了解明清上海方言语音特征及其历史演变的重要线索。正德《松江府志》卷四中记录的17个方言词汇,其中10个词汇的读音都有说明或注释,而今天仍是这个读音的词汇有虹音鲎、薄(音勃)相、箇(格)里、忒(去声)煞、大音惰等。正德《松江府志》卷之二十一“古迹”记载到“黄耳寺”,但当地只有“黄泥寺”而没有听到过“黄耳寺”:“今冢在城南二里余,旁有普宁黄耳村守之,俗讹为黄泥寺,然不闻所谓黄耳村也”⑧《松江府卷》一,第348页。。“黄耳”和“黄泥”有没有关系呢?有,原来“土人呼耳如泥音也”⑨《娄县志》,《松江县卷》上,第376页。。因为这个读音,“黄泥村”就是“黄耳村”。府志中另有“城山”记载,但后人“未见”“未之闻”,这是因“绳”与“城”同音引出的:“或说干山后一支北引曰绳山,俗传天马山缰绳也。吴俗绳与城同音,疑城山或因此而误也”①《松江府卷》一,第21页。。这些词汇读音至今保存在松江府原住民中。
主要是作物、农具、农活等的方言名称,数量很多,如崇祯《松江府志》卷之六“物产”中有:籼稻、赤米、小寒、寒豆、花(棉花)、淀(染料)、生瓜、密筩(瓜)、锦荔枝、小白菜、塌棵菜、落酥、蕈、石榴(若榴)、水红菱、鹦哥青、馄饨菱、野菱、鸡头等②《松江府卷》二,第150—168页。。
嘉庆《松江府志》卷六“疆域志·物产”引用《木棉谱》达3000多字,其中大部分是作物、农具、农活类词汇,如花、花盘、花铃子、僵囊、早花、晚花、霜黄花、来年、翻稻、放水、墢、白田、豆饼、生泥、叠地花、风潮翻种、草裹花、脱花、捉花、前捉后白、花萁、萁、捉落花、子、花衣、熟花衣、条子、浆、刷纱、浆纱、小布、扣布、稀布、飞花布、斜文(布)、正文(布);十许日、还性等③《松江府卷》六,第202—204页。,其中农具类词汇有:桁、轧车、皮弦、经车等,十许日、还性等属其他类的。
《松江府续志》卷五“疆域志·风俗”中有:铁搭、蒲草、肋、做头通、耘、攩、膏壅、红花草、草子、罱泥、猪践(塮)、豆饼、车水、堂肚、斫(捉)稻、三眼、瘪谷、白穗、一铺、稻床、砻糠、筛、大熟、小熟、脱花、领脱花、捉落花、投子、阿片、火油灯④《松江府卷》九,第131—139页。;卷五“疆域志·物产”中有:落帚、甘稞、榖(树)、蟑螂花、蛇卵子、穿穿活、田鸡、锭子、手车、脚车、糟钵头、黄牙菜、哺鸡竹、鞭笋、燕笋、白眼(树)、白蒲枣、生瓜、饭瓜、红花草、天花粉、蝦蟆叶、黄花郎、车片(鱼)等,另有一、三日头、长发、临期、坼等属其他类词汇⑤《松江府卷》九,第140—148页。,从记载得知,我们平时称鸦片为“阿片”,原来清代时就是这样的。
正德《松江府志》卷之四中收录了入梅、入时、黄梅雨、三时、中时5个气象类词汇,⑥《松江府卷》一,第64页。之后有4部府志(崇祯《松江府志》、康熙《松江府志》、《松江府志抄》和嘉庆《松江府志》)和2部县志(正德《华亭县志》、《娄县续志》)都收有此气象类方言词汇。几部志书记载不同之处有两点,崇祯《松江府志》、康熙《松江府志》将“时”写作[黑兹],后一部府志还注明“[黑兹]音时”。二是三时称呼,有称头时、二时、三时的,也有称头时、中时、末时的。
气象中现在强调冬至节气,因为冬至后入“九”,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季节,而夏至后则入“时”。从“一九”到“九九”时长共81天,从“头时”“二时”到“三时”结束,前后却只有15天。对“时”,至少有一熟语和两条俗语在松江府原住民中流传至今,分别是“除夏起时”“时里着个洞,等于下膏壅”和“头时花、二时豆,三时种赤豆”(同治《上海县志》卷一中也记此俗语)。俗语是说夏至第二天(即“除夏”)“入时”。俗语一是说,这个阶段里,给作物锄地(即“着个洞”)好比是施肥(即“下膏壅”),俗语二是说这个阶段某些作物最佳种植时间。《上海农谚》收集有“时”“三时”等农谚,但对什么叫“时”也未作出解释⑦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农谚》,中华书局1961年10月。。《明清吴语词典》对“时”的释义是“指夏至日后的半个月。又指其中每个时”⑧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月,第549页。。《汉语方言大词典》“时”条第1个义项是:“〈名〉节气名称 。江淮官话。”还用了江苏盐城例句:“夏至交时,小满交梅。”⑨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辞典》,中华书局2020年,第四卷,第2318页。“时”算不算节气似可商榷。其实“时”也是吴语,相比之下,上海旧志及其他吴语文献中对“时”的记载不仅书证多,也要详细得多,更可以入词典。
“两卷”记载,早在五百十几年前的明正德《松江府志》中就有“时”的记载了。在20世纪城镇化之前,这些方言词汇一直在原松江府农村流传,并指导农耕。
称呼中记录了几个人称代词,正德《松江府志》、正德《华亭县志》中的“谓人曰渠”“自称曰侬”①《松江府卷》一,第66页;《松江县卷》上,第113页。。康熙《松江府志》中的“侬,我也”“我侬二字合谓我也”②《松江府卷》四,第119页。。《娄县志》记载有“称我曰侬”“尔侬二字合谓曰汝也……我侬二字合谓我也”③《松江县卷》,第278页。。按照《明清吴语词典》释义,“自称曰侬”“称我曰侬”,记录的是古吴语词,“侬”的发音当同“奴”④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458页。。而“我侬”即是我,松江府原住民仍是这样用法,正如《娄县志》所言“我侬二字合谓我也”。在表1“4部未立目志书所收词汇”和表2“2部立目志书所收词汇”中的称呼类词语有:婶、妗、娘子、老娘、师娘、婆娘、公公(祖辈)、爷爷(父辈)、公婆、阿伯、官人、丈人、太太、娘娘、小姐、宝宝、小郎、老将、门徒等。既有同现在词义相同的词汇,如“老娘”“公公”等,也有不同的,如“妗”“爷爷(父辈)”等⑤对旧志中人称记载,语言学家石汝杰教授发来微信认为:“有价值,但是不能轻信。苏南的一些地方志,抄旧籍,说‘侬’是我。但是到明清时代还有这样的方言吗?非常可疑。”录以备考。。
“两卷”中方言原始材料,反映了明清时代上海方言源头地区概貌。所记载的方言词汇,可弥补词典收录方言词汇的不足,在探讨方言历时演变、方言地理分布等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乃至可推动汉语方言史研究进程。
上海地区曾先后由嘉兴府、苏州府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华亭府,翌年改称松江府后开始由松江府管辖,上海方言同行政区划变化密切相关,其演变过程在历代地方志上的明确记载,是从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转为以“松江(华亭)”为重的。
“两卷”中最早记载在正德《松江府志》、正德《华亭县志》中“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⑥《松江府卷》一,第66页;《松江县卷》上,第115页。,到康熙《松江府志》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姑苏为重”,⑦《松江府卷》四,第118页。和嘉庆《松江府志》“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⑧《松江府卷》六,第196页。。再看《上海县志》中的依次记载,方言语音明确是“视华亭为重”⑨《上海县卷》一,第109页。“方言语音较郡城为重”⑩《上海县卷》一,第389页。“方言同是吴音,而视府城稍重”⑪《上海县卷》二,第842页。“方言语音,视华亭为重”⑫《上海县卷》三,第1409页。“以本邑方言而论,音较华娄为重,较南川为轻”⑬《上海县卷》五,第3592页。。
从这些地方志记载来看,上海话的较早源头是宋元时代使用于华亭县的土话。上海县城同松江府城,东西相距50多公里,但那时县城里的方言发音,是“视华亭为重”即以松江为重,是跟松江方言走的。这些记载表明,松江方言是上海方言的根,或者说,上海方言的源头是松江方言。正如2005年版的《上海通志·方言》卷中所总结的:“现代上海话的直接源头是元明时代通行于松江府上海县一带的方言,与毗连的松江、嘉兴等地方言有特别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①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四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5620页。。
志书载录的大量历史词汇,几乎包括所有词类,这是一种根植于农耕社会地域的方言材料,且“所载录的词汇和其他语言现象大多沿用于现代”②许宝华、游汝杰:《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载《吴语论丛》(第一次吴语研究学术会议纪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84页。,在方言研究的某些领域,这些资料独具优势。以《松江府续志》中的“三眼”为例,卷五“疆域志·风俗”中连续出现2次,但《明清吴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都不设词条。其实这是描述水稻生长过程的常用词,是农耕社会稻作文化的语言记录,在旧志丛书其他县卷和丛书外文献中也屡见书证,篇幅关系,仅举2例:
1.自夏初而不雨……(水稻)无水以浸其根,终为空壳。三眼俱全,而无润以滋其长,终结无收③(明)吴履震撰:《五茸志逸》,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1963年内部印刷本卷1,第22页。。
2.四月天公好莳秧,五月里拔成三眼新做肚,六七月份稻穗秀齐稻花香④《一粒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上海县分卷》内部印刷本,第381页。。
两个例句可证明,“三眼”一词自明代流传至今。
“三眼”的释义是:水稻叶鞘和叶片相接处会有一淡色细横线,似眉毛,民间称其为“眼晴”。水稻一生共会长出三只“眼晴”,当第三张叶子从叶鞘长出时,第三只“眼晴”同时出现,此即“三眼”,表示将要秀穗了。《莘庄方言》还配有“拔三眼”彩照(卷首第12页)。由此还可拈出有关的方言词汇,依其先后程序为“拔三眼”“做肚”“(做)堂肚”,全都有书证:
“拔三眼”即为长出了“三眼”;“做肚”“(做)堂肚”的词义均为“水稻孕穗”,但也可用在麦子、芦粟、高粱等孕穗上。接着还有如“瘪谷”“白穗”等方言词汇:
瘪谷指稻穗上谷粒是空瘪的;白穗,整个稻穗呈白色状,即死了的稻穗。以上词汇除了《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有“做肚”(用的金华例子)、“瘪谷”词条外⑤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第八卷,第4826页;第十卷,第6231页。,其他也全无,《明清吴语词典》中全部阙如。
嘉庆《松江府志》介绍棉花引用《木棉谱》中几十个方言词汇,在“两卷”其他志书中都有,只是收录数量不同而已。1949年以后的上海农耕环境,除了施用化肥、部分机械化外,种植方法等全都同清代志书中的记载,所用词汇自然也照单全收,且现在还保存在六七十岁以上的农村人群中。以45个词语为例,进入《明清吴语词典》的仅12个(包括释义错的),占26.67%。另有以下32个方言词语未进入词典:僵囊、早花、晚花、霜黄花、来年、翻稻、放水、墢、豆饼、生泥、叠地花、十许日、翻种、草裹花、挜、捉花、前捉后白、花萁、萁、子、桁、还性、花衣、熟花衣、条子、皮弦、浆纱、扣布、稀布、飞花布、斜文、正文等。《明清吴语词典》有“捉落花”却漏了“捉花”词条,而“捉花”是主词条,有了捉花,才有捉落花、捉野花、前捉后白等词汇。
《明清吴语词典》设饿杀鬼、饿杀坯、饿杀胚3个词条,却没有主词条“饿杀”。应该是有了“饿杀”这个主词条,添加后缀,才可能有“饿杀鬼、饿杀坯、饿杀胚”这些新词的。而徐光启写于庚戌年(1610年)的《告乡里文》用到的9个方言词汇中就有“饿杀”。上文提到的“坦坡”“看鸭”等都可补入词典。
崇祯《松江府志》卷之七“风俗”记载捕鱼工具中有“编竹断港,曰断”⑥《松江府卷》二,第178页。。其中“断”字涉及方言名物和读音。查《明清吴语词典》有“断”词条,释义“分离,分隔开来”与此“断”字不合①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正德《松江府志》卷之五中有“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记载②《松江府卷》一,第76页。,从中可知道“断”就是“蟹断”,一种秋天时捕捉河蟹的器具。而“断”在嘉庆《松江府志》卷五“疆域五”中就记载为“簖”了:“编竹断港俗谓之簖”③《松江府卷》六,第191页。。指代落实了,“断”字读音也好办了,因为“蟹簖”的“簖”在方言中不是读作沪语音“段(dØ24)”而是读作“锻(tØ44)”的。至于写成“断”也有其道理,可用沪(吴)语词“断磨”来说明,这个“断”就是读作“锻(tØ44)”的。旧时农村常用的石磨,磨爿上纹槽浅后,需请匠人用錾子凿深,这叫“断磨”。明冯梦龙曾收集有《磨子》民歌,里面就有“断一断”石磨的唱词④冯梦龙编:《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这个语境下的“断”字其他旧志中也有,如万历《上海县志》卷之一:“编竹断港曰断”。⑤《上海县卷》一,第193页。乾隆《上海县志》卷之一:“编竹断港俗谓之断”。⑥《上海县卷》一,第386页。内容虽然是后志抄前志,但足以说明,将“簖”写成“断”当年是通例。
《汉语方言大词典》“断”字条有22个义项,也无此义项⑦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第8卷,第5052页。。《明清吴语词典》上有“蟹簖”条:“插在河流中截断水流的竹栅栏,用以捕捉鱼蟹,或防止养殖的鱼蟹逃跑的设置。”⑧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没有涉及“断(簖)”的释义。《汉语方言大词典》却将“蟹簖”错列为动词⑨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第8卷,第6507页。。旧志和其他文献有足够的方言书证,可给“断”字条增补义项,或在“蟹簖”条后补充说明:“簖,旧时也写作断”。
崇祯《松江府志》中《看鸭》诗题这个方言词汇,《明清吴语词典》中也无此词条。《汉语方言大词典》将“看鸭”归入“看”的义项①“〈动〉饲养;豢养”中。⑩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第6卷,第3687页。释义有瑕疵。过去养鸭人经常会将一群群鸭子赶到河中、田里放养。1970年代的上海农村,特别是五六月三夏时,每年还能看到浙江鸭农过来放鸭,让它们吃田里的蚯蚓及昆虫,这个过程才叫看鸭。“看鸭”的词义是“放鸭”。如果鸭已赶回家,关在棚子里饲养,是不能称看鸭的。况且还有个“看鸭船”的词汇,是指专门用来放鸭的小船,请看例句:“予闻水乡多养鸭取利,成群百数,有小船如叶,人看之名看鸭船。”⑪钱学伦:《古今说部丛书·语新》卷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9页。连清末上海滩社会小说中也有:“那船乃是乡间孵坊中的看鸭船,向不渡人……”⑫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续集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2270页。而《看鸭》诗第一二句“一群花鸭东湖上,朝散春波晚自来”⑬《松江府卷》二,第166页,说的也是在河中放鸭子。何况其他文献中还有同类方言词汇“看牛”“看羊”等,词义分别是“放牛”“放羊”。
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对“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中方言词汇材料之收集、汇编、整理,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方言学、中国语言学史,民俗学研究的有力辅助,更是丰富上海地方文化内涵、加深上海地方文化底蕴、建设上海文化软实力的另一个抓手和切入点,可作为研究上海方言发展史、地方文化史、经济发展史的有力辅助。总之,地方旧志中的方言材料是一个资料宝库,但研究领域基本还属处女地,是个研究新空间和学术新课题。发掘方志资料,推进方言研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