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素文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机器人新闻的革新和发展见证了这一过程。从数据采集、简讯制作到智能推送,再到人性化创作,机器人新闻的创作和分发水平不断提升,机器人新闻产品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2022年1月,路透社发布《2022年新闻、媒体和技术趋势和预测》(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新闻业,进入视觉新闻领域。可以预见,机器人新闻的发展革新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1]
2021年6月,数字记者与数字航天员“小诤”问世。“小诤”由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腾讯互娱旗下NExT Studios工作室联合打造。[2]“小诤”是我国将人工智能与新闻产业相结合的新尝试。从底层软硬件、数字环境的构建,到工具层的UGC、PGC创造,再到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小诤”开启了全新的报道视角,成为内容生产的创新利器。[3]2022年1月26日,小诤入驻新浪微博(@数字航天员小诤),正式开启了数字记者与网民的双向互动。数字记者“小诤”及其发布的新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结合以上分析,研究试图从受众视角出发,以“小诤”关于“谷爱凌冬奥会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视频报道为样本,结合机器人新闻特征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提出3个基本问题:
(1)受众对机器人新闻的接受意愿如何?
(2)受众更愿意接受机器人新闻还是传统新闻?
(3)在众多可能的影响因素中,影响受众对机器人新闻接受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技 术 接 受 模 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由Davis教授在1989年率先提出的,最初被用来解释信息系统低使用率问题的理论模型。[4]现在,此模型常被用来研究影响用户对信息系统技术接受因素。TAM模型共有6个维度: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外部变量、使用态度、行为意图和实际使用行为。其中,使用者所感知到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决定了使用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本研究认为,机器人新闻对受众而言具有“新技术”的特点,适用于TAM模型。
学者葛丽莎和张国良在对手机新闻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结合信息行为理论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媒介依赖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建构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5]本研究认为,该模型是一个能够体现受众信息接受行为的较为完善的模型,具有参考价值。因此,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机器人新闻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研究机器人新闻受众接受意愿的研究模型。(见图1)
图1 机器人新闻受众接受意愿研究理论模型
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本研究共提出8个预测变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感知可靠性、感知接近性、信息质量、传统依赖性、科技支持性),4个中介变量(个人特征因素)和1个结果变量(接受意愿)。为便于测量,研究提出以下操作化定义(见表1):
表1 预测变量与操作化定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将机器人新闻视为新闻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在对相关内容的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后,初步形成了研究模型和测量量表。截至样本统计整理时,共收到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95.7%。
在收集问卷后,本研究利用SPSS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测试。在对问卷量表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后,本问卷整体的 Cronbachα为0.888,信度良好。同时,因子分析显示,问卷的显著性p=0.00<0.05,KMO值为0.772,表明效度较好。因此,本研究的问卷数据适合用于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受众对机器人新闻表现出了良好的接受意愿,但这种表现与其对新闻类型(传统新闻或机器人新闻)的选择的相关关系不紧密(Pearson相关系数=0.168),即接受意愿与行为选择并不冲突。另外,本研究对个人特征与机器人新闻接受意愿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在对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结果得到sig.= 0.042 < 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研究对年龄、职业和专业领域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3者p值分别为0.295、0.518、0.904,均大于0.05,表明这些因素对机器人新闻接受意愿的差异并不显著。综上,性别、年龄、职业和专业领域4方面的个人特质的差异均不影响受众对机器人新闻的接受意愿。同时,研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影响受众机器人新闻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在统计每项均分后,研究发现,“传统依赖”和“科技支持”的心理因素、内容质量和感知可靠性是影响受众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
从人工智能诞生之初起,人工智能算法科学家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模拟人类大脑。人工智能被设计为“从经验中学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事件的不确定性水平,从而创造新的知识。[6]因此,人工智能的出现给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许多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了危机感。技术降低了记者在编辑和报道方面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减少了新闻从业者的数量。这一现实问题可能会使记者产生对机器人新闻的负面意愿。与记者不同,受众不会将注意放在智能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隐藏威胁上,反而会在科技创新的背景影响下产生对智能技术的信任心理,促成对新技术良好的接受意愿。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领域的融合产物,机器人新闻的技术优势不能被忽视。除时效性强、生产效率高、工作条件无限制、可实现精准分发等特点外,随着机器人新闻的不断创新,形象化、交互性等新优势得以呈现。数字记者“小诤”的新闻报道更是将人的思维中对“美”的追求带到了新闻报道之中,为以数据为主的体育新闻赋予了人文价值。在对体育新闻进行报道时,“小诤”在传递新闻基本要素的同时,还用真实数据构建出了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还原比赛细节,拓展了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展示出了体育运动的身体之美和精神之美。
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证明了科学技术对推动新闻业进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提出,受众对机器人新闻表现出的良好的接受意愿可能受到由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的社会背景产生的“智能信任”心理因素影响。“智能信任”是一种由社会环境带来的对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信任感,与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态度类似。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和科技公司都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白皮书(2022年)》中显示,自2016年起,先后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7]在科技不断提升和创新的背景下,机器人新闻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加之受众良好的接受意愿,未来,机器人新闻必将为推动新闻业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新闻业一直在探索多样的新闻形式和新闻分发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新闻工作仍需聚焦其“新闻”本身,将内容本身放在新闻生产的首要位置。“内容为王”是我国近 20 年媒介实践的一个重要意指概念,指明了内容生产对媒介的重要意义。[8]研究表明,不论面对何种新闻形式,新闻内容的可靠性和质量的好坏才是影响受众接受新闻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内容为王”不再仅是媒介进行新闻生产时的一种信条,它也成为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对新闻的基本要求。提升机器人新闻的内容质量势在必行。
当前,机器人新闻在内容生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局限,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机器人新闻主题有限,难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由于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机器人新闻仍局限于数据信息较多、报道框架简单的新闻内容,如突发事件报道或经济、体育领域报道等。数字记者“小诤”展现出了机器人新闻在“科普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这样的尝试或许对机器人新闻深度报道探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新闻报道 “时效性”与“深度”的兼得,如何在不断丰富写作经验的过程中扩展机器人新闻的报道主题,或许是新闻业今后的探索方向。
另一方面,机器人新闻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亟需关注。算法应用于新闻生产虽然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某些方面解放新闻生产者,还可以避免人为错误,但仍存在某些隐患。例如,算法的自动采集和发布过程一旦启动,如果源头数据存在瑕疵,加上人力无法及时干预和修正,会带来广泛的负面后果。[9]另外,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发展,当有社交属性的机器人与新闻业结合,其作为传播渠道的失当在客观上可能会促成新闻专业性与算法的合谋,引发新闻的正当性危机。[10]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使用算法进行新闻生产时,还需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基本准则,加大监管和排查力度,尽量避免技术失误,将技术用在合法、合规、合理的位置。
此外,机器人新闻的贴近性欠缺,可读性有待提升。研究发现,虽然“小诤”实现了对新闻工作者外形的仿真,但受众对机器人新闻“贴近性”的追求远不止于此。新闻播报时的语气、内容的温度和人性化的设计都是受众关注的重点。保罗·莱文森提出,媒介进化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和满足人类的需求。[11]因此,在创新机器人新闻时,开发者若能以人的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的情绪和价值导向渗透进智能技术之中,或许能够创造出更易被受众接受的机器人新闻产品。
离身认知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主导思潮,也是人工智能的理论来源,着重强调认知在功能上是能够脱离人的身体而独立存在。[12]不可否认,离身观念对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此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存在诸多困境。具身观念为传播研究,尤其是新媒介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具身认知认为,传播不是两个心灵的非物质接触,而是身、心和物质技术的高度融合。[13]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媒介设备和媒介产品出现,从可穿戴设备到AI新闻主播,再到数字记者,起源于离身认知的媒介技术与人的身体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断向具身认知的方向融合。“小诤”及其新闻报道是具身与离身相融合的表现,预示着未来机器人新闻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高保真数字人,从外形和表情的建模,到由143根骨骼组成的整体行动框架,设计团队将“小诤”的“人形化”做到了极致。其新闻报道试图脱离真实新闻工作者的身体,体现着离身认知。同时,“小诤”是由开发者对多位真人模特进行扫描、建立基础模型后设计出的数字人。它不仅拥有仿真形象,还拥有人类命名和人格塑造,体现着真人身体的价值和新闻业对具身的探索。研究对“在这篇由小诤发布的视频报道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对于样本的视频报道,受众普遍认为 “小诤” 形象(34.95%)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元素(见图2)。这样的结果表明,具身与离身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无形之间形成了交融。
图2 受众的问卷回答结果统计图
另外,“小诤”的体育新闻报道内容也展现着具身与离身相结合的魅力。以“小诤”为代表的机器人新闻能够智能采集运动员身体移动的真实数据,并构建其运动轨迹,这为读者呈现出了更加直观的新闻内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较为直接地证明了人类之于动作的理解与模仿、情感与记忆、言语和语言、心智解读以及共情等现象的具身特征。[14]与文字描述相比,动画或图片形式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形象地展现运动员动作,也能使受众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解读动作,获得身体“在场”的知觉体验。因此,真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开发和应用可能对新闻形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融合的产物之一的机器人新闻,虽然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距离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反映出的这种对离身与具身认知的探索必然是积极的。如何通过身体交互实现新闻的生产与分发、如何实现不同情景中的认知交互、真实的新闻工作者与机器人究竟应该如何分配角色以达到更好的新闻生产效果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新闻的具身探索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人们赋予更多期待。
本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受众对机器人新闻接受的整体接受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思辨为研究重点,提出相关思考,并对我国机器人新闻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受众对机器人新闻的接受意愿良好,“传统依赖”和“科技支持”的心理因素、内容质量和感知可靠性是影响受众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此,研究提出,受众可能受到科技创新社会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对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支持感,进而产生了接受意愿。这也说明,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机器人新闻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创新新闻形式和分发技术的同时,新闻业应对新闻内容本身给予更多关注,创造出兼具“时效性”与“深度”,更加可靠、真实的机器人新闻报道作品。“小诤”及其新闻报道还展现出了机器人新闻发展的新方向。在具身与离身认知相融合的背景下,“身体交互”“情景认知”“人机协同”的重要意义得以展现。伴随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知的不断开拓,机器人新闻产业将进行更多尝试,实现与受众更深层次的交互。人工智能与新闻领域的结合并非一种稍纵即逝的技术潮流,未来,机器人新闻必将展现出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