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大学校园中营造和合共生

2023-01-16 10:18董丹申汤贤豪吴震陵
建筑技艺 2022年9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韧性弹性

董丹申 汤贤豪 吴震陵

“韧性校园”源引自于“韧性城市”下的微观概念。“城市韧性”是指城市能够主动应对风险与灾害的能力,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其整体的韧性可以通过内部各子系统韧性的累积、传递与协同作用共同表达[1]。

当代中国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建成环境与使用者高度聚集的活力社区和空间,具备一定的城市和社会空间属性,我们将“韧性城市—社区韧性”的概念引申到大学校园,通过构建微观尺度的校园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系统韧性,强化其与城市、社会的共生关系,产生了和合共生的韧性校园概念雏形。

以韧性校园概念作为大学校园规划与更新设计的切入点,具有以下两层基本内涵。

(1)大学校园空间规模、人口规模具备“社会”体制运行的可能性,同时校园内部的多样功能与空间环境能够支撑其作为城市子系统独立运行管理,即大学校园可以作为独立个体,应对外部社会、空间环境的变化。

(2)在疫情多发、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变化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一方面其个体性、系统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校园机体“一呼一吸”的代谢行为与外部城市母体的关系更加紧密。运行机制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急剧变化,对大学校园空间建设提出了新的适应性需求,在空间更替与功能整合的过程中,以和合共生的整体性思维将校园韧性纳入规划设计与更新设计的重要考量范畴,对于提升城市整体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借用韧性城市的研究脉络[2],本文将韧性校园的营建分为物理韧性与社会韧性两个层面。物理韧性更多指物质空间层面的弹性、适应性、可持续性,主要包括校园与城市关系、校园与场地环境、校园的空间格局三个层级,通过强化有机联系与整体韧性,提升空间可适度,改善其应对内外变化的冲击能力;社会韧性指大学校园在社群文化、管理模式、人文制度层面的兼容并蓄,强化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塑造校园文化多样性,营造成员归属感,维持校园在城市、社会变局中的动态平衡。

1 物理韧性

1.1 校园与城市关系——有机连接,弹性缓冲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基础单元,可通过弹性联系、复合行为,与城市整体共同发挥系统韧性的作用,继而城市整体韧性通过正反馈,反作用于基础单元。校园与城市的韧性强调的是两者之间和合共生的动态平衡,关注在城市系统下,校园与周边城市单元间的互动与有机连接。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营建实践中,有以下三种构建校园与城市之间整体韧性的方式,通过有机连接带与弹性缓冲区,化解外部变化与冲击,形成和合共生、圈层复合的校园边界。

(1)以研究院模式,构建介于校园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缓冲区。伴随校城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整体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在教学核心区外围扩建研究院,作为功能的外化。校园与城市空间更为接轨,组织模式更为松散,空间结构更为灵活,文化建设与商业行为更为繁荣。复合的边界带来更紧密的有机连接,松散的组织结构带来更大的抗扰冗余。

(2)多所校园间的整体共建共享。以雄安新区起步区大学校园规划为例,在规划层面先决性地提出建设一条串联4所大学、布局多样综合功能的共享生活带,延绵数公里,并横穿4个校区中心的城市界面,提供了校园与城市间的弹性接口,创造了更大的校城融合有机界面,并为形成更大范围的共生系统提供了可能。以疫情防控为例,4所校园形成的整体校园系统在应对管理变动、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不确定因素时,可通过该空间连接带,提供更多可能性。

(3)将传统校园功能城市化,两两设立中央共享区。传统校园具有较强的对外属性,或具有可独立运维以提高使用效率的各类空间,例如大型会议、国际交流中心、师生活动中心、体育活动用房等。同时,大型景观、地下环廊、地下停车、学生街等基础设施也可在此间增配,作为校园与城市间弹性衔接的灰色地带。设立共享区的首要意义在于功能管理与空间格局上的可分可合,预留应对诸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变动可能。非封闭模式下,此类校园公共设施可与城市紧密结合,作为城市功能的补充,远期可作为校园发展的弹性预留用地,如新近完成的湖州高教园区项目概念规划即以此为空间原型。

以上三种方式通过边界复合、建立弹性缓冲带的方式,使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与城市系统保持有机连接,以同时应对未来内部空间组织架构以及外部社会组织管理上的变化。

1.2 校园与场地环境——延续自然环境要素,构筑整体生态韧性

作为城市整体生态的一部分,大学校园应对外部扰动的弹性阈值与周边场地环境契合度密切相关,校园生态的适应性受到周边场地环境的影响[3],地形、水文、植被、日照、气候等要素形成了校园环境韧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将周边环境背景纳入校园规划与更新设计的考量要素,有利于为校园系统提供更大阈值的可变范围,同时赋予校园环境宝贵的独特性,如地形的适应性、生态系统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材料与技艺的地域性等。

近期与荷兰KCAP等建筑事务所合作完成的东方理工大学概念提案,促进了我们关于校园与场地环境整体生态韧性的思考,提案建立在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水系汇流、生物栖息、防洪调蓄、植物保育)整体评估的基础上,以岛状组团为城市自然水系留存了宝贵的生态通廊,尊重自然形成的原始蓝绿廊道,在单一汇水路径的基础上,演化为南北联通的环形水系。多级弹性脉络组成海绵蓝绿系统,以应对滨水低洼处可能发生的洪潮灾害,并形成多样的生态栖息环境和疏密有致的岛链状校园空间布局。

校园韧性无法局限于自身的规划中,以韧性概念处理校园与场地的关系时,应将校园生态纳入周边环境的区域系统,延续现有自然环境背景要素,避免地形、气候、水文、物种等生态通道的割裂,与城市和合共生,构筑整体韧性。

1.3 校园的空间格局——学科为中心,弹性复合,有机生长

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任务的推进,以学科为中心的5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研究水平、传承创新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对校园空间提出了新需求[4]。传统高校以功能区块组织校园的模式多面临办学空间与学科发展的掣肘,学科交叉模式与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对校园空间灵活性、空间可拓展性、功能空间复合性提出了新的建设需求,学科模式的变革对校园空间韧性概念的扩展与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和合共生的圈层复合

2 共享连接带

3 校校共享

4 东方理工大学概念提案的生态整体性

5 高校建设空间复合化趋势

以学科为核心,功能与空间复合为导向,打造学科与学科、学科与配套、教与学、教学与实践互为依托的有机韧性空间模型。在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中,我们构筑了一条集约、高效的学科组团与公共教学带,以枝干状组团容纳空间生长,灵活的教学空间与院落组合避免了传统大开大合的校园空间模式,以非对称、有机的脉络,容纳未来可能的空间弹性变动。

以生活综合体模式为原型,预留空间弹性冗余。住宿是大学校园中占比最高的功能区块,疫情期间,高校对住宿区的管理调控较混乱。书院模式有利于革新传统宿舍单一功能,建立复合冗余的韧性生活系统。借鉴浙江大学海宁校区的建设先例,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概念规划以复合的生活综合体模式建设书院“社群”文化。书院不仅满足师生的基本需求,而且是一个文化认同体。其内部的生活配套与传统公共区(图书、教学、运动等)有一定程度的叠合,有利于在校园宏观韧性的基础上形成微观子系统的冗余,以子系统的功能空间适应力增强校园整体应对扰动的能力。

6 有机、枝干式生长的空间原型

2 社会韧性:校园与社会文化——扁平化管理与多元的文化社群强化集体韧性

城市社会韧性认为,物质空间与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社会资本和居民素质等软环境,对城市发展有同样深远的影响,城市社会韧性的培育,主要是培养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5]。师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要使用者,建立校园内部的社群文化,表现出集体韧性,对校园社会整体韧性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从浙江大学海宁校区的使用后评估中可以发现,书院制除在校园空间层面为应对外部变化预留了空间弹性之外,对于校园社会韧性的养成也有重要的革新价值。首先,传统宿舍作为后勤机构的下属管理单元,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隔绝了大部分师生与校园整体的共情。威尔德夫斯基曾指出扁平特征是韧性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扁平化的组织系统比等级森严的系统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书院组团在组织模式上成为校园的二级机构,生活导师的存在、跨专业组织的运行打通了校园的管理层级,更易于达成集体共识。同时,书院组团对个体的重视、对人文教育的摸索,都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多层次的交流共享实现了价值传达,每个书院组团甚至有条件在不同导师的引领下形成各自的文化价值体系。相对扁平的组织管理模式与多元的文化子单元相辅相成,共同表达出校园社会的集体韧性。

7 多点预留、有机生长的弹性建设用地

8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概念规划

9 湖州高教园区中心共享区鸟瞰

10 湖州高教园区中心共享区

11 湖州高教园区总平面图

3 韧性校园实践

在湖州高教园区项目中,我们在物理韧性层面对园区与周边场地环境的整体韧性营建进行了实践探索,以和合共生的姿态创建生态、可持续、弹性可变的新型大学校园空间格局。该项目为两个校园同步规划、独立分步建设,用地为矿坑开发旧址,南侧紧邻山体,山崖面垂直落差近百米,该地形特征对校园的日照条件、雨洪管理具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地形阻隔,项目用地仅东、北两侧与城市相接,且有较多区域被留存山体阻隔,为两个校园独立设置对外多出入口较为困难。

以校城互联、共享共生为设计理念,两校园的同步规划为校园功能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能,在相对狭长的用地条件下,从中部切分校城共享的城市公园,布置有湖学中心、展示中心、活动中心、图书馆、会议及国际交流中心,同时依山汇水形成山崖下的白鹭潭与中心广场。介于校园与城市间的半开放缓冲区,既可与城市紧密衔接,又可在紧急情况下,纳入校园封闭管理的范畴,或在疫情封控下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三空间,在管理模式与功能变化的应对策略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城市界面出入口组织方面,中心广场形成两个校园核心的交通集散空间,由北侧城市主干道进入中心广场后,分别设置两所高校的独立主入口,缓解一般高校主入口正对城市主干道带来的交通压力。中心广场交通分为上下2层,上层交通以步行空间与礼仪车道为主,下层交通既可衔接两校区,其内部的大面积停车空间结合下沉采光庭院设置,也可作为城市公共停车的补充。

用地在2000年矿物开采前拥有绝佳的生态景观系统,设计将理水、复绿作为校园规划的切入点,延续由山脉至江南林田的自然肌理,留存山地汇流的泄洪路径,保留内部山体的物种与植被多样性。建筑依地形走势布局,避免巨构对生态体系的切割,同时以两校区共享的中心公园作为校园应对生态变动的空间阈值,将校园环境纳入区域生态子系统。由此形成的生态人文校园践行了校园与校园、校园与城市之间的和合共生。

4 结语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在过去的20年中强调效率、秩序和速度,韧性校园概念中的弹性、冗余、复合多元、可持续等价值概念为未来高校设计提供了全新的引导。随着20世纪末大批规划建设的校园逐渐步入存量更新进程,一次成型、静态规划的传统校园格局在面对学科交叉、网络教学等新兴需求时已显现出适应性不足的弊端[6],促进了韧性概念在高校设计中的实践。

面对新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积极构建韧性校园的价值体系,为高校增量规划与存量更新提供一个有益的评估框架与价值取向,以和合共生的思维应对变革带来的物质空间环境、高校文化、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多样需求,提升高校设计实践中可持续与韧性发展的观念认知。

图片来源

1-11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韧性弹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