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 郭颖 陈咏仪 韦昭
18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于工业革命中完成了由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轨。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文化的孕育、成熟和变迁,是全球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传播介质及文化载体。工业文明推动着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也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城市效率优先的增量扩张造就了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大批传统工业走向衰落,老旧工厂相继外迁、退出市区,遗留下大量的闲置废弃厂区、建筑和生产设备。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退二进三”的战略,鼓励市区内污染较高、濒临破产的第二产业企业进行搬迁[1]。
在城市发展空间紧缩的形势下,客观要素的制约倒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随之步入以产业转型、品质提升为发展思路,以存量资源、既有用地为发展载体的后工业时代。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成为社会热点话题。2006年,《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于我国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首次以官方形式提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关注[2]。此后各大城市相继对工业遗产进行了一系列多元化的保护再利用实践,以激活原本低效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活力与整体环境质量。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船舶工业集中地,地理位置毗邻南海,域内河网纵横密布,为造船业的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有着悠久的造船业历史,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开埠城市,民国时期凭借“开风气之先”的岭南精神,不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为中国船舶修造业的发源地之一[3]。1949年后,广州工业逐渐进入现代化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贸经济的不断增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船舶工业的兴旺繁荣也成为了促进广州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而随着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广州旧造船业产能过剩,逐渐走向式微,一些经营不善的船厂陆续被收购、关闭、废弃;一些船厂因城市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异地搬迁计划,远离城市中心[4]。其中,部分旧船厂内具有突出价值的船舶工业构筑物和工业设备得以保留,成为广东船舶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船舶工业逐步遗产化,进入保护利用时期。由于船舶工业遗产大多位于交通便捷、水域条件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广州由此产生了大量需要更新的城市工业用地。活化利用这些土地、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
船舶工业发展依托中国工业化的大背景,成为我国工业百余年发展历程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背景,广州开创了极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因此,广州船舶工业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体现了我国当时先进的船厂设计建造水平,记录了一个时代社会文明、经济生活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及实物资料[5]。
城安围船厂始建于1974年,位于沥滘振兴大街10号,南临珠江后航道,见证了珠江畔的近代工业之路,是广州重要的近代产业文化标志之一。其前身为广州海运管理局组建的城安围航修站,主营8000t级以下船舶的修造,隶属于交通部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1985年改为城安围船厂。1990年,该厂占地面积8.5万m2,厂房建筑面积3.4万m2,厂区沿江岸线长324m,码头长284m,低潮水深4.5m。2008年11月,城安围船厂与菠萝庙船厂整合,新厂命名为中海工业菠萝庙船厂,原厂成为菠萝庙船厂海珠厂区。2014年,船厂在“退二进三”的浪潮中停产搬迁,旧厂房在改造前作为仓库出租。2016年,为提高低效用地产能,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海珠区大力推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及市区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携手清华大学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将城安围船厂地块改造为以海洋科技为主题,集办公、商业、展览于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即广州启迪中海科技园,项目于2017年被列为广州市重点工程[6]。
在改造项目中,厂区占地面积约61298.2m2,地块内共有34个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2929.2m2。作为岭南地区工业文明的见证者,城安围船厂充分体现了广州因水而兴的城市特征。其50多年的变迁也反映了我国船舶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峥嵘岁月,是当代中国谋求强国之路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城安围船厂改造既要延续好岭南地区的城市历史文脉,也要使其历史价值和当代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城安围船厂旧址以其现存的4座主要车间(13~16栋楼)和完整的下水滑道组群,体现了船舶修造厂的整体风貌,2021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将其列入《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类)推荐名单》(图1,2)。
原城安围船厂由于厂址残破败落,不存在完整意义的工业遗产保护,只能走再生和利用的途径。建筑立面、主体结构、下水滑道和钢轨,作为城安围船厂最为核心的建筑历史价值要素被提取保留。船厂7、13~16栋楼等建筑及附属导轨等构件相对保存较好,其中7栋楼的阶梯状屋面板是同时期罕见的结构设计;厂区建筑附属的导轨、平板车和吊车等设施设备具有修船工业特色,与码头导轨、系船桩形成完整的修船生产线,与厂房一同形成船厂的历史风貌;船排滑道作为船舶维修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虽然铺设年限较长,且部分锈蚀,但功能结构良好,截至厂区搬迁前一直在使用(图3,4)。这些都对研究海珠区船舶工业发展具有一定价值。
3.3.1 规划构思
基于充分挖掘、利用造船厂的历史故事和提取建筑历史价值要素,设计在园区更新改造规划中,提出“保留、融合、对比、活化”的策略。为了延续造船历史印记,园区建筑和景观较好地保留了厂区原有的空间格局,而功能置换为科研办公、创业孵化、海洋会展、休闲交流,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
(1)“保留”——旧建筑的保护和开发相一致
设计充分考虑了旧建筑的保护与项目开发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少破坏旧建筑的历史风貌,使其在新的活化利用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图5)。
(2)“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相融合
设计尽量将历史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共生空间,强调与历史肌理的互动,结合功能需求对外观和内部空间进行修缮和改造,实现新旧融合(图6)。
(3)“对比”——建筑规划和商业开发相衔接
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使承担商业功能的空间从形态、选材、虚实关系和整体风格上,与保留遗址形成强烈对比,新旧协调共存,凸显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图7)。
(4)“活化”——老厂房与科技园区相互转型
工业遗产不仅要被保护起来,更重要的是活化利用,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与普遍的工业遗产文创商业开发不同,业主与设计师综合考虑了项目对城市发展的真正意义,力求通过厂区的改造更新,在高密度城市中创造一个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在功能、形式以及后期使用维护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实现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从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的转变(图8)。
3.3.2 建筑设计
厂区建筑物分为三类:原状修缮类、新旧融合类、新建类(图9)。厂区建筑的再生和改造,既保持了建筑的外观面貌,也遵循建筑空间原有结构体系进行了整体性规划[7](表1)。厂房采用大跨度天窗采光,并合理运用玻璃、红砖、素混凝土等材料,根据功能需要对室内外进行更新改造。
(1)原状修缮类
该类建筑物具有特定历史感,外观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在保证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对外观的改动。例如,7A栋楼为历史风貌建筑,由原船体数据车间改造为羽毛球馆,保留其阶梯状屋面板,室内顶部空间不进行任何掩盖处理,内墙还原红砖质感,尽显工业遗产的历史风貌。
(2)新旧融合类
该类建筑物外观已没有保留价值或保留意义不大,因此设计采用新旧融合的方式,将其外观改造为具有历史感和工业特征的“老工业建筑”,或采用新旧对比的方式体现历史的变迁。比如,13、14栋楼由轮机车间改造为会展中心,保留原露明结构排架体系、吊车梁、斜撑、船排、轨道等工业元素,新增室内钢结构螺旋楼梯,更换门窗、外墙及室内装饰材料,形成新旧元素的融合。又如,8~12栋楼被改造为餐厅,由于建筑体量小,原外观保留价值不大,采用“加法”模式,在外立面置入钢材、玻璃等材质,以金属百叶、玻璃雨篷等元素产生小体量建筑的虚实对比效果。
1 改造前的城安围船厂
2 城安围船厂改造后鸟瞰
3 下水滑道
4 车间主体结构
5 工业轨道保护
6 改造后厂房内部
表1 建筑改造分类
7 14栋楼室内新旧对比
8 改造后的众创办公空间
9 园区建筑改造设计布局
(3)新建类
采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设计方式,从建筑风格、肌理上进行协调处理。
时间和场所的特质在城安围船厂改造中并没有被消解、平面化,而是通过强化对比、场景再现、抽象提炼等手法,进行立体化、多层化的再加工,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衰退弃置的历史工业遗址得到再利用的机会。改造后的厂房在满足现有空间功能的基础上保留了历史元素,体现了现代技术与艺术对历史建筑的传承,以及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8]。
图片来源
1,2广州海鸿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
3,4设计团队自摄
5-8广州乔戈里摄影有限公司拍摄
9作者自绘
表格来源
1作者自绘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城安围船厂改造项目
业主:广州海鸿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建筑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郭颖、文健
设计团队:刘恒、许炯燊、刘进、林卓文、罗飞、杨随新、柳冰强、韦润忠、刘进、吴贵波、吕建设、彭汉林等
总建筑面积:42929m2
设计时间:2016.01
建成时间:2017.10
摄影:广州乔戈里摄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