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楷艳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盐城 224000)
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观众的“快餐式”的阅读方式,给新闻深度报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平台崛起,“流量密码”让媒体过度追逐“热点”,忽视了深度报道[1]。新闻深度报道具有展示新闻媒体专业性、提升新闻报道品质的重要作用,其对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融媒时代,新闻深度报道要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性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挥了重要的公众监督作用,其权威性在受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当前融媒时代到来后,各种新媒体平台众多,人们了解新闻的途径也变得更多,这对传统的电视新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受众而言,受过去习惯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更愿意相信报纸和电视所报道的新闻。因此,电视新闻所表达的观点、所展示的态度,对受众的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引导作用,电视新闻是我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同时,相对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而言,电视新闻虽然传播速度慢,但是受众广泛而固定,能够形成更大的传播影响力。融媒时代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社会新闻事件的深度解析和还原,能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新闻,形成具有权威性和较强传播力的价值引导。这是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或者其他类型的新闻传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融媒时代,新闻深度报道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形成更为广泛的新闻传播力。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代表着官方意见。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思辨性、深刻性、过程性等等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的新闻价值。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让电视新闻节目的这种特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形成了更大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新闻深度报道需要针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调查、还原、分析,能给观众展示更为深刻和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采用声、光、影等手法,带领受众挖掘事件的本质,形成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够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独有价值。
新闻媒体从成立之初就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是公众监督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在融媒时代,伴随各种新闻媒体的崛起,传统的电视新闻受众被瓜分。但是,信息化大潮千变万化,成千上万的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上快速滚动。受众要从中选择真实、准确、具有价值的新闻,难度进一步加大[3]。电视新闻报道,就是做了筛选的重点新闻,能够反映社会重要事件和问题,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更是如此。同时,新媒体新闻报道具有“广而不深”的特征,其限制了新闻应该发挥的价值,无法更好地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弥补了融媒时代新闻报道的这一缺陷。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强调走进群众,贴近生活。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百姓关心的问题,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矛盾,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促进问题的改进。这样,电视新闻媒体就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监督责任,担负为民为国的新闻报道责任,实现新闻报道的重要社会价值。
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由于种种原因,有被边缘化的危机。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视新闻受众变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深刻性和专业性,在融媒时代,这类新闻报道的受众越来越窄。
其次,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制作成本较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来说,深度报道需要进行调研、分析、设计等,制作的时间长,涉及的人员广,花费较高,这就导致深度报道的制作成本较高。
最后,受新时期融媒新闻的影响,深度报道的质量普遍下降。电视新闻为了与新媒体竞争,缩短了新闻制作的时间,进一步迎合年轻一代的阅读品味。这就导致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质量越来越差,受众进一步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电视台长期以来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内部运行形成了固有模式,内部人员具有固有思维。在融媒时代,这些内部制度的缺陷进一步显现,限制着新闻深度报道的展开。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深度报道缺乏积极性。作为事业单位,很多电视台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优越感”,导致他们在新闻采访中不主动[4]。
其次,电视台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电视台新闻深度报道在很多人眼中看来是一项“苦差事”,吃力不讨好。在缺乏有效激励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深度报道任务。
最后,电视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在于时政。当前,很多电视台更重视对时政的报道,而对民生方面的报道不重视。而深度报道的对象更多的是有关民生的新闻事件。
在当前融媒时代,传统媒体更加注重迎合观众的口味,新闻记者更加追寻潮流的脚步。因此,电视台会缩减深度报道的人员编制,部分记者也因为利益问题流向了其他部门,这就导致当前电视台新闻深度报道的专业人才较少。同时,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工作,需要记者有一定的见识,有吃苦的精神,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求编导人员也具有较高的设计策划能力等。这些都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电视台,能够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员较少。即便经过训练,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的新闻深度报道专业人才。因此,当前电视台缺乏具有深度报道能力的专业人才,直接影响着深度报道的质量和发展。
融媒时代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充分利用融媒带来的优势,让信息技术和短视频平台为深度报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5]。
首先,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创新深度报道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供了许多方便。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采用直播方式进行采访,能够提升报道的可信度;也可以在深度报道节目制作中采用分镜头形式,进行远距离的多方访谈等。这些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直接提升了深度报道的质量,降低了深度报道的成本。
其次,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打破传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限制。当前融媒时代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进一步传播深度报道的内容,形成节目的二次传播,让观众随时可看、有选择地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深度报道的受众群体。
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报道的深度和时效性。网络技术有其自身优势,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利用这些优势,形成自身特点。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同质化竞争的趋势。对于同一热点事件的报道平台和媒体开始变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条件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提升自身报道价值。
首先,增强报道的故事性。故事性能够使新闻报道对受众更具吸引力。新闻深度报道更是一个挖掘新闻事件的过程。记者和编导要对事件进行故事性设计和报道,对受众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其次,要抓住新闻报道的专业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光要讲故事,同时也是价值观传播,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深度报道中,不光要立足事件本身,同时也要跳出事件,进行广泛联系,看到本质,深入浅出地做好解读,保证读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对社会文明建设形成正向引导。
最后,要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融媒时代,电视台不光面临其他电视台的竞争,同时也受新媒体传播的挤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发展自身特色。
融媒时代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改变观念,创新思维,扬长避短,形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优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找准选题。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做得好,选好题是关键。在选题方面,深度报道要考虑社会价值,同时也要找准视角。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关注关系民生的社会矛盾。找准主题之后,也要做好策划,体现新闻的深度。这就要求记者进行现场调研,并根据情况做好策划调整,以详实的材料、多变的方式,灵动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内涵。
其次,要摆明态度。深度报道是讲故事,更是表明观点,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因此,深度报道要体现深度,在记者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专家访谈等形式进行态度补充。同时,也要做好观点的凝练,达到引导公众舆论、形成正面价值引导的目标。
最后,要善用新技术。记者要有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要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有效话题。也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用3D技术等还原事件,在保持深度报道严肃性的同时,可以适当采用网络词汇来吸引观众。总之,新闻深度报道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融媒时代深度报道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深度报道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电视台深度报道节目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人才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在电视台内部做好深度报道人才的选拔和培训。要建立内部的“传帮带”机制,从内部选拔优秀人才,由资历老的员工带教,形成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增加深度报道专业人才[6]。同时,要对现有的深度报道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为其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其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从其他新闻行业或者高校相关专业引进优秀的人才,为电视台新闻深度报道注入新鲜血液。
最后,要以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优秀人才流向深度报道部门。要重视深度报道部门的发展,加强日常的考核,做好奖优罚劣,形成内部的良好竞争。也可以考虑对高质量的深度报道节目进行一定的奖励,比如可以作为职称评比的参考,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这样就能激起深度报道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传统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融媒时代,面对新闻受众“快餐式”接受信息的特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更应解决现有问题,才能求得良好发展。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部门边缘化、内部制度有缺陷、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对此,相关主体可以从扩展深度报道的渠道、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报道质量、强化传统优势等方面努力,让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效应,服务于现代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