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城市意象的地理文化地图集内容表达设计

2023-01-15 08:13
北京测绘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图集图表意象

蒋 雪

(1.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 重庆 401147; 2.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147)

0 引言

地图集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用途所编排形成的地图集合体[1]。文献[2]认为,城市地图集是全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容市貌、生产生活等各类信息的综合体。目前,城市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一般采用两类模式:一类侧重详尽描述城市各类地理空间信息,另一类侧重描述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城市地图集大都采用其中一类模式或将二者相结合全面展现城市风貌[3-6],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三个方面[7]。城市地图集的这套研发模式是从提供丰富、全面、实用的城市信息的角度出发,是假设读者对该城市不熟悉、不具备任何认知前提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成果内容共性强但城市特色性、针对性不足,难以引起读者特别是本地读者的共鸣。

实际上,研发任何一本城市地图集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它的受众,而一本城市地图集最主要的读者群体无疑是生活在该城市的居民。居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本身就会形成实际的认知地图,其反映的是定性的、不精确的空间知识[8]。只有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对于该城市的感知、印象和理解,实质就是他们普遍认同的城市意象元素,并将其用于指导城市地图集的设计,才能研发出既能彰显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又能引起本地读者共鸣的地图集。由此,本文尝试打破城市地图集的固有设计模式,探索将重庆城市意象元素用于指导以城市地理文化为主题的《这里是重庆—每周一图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的设计研发。

1 重庆城市意象元素

城市意象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该城市的主观评价[9]。Lynch[10]认为城市意象就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能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其普遍由5类要素构成,即区域、边界、道路、节点和标志物。文献[11-12]分析了大量历史地图和文学作品,并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当前重庆的城市意象特征,认为当前重庆意象因子可分为山水格局、城市轮廓、节点、建筑、桥梁、街道和绿地公园。文献[13]研究了重庆的山水特色以及城市发展历程,又在Lynch的5大要素基础上细分到了8个因子,即山地与河流、重要路桥和交通节点、标志性建筑和公共绿地、广场与步行街、文化遗产与古迹。文本认为以上就是重庆居民所普遍认同的重庆城市意象元素,故将各类元素用于指导图集的设计。

2 地图集内容构建与表达设计

评价一本城市地图集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设计表达两方面来进行[6,14]。《图集》主要将重庆城市意象元素用于指导图集内容结构搭建与地图表达设计。

2.1 内容结构搭建

2.1.1图组结构搭建

重庆居民认同的城市意象元素可以概括为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两类。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地理是孕育社会人文的源头,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区域性,而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又创造了文化,最终自然与文化又归集于生活。自然、文化、生活有机联系的演变逻辑为城市地理文化地图集的设计指明了方向。由此,《图集》首先以“这里是重庆”作为开篇,提纲挈领阐述了重庆城市意象动态演变过程,从地域山水格局、城市空间脉络、重要路桥和交通节点、标志性建筑与景观,到重庆人刚柔相济的性格活力精神和以火锅为代表的多元文化、包容文化的人文精神,对整个重庆城市意象元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与提升。尔后,依照重庆城市意象元素演变的3个层次,《图集》从发生学角度层层递进编排了山水、文化、生活3大主题篇章。山水是基础,是自然的造化和物化的地理;文化是自然之上的人文,是人化的地理;生活是融山水、人文、气象于一体的最终归宿。根据重庆城市意象元素演变的3个层次具体特点,山水、文化、生活每个主题篇章又可继续分解出一系列相关子主题内容。

2.1.2图幅逻辑设置

重庆城市意象元素是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的共同作用下演变形成的。基于这一认知,《图集》以时空双视角的方式串联起城市地理文化脉络,采用了文献[15]提出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原则进行图幅逻辑设置,即分别对同一时间刻度下不同空间的城市意象元素以及不同时间刻度下同一空间的城市意象元素分别进行排列组织。其中,山水图组子图幅按照从宏观地形到微地貌的顺序编排,文化图组子图幅按照从有形到无形的顺序编排,生活图组子图幅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时令顺序编排,既遵循了事物间互相联系和作用的共时性,又遵循了事物在自然和历史进程中演化的历时性,将一座城市用地图语言解读汇编成一部图文并茂的重庆地理文化时空叙事书,共同解释一个作为山、水、城生命共同体的重庆。

2.1.3城市意象元素细化

重庆拥有世界罕见的平行岭谷、长江三峡、喀斯特等神奇造化,也有依山的建筑、立体的交通、蜿蜒的步道、长江激流中铿锵有力的川江号子……《图集》山水篇章将重庆山地与河流、城市轮廓等城市意象元素细化成了重庆的山、江河、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江心岛、山水地名6个子主题内容;文化篇章将重要路桥和交通节点、文化遗产与古迹、标志性建筑和公共绿地等城市意象元素细化成了重庆的历史大事、历代名人、巴渝十二景、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古渝城门、地方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民俗民风、老字号等26个子主题内容;生活篇章以传统节气为经,以市民生活为纬,将山水格局、城市轮廓、节点、桥梁、街道、建筑、绿地公园等城市意象元素与二十四节气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细化成了重庆人二十四时节更迭中相宜的时令活动子主题内容,如立夏·竹海、小满·高山草场、秋分·立体地图、寒露·步道、冬至· 温泉……映射出重庆城和重庆人古往今来的生活百态、社会风貌、历史变迁。

2.2 地图表达设计

2.2.1图面配置

《图集》反映的专题内容基本发生在全市域范围,且重庆城市意象元素之一的城市轮廓占图面近似于正方形,为充分利用版面,《图集》采用正方形大12开本,并引入图说的设计理念,一个展开页布局一个图说单元完整描述一个主题内容。考虑到读者视线一般从图幅左上方进入至右下方离开,且视觉中心一般处于偏上方的位置[16],《图集》除表示古巴渝十二景等涉及古代内容时采用“左图右书”的图面配置,其余展开页均按照今人的书写习惯和读图习惯,每幅主题展开页左上方为主题名,其下为文字解读和信息图表,右侧主要采用岛状图表示专题内容,即以“左书右图”进行编排呈现。“图”即地图,“书”即地图解读,一图对应一书,实现以文释图、以图解城,方便读者直观、深入认知重庆。《图集》图面配置设计整体注重逻辑性,保证文字解读、信息图表、专题地图内部和相互间逻辑清晰,同时保证视觉平衡,避免局部过密或过疏、过重或过轻,一个主题页面内部也尽量保持表现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协调统一。

2.2.2地图表达

(1)专题要素表达。地图表达可以分成规则式制图表达和自由式制图表达两种形式[17]。《图集》专题地图对同一表达内容以规则制图表达为主,主要采用定点符号法表示专题要素内容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内容采用手绘元素进行自由制图表达以避免图面呆板和阅读疲劳。《图集》专题要素表达思路是主要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利用重庆居民对重庆意象元素的共同认知和符号、色彩的文化隐喻来深化主题,先建立色彩与主题的联系以明确主色调,再决定配色和具体符号设计,力求充分启发读者联想起认知中的重庆城市意象元素。《图集》大量运用了手绘插图增强地图集的文化可读性,如以手绘图解析重庆30余种独特地名(坪、垭、沱、浩、碛、碚、滩等)对应的地貌成因(图1),以手绘长卷的方式展现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等。

图1 手绘重庆独特地名图(局部)

图2 手绘长卷(局部)

(2)底图要素表达。传统专题地图对底图的要求是满足地图最基本的定位功能,在图上普遍弱化表示,且底图内容详略与比例尺相关,同一比例尺底图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图集》作为地理文化地图集,山水格局和路桥交通等底图内容是重庆最重要的城市意象元素,底图绝不能太弱化且要素表达不能简单以比例尺为依据,而是主要考虑各类底图要素与该主题表达的相关性。如表示成因与重庆山水格局有关的内容时,《图集》基本都采用了地貌晕渲作为底图,在表现与地形强相关的峡谷分布时还创新性地将水墨山水绘画方法引入底图设计中,结合高精度DEM数据夸大复原城市的山水环境,比传统的地貌晕渲展示方式更加直观、立体(图3)。《图集》生活篇更是突破常规,以地图底图即专题的理念,将专题特色融入地图本身,设计了如层层叠叠的梯田、万里飘雪的赏雪等地图,增强读者的地理文化感知。

图3 峡谷分布图(局部)

2.2.3地图解读

作为一部以城市地理文化为主题的地图集,《图集》的地图解读需要从简单信息堆叠的说明文、叙述文向逻辑连贯的分析文、议论文转变,从发生学的观点探究事物内部成因和解读事物演化逻辑,使读者明白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因此,《图集》中大量运用了信息图表的表达方式(图4)。信息图表是在提炼、分析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简洁的图形和符号化语言直观高效地呈现枯燥、烦琐的文字和数据[18]。信息图表可分为逻辑结构型、图表解析型、时间序列型、空间分布型和关系流程型[19]。《图集》在文化篇章中采用关系流程型信息图表解读夏布织造技艺流程,用时间序列型信息图表解读重庆丹霞地貌的形成,用图表解析型信息图表解读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形地貌和河流缓冲区的关系,在生活篇章中采用空间分布型信息图表解读夏日适宜避暑地,采用逻辑结构型信息图表解读重庆温泉的地理成因……《图集》中信息图表的运用实践,也证实了文献[20]的研究结果,信息图表对时间、空间等抽象化现象的表达确实具有文字、图片等无法达到的优势和效果。此外,为了摆脱幅面的限制,地图解读还延展至与《图集》内容配套的“重庆地理地图”微信公众号,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更为详尽的内容解读、视频观看和互动交流,以支撑主题的完整知识表达,如对重庆传统音乐川江号子的解读,公众号就有对应的专题文章和科普视频。

(a)夏布织造技艺

(b)丹霞地貌的形成

(c)河流与非遗的关系

(d)适宜避暑区域

(e)温泉的成因图4 部分应用

3 结束语

目前,在城市地图集编制工作中,如何从提供翔实城市信息的制图人思维转变到提供有温度、有态度且符合本地居民城市感知、城市认知的地图集的读图人思维,值得全体制图人认真思考。本文就以《这里是重庆—每周一图地图集》为例,探讨将重庆城市意象元素融入地图集内容构建与表达设计中,以城市意象元素发生演变的逻辑顺序来搭建图组结构和设置图幅逻辑,让读者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清晰地认识到重庆自然和人文的发展脉络,又利用重庆居民对重庆意象元素的共同认知和符号、色彩的文化隐喻来深化主题,使得地图表达设计具有主题明确的心理色彩和地域文化特色,再辅以信息图表提升对城市地理文化的表达和知识的传递能力,尝试打造了一本具有完整思想体系和统一系统逻辑的以城市地理文化为主题的地图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转变城市地图集设计思路提供参考,但由于《图集》问世时间尚短且研究具有高度的地域性,目前仍缺少广泛而多样的用户反馈,下一步将在城市地理文化地图集设计的普适性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图集图表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世界抗疫图集
意象、形神
现场图集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动物打呵欠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