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包装产业发展研究

2023-01-15 08:48
四川冶金 2022年2期
关键词:十四五企业发展

吕 文

(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7)

包装产业作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型制造业,不仅保证了国内消费和出口商品的需求,而且充分满足了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服务消费等功能的扩展和强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契机建设制造强省,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要求包装产业在服务省委省政府战略、适应民生需求、建设制造强省、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针对四川省包装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产业发展路径和相关建议,以期盼在“十四五”期间显著提升包装产业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能力与贡献水平。

1 四川包装产业发展状况

1.1 基本概况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包装产业已建成涵盖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分为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大类别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竹木包装五大子行业。截至2020年底,我省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02家,全省包装产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964.65亿元(含原辅材料145.55亿元),同比增长4.6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3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排全国第6位。累计完成利润总额50.9亿元(全国610.38亿元,占8.34%),同比增长5.89%。累计进出口总额5.06亿美元。

其中,包装原辅材料完成累计主营收入145.55亿元,同比增长3.48%。包装机械制造完成累计主营收入14.31亿元,同比增长18.33%。纸和纸板容器制造完成累计主营收入311.29亿元,同比增长3.97%;塑料薄膜制造及塑料包装制品完成累计主营收入300.36亿元,同比增长5.48%;玻璃包装容器制造完成累计主营收入116.72亿元,同比增长1.13%;金属包装容器完成累计主营收入56.66亿元,同比增长-6.62%;竹木包装完成累计主营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8.83%;其它包装制品完成累计主营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1.53%。

1.2 产业优势

1.2.1 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四川省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二是能源优势。四川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8%,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具备打造低碳产业优势。三是生态优势。四川省处于长江上游,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大保护政策及要求,都支撑着四川省包装产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1.2.2 合理的空间布局

2020年,我国包装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0064.58亿元,同比增长-1.17%。已形成以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湾为重点区域的包装产业格局[2]。“十三五”期间,省内五大经济区积极开展包装协作配套,实现资源、产业有效对接和整合,建设形成了三大包装产业带:成德绵乐包装产业带发挥引领作用,到2020年,该区域包装销售收入突破642亿元,占全省的66.6%,该区域的纸制品包装业、塑料制品包装业、玻璃容器包装业、竹木包装业和包装印刷业聚集明显;川南包装产业带趋于成熟,到2020年,该区域包装销售收入突破197.8亿元,占全省的20.5%,打造了酒类包装、化工包装的产业集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包装产业带发展迅速,大力发展了竹木包装、重型纸箱包装、塑料软包装、包装印刷等产业门类,配套服务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食品、纺织、丝绸、建材等产业,到2020年,该区域包装销售收入突破95.79亿元,占全省的9.93%。

1.2.3 良好的产业基础

一是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四川省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包装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基本涵盖了纸包装(包括箱板纸、纸箱、纸盒、纸袋、纸筒、蜂窝纸板、纸罐、纸杯等)、塑料包装(包括塑料薄膜及复合保鲜袋、编织袋、瓶、箱、桶等塑料制品)、玻璃包装(包括玻璃瓶、玻璃罐)、金属包装(包括听、桶、罐、桶等)、竹木包装(包括层积材、竹木托盘、竹木箱等)、其他包装制品(包括陶瓷、棉麻、复合材料)等制品门类,也拥有包装原辅材料(瓦楞纸、箱板纸、粘合剂、油漆等)、包装机械设备等基础门类,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强链、延链和补链,产业门类进一步完善。二是各门类包装产业都具备一定规模。玻璃包装容器产量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纸包装、塑料包装制品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5、6位,竹木包装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和特色明显,特别是其中的层积材作为代木包装,广泛服务于装备制造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三是各门类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规上企业。塑料包装企业211家,纸包装企业178家,包装原辅材料企业71家,玻璃包装企业67家,金属包装企业44家,竹木包装企业13家,包装机械企业12家,其它包装制品企业6家。四川省2020年度18户包装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13户包装企业进入“2020年中国包装百强企业名单”。

1.2.4 产业集约式发展步伐加快

“十三五”以来,四川省包装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指向性集聚和经济联系集聚积极打造特色包装园区,积极推动产业集约式发展。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酒类包装加快发展,已入驻包装材料生产企业28家,成为国内首家涵盖从瓶盖、玻瓶、纸盒、铁盒、纸箱和标签等系列不同档次的包装特色集中区,现可满足50万吨酒类产品的配套包材需求。射洪市美丰工业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内江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园区先后打造包装产业特色园区,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形成了“产城互动、园城一体”的发展格局。省内包装大企业、大集团正积极开展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规划,引导同业间兼并和资产重组,实现产业多元化经营,加速产业聚集发展。

1.2.5 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明显

四川省包装行业面对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趋势,通过技术研发、重点科研等项目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包装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包装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新产品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以上,新产品和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40%以上,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的国际水平。“十三五”期间全省重点包装企业技术创新开发经费筹集额较“十二五”增长55.72%,省内33户包装企业与国内12所高校专业对接,探索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合作研究研发经费增势强劲,技术开发项目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增势明显,新产品投产保持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85个,总投资155.80亿元。其中,包装行业新开工项目41个,投资68.67亿元,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13个。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国家行业级包装研发中心4个(四川长虹包装印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品包装研发中心(绵阳)”、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塑胶酒包装技术研发中心”、永发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中国酒类包装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四川海瑞尔集团公司“中国特色农产品包装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5户。

1.3 产业不足

1.3.1 结构性问题突出

四川包装工业的二元结构现象较为突出,大量传统的包装产业与部分现代的包装产业并存,低水平加工包装业比重过高与高加工度包装产业成长不足并存,普通包装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包装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包装印刷和纸、塑料、金属、玻璃、竹木五大类包装制品产业发展较快,而包装机械设备、包装原辅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从企业组织结构上看,9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重复建设普遍,产能规模较小、档次低、生产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差,企业发展潜力受到制约,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1.3.2 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

四川省包装产业处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升级并存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自动化改造升级阶段,对信息化、数字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数字化的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真正用于业务应用的只有34%,只有7%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1%的中小企业实施了信息化管理。此外,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数字化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不到10%的企业派人参加相关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参加培训的只有8.9%。在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行业整体对信息化和智能制造缺少深度思考,付诸于行动的更是凤毛麟角。

1.3.3 产业集中度较低

缺乏具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包装企业集团。目前四川没有一家包装企业列入中国民企500强,没有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没有一家包装企业在证交所上市;省内排在前十位的包装企业市场主阵地都是省内市场,没有一家全国性区域产业制造基地,外协配套能力弱。各门类包装产业组织普遍习惯于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即使有协作,协作形式也是极为松散,尚不具备形成产业联盟的有效资本纽带,与华东、华南产业组织抱团发展模式有较大差异。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少,加上特色包装产业聚集数量少和规模小,市场极为分散,导致市场存在长期恶性竞争的内斗局面,削弱了对外的整体竞争力。

1.3.4 产业人才匮乏

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产业智能对产业各个层次的人才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省内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人才资源存量很少,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培训,包装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全省工业的平均水平,严重缺乏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从事产品创新和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懂得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运营的专业人才。

1.3.5 低碳绿色发展水平不高

四川省包装产业中的玻璃容器、包装用纸、塑料制品等加工都是高能耗并有一定污染的工业制造产业,需要企业做好产业中的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而这些领域的包装企业循环发展意识还显薄弱。包装制品和材料的二次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尤其是对废弃物的管理滞后,可利用的废旧纸、塑料等资源大量流失,对不可利用的塑料包装制品治理不力,包装制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

2 “十四五”四川省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2.1 影响包装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2.1.1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国际包装分工格局的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动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深化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基础,西方主要国家正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3]。未来一段时期,受疫情叠加经济、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产业链在长度、地理分布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将发生剧烈变化,对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带来重大影响:一是疫情后中国包装仍将坚决参与经济全球化;二是中国包装参与国际包装分工体系的基本方向将适当变化,纵向上缩短,横向上实现区域聚集;三是中国包装将顺应世界范围内产业链重构的趋势,重塑在国际包装新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1.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包装空间布局的变化

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外向型经济主导的产业布局需要调整、创新产业布局破碎化影响全球竞争力、区域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需要加快等挑战将深刻影响国内产业布局,我国产业布局也正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建构城市群,形成多中心链条化的空间发展格局: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四大核心城市群为顶点、相邻区域的连线为通道合围成的菱形结构,并在四个地理尺度上形成价值链战略思维[4]。通过国际循环,从全球获取包装产业发展所需的先进知识、市场、技术、装备和原材料,助力四大核心城市群包装产业的升级。通过国内循环,培育形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中国四大城市群包装产业提供了进入高端环节担任“链主”的机会和平台,将实现包装资源和要素的重新配置。

2.1.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下包装协同发展的变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内大循环的“爆发点”,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承载地,必然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包装产业分工协作[5]。包装产业协作也将从要素协作阶段迈入基于产业链的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多链融合发展分工协作阶段,这些新变化将会加速包装产业和其它产业的相互融合,加强产业链内部的协作,加快区域内包装产业布局调整,提升包装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有助于促进川渝两地包装产业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布局和促进两地包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1.4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产业转型的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掀起产业变革的浪潮,科技发展将更加以人为本,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成为科技创新的基本理念,绿色、健康、智能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6]。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包装上的广泛应用,将改变包装原有功能属性,赋予包装安全防护、防伪溯源、品牌营销等新功能,将持续不断地创造出绿色、低碳、个性化包装、智慧包装等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到传统包装制造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过程,将推动我国传统包装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促进包装产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制造流程和服务业业态,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包装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大幅提升传统包装产业发展能级和发展空间。

2.1.5 双碳政策背景下低碳绿色发展的变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包装产业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加上近年来过度包装、电商兴起后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影响加剧等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对包装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呼声愈加强烈。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对包装产业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更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紧迫要求,要求包装产业加强节能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降低能耗强度,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将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包装门类增速的同时,提升低耗能低排放包装门类的比重,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包装产业水平提升。

2.2 四川包装产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2.2.1 市场的机遇

包装产业作为配套型基础产业,服务于各行各业,社会对包装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还在持续提升。伴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形成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速推进,都将为四川省包装产业走出去引进来、产业配套延伸、产能转移和市场拓展提供重大机遇,为四川省包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包装市场。

2.2.2 重塑格局的机遇

国际包装分工格局的变化加速了包装产业区域性聚集,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四川省包装产业区域性聚集既带来政策红利,也带来资源、资金、信息、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重新集聚,实现四川省包装产业要素规模的扩大和高效配置,形成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要空间布局载体的区域均衡发展,围绕新的区域中心市场聚合包装资源,重塑包装竞争新格局。

2.2.3 跨越追赶的机遇

智能、绿色、安全正成为世界包装产业发展新方向。在新一轮产业竞争的赛道上,国际、国内各区域包装产业都还没形成绝对的领先优势。谁能率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这三方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能抢占价值链中高端,打造发展新优势,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改变包装产业现有竞争格局。这为四川省进入全国包装产业第一梯队、缩小与发达地区包装产业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2.3 四川包装产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2.3.1 竞争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度调整和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塑,发达国家正在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7]。我国包装工业发展正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重心放在培育超大国内市场上,外向型包装企业也调整策略转头向内,加剧了国内竞争。近年来,一大批重大包装产业项目转移到四川,也加剧了省内的竞争。省内包装产品结构性问题突出,行业长期存在同质化竞争。这些国内外的竞争加剧势头,对四川省能否巩固现有市场份额、抢占新的市场、改变市场竞争格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2.3.2 转型的挑战

四川省包装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包装企业,聚集在加工制造环节,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转型发展的理念还不是很强烈、转型发展方向不明确、转型发展措施不到位。近年四川省包装产业发展出现了需求降低、出口受阻、东部企业挤压、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又面临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之包装原材料上涨及波动过大,助推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客观上削弱了转型的动力。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等挑战的涌现,加之国家围绕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实施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四川省包装产业转型的难度。

2.3.3 创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对包装生产和供给的新要求,必然大幅提升科技型、绿色型、可循环型产品比例,建立并不断完善绿色、清洁、环保、循环的包装产业创新体系,降低资源依赖性,提高环境友好度,适应国家环保倒逼机制,消解国际竞争壁垒,这势必为我省包装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3 “十四五”四川包装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面对产业发展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产业竞争优势和发展不足,我们需要从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经济发展阶段、产业资源、产业政策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综合分析四川包装产业未来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优化结构、推进布局为方针,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施“三品战略”“两化融合”“绿色工程”为抓手,通过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并举、改造传统工艺和培育新兴工艺并举、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互联网相互融合并举,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加快推进包装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包装一体化市场,争创全国绿色包装产业策源地和引领区,努力成长为中国包装第四极。

针对产业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空间,应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目标。到2025年,全省包装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力争进入全国四强行列,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四川名牌产品30个,形成2家以上年产值上百亿、5家以上年产值上五十亿、20家以上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包装企业或集团,20家企业进入全国包装百强序列,高科技企业大幅增加,积极培育3个包装产业特色突出的省级特色园区。二是产业数字化目标。加快两化融合,大中型包装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超过80%,中小型包装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达到60%以上,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建成一批智能包装示范基地,建立智能包装管理体系,积极培育针对机电、电子、酒业等3类产品的“四川造”特色包装。三是产业节能减排目标。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包装示范园区,培育30家省级绿色包装示范企业,全省包装产业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在2020年基础上降低35%,行业VOCs排放比2020年减少40%,废水排放减少45%,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率实现85%以上,初步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四是产业创新目标。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动集成创新、协调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全省包装产业龙头、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部分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标准建设,深入开展包装基础标准、专业标准及产品标准的研究,新产品和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到65%以上。

要实现以上目标,确立中国包装第四极的地位,需要从以下路径实施。

3.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紧紧围绕发展转型,依靠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大力推进包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新产品、培育包装新业态、创新经营模式,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和主导产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品结构。二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企业资源,提升行业利润,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并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和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主导产品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在依托我省五大经济区基础上,重点推进成德绵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包装产业带,川南酒类、防伪包装产业带,川东北化工包装产业带和川西特色农产品包装产业带快速发展,形成集约集成化生产模式。四是引导产业承接双方保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理念积极有序地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包装产业绿色转型示范,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3.2 加强跨界融合、提升科技水平

一是要包装产业主动突破传统产业的边界及产业运行同质化的制约,按照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的要求,积极整合汇聚资源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融合物联、文创、旅游等产业助推包装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变,逐步提升包装制品的价值。二是要加强包装产业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等环节信息化嵌入程度,大力发展基于云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服务型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提升包装产业消费需求动态感知水平。持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RFID传感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在包装产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印刷包装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将服务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三是要建立包装创新体系,大力创新包装科技投入、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链补缺强链延链环节,鼓励包装企业参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加大投资力度,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

3.3 建设产业集群、增强竞争能力

立足全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5+1”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包装配套,新建一批特色包装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强包装产业园区,强化经济开发区包装产业配套,实行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形成融科教、研发、检测、制造、贸易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包装产业中心,以此辐射和带动全省包装行业新一轮的发展,为构筑经济强省建设核心引领力量。加大对外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进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健全包装标准制定、认证、材料、装备等全产业链条。同时,通过供需见面会、银企对接会、包装产业论坛等推动产业形态由“小产业”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4 实施“三品”工程,改善供给质量

一是增品种。广泛开展包装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包装配套对接工作,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依托本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工艺特色,结合四川茶、酒、农产品产业,积极开展包装物个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促进产业与创意相结合,低端和中高端产品相协调,文化与特色相融合的个性化发展道路,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互融合,引导企业树立良好企业文化,提升包装文化附加值。二是提品质。支持科研院所、行业机构和包装企业围绕包装产业全过程,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完善标准推广应用机制,增强企业标准化意识。提升包装质量,强化安全监管,建全区域监管和分类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过度包装行为。三是创品牌。加强包装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围绕研发创新、创意设计、生产制造、质量安全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定位。坚持市场为主导,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四川独特资源特征,打造“四川造”包装。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化品牌管理人才和经营理念,支持行业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包装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形成一批省内具有绝对优势、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世界具有竞争优势的包装品牌企业。

3.5 注重发展重点,密切供需关系

一是注重发展包装防伪技术。重点发展易识别、低成本、难仿制的电子信息型、生物型等综合防伪技术,有效遏制商品假冒伪劣、串货等违法行为。鼓励并支持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包装防伪材料、工艺、方法和设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注重发展包装防护技术。鼓励创新防护结构与工艺,优化包装防护方案。大力发展跟踪和预警商品储运环境变化的包装技术,构建重要工业品包装储运安全实时监控网络平台。优先发展战备物资、易燃易爆及有毒产品包装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军品、危险品和有毒产品的包装安全防护性能。重点发展气相防锈、防震缓冲、表面处理等技术,减少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泄漏、腐蚀等现象的发生,增强包装防护可靠性,实现商品保值增效。三是注重发展包装防变质技术。支持开发食品、药品、果蔬保鲜保质新技术。重点研发安全活性包装技术尤其是活性剂可控释放技术,有效延长产品货架寿命。将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大力研究和开发高阻隔等功能性材料与技术,重点提升包装产品的防潮、防霉、抗菌、抗氧化、阻光等性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

3.6 构建绿色体系,筑牢绿色优势

坚持走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包装业发展之路,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设计引领、绿色制造、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绿色消费“五大工程”,全面构建绿色包装产业体系,打造全国低碳绿色包装产业策源地和示范区。鼓励包装企业绿色认证,建立健全企业绿色信用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开展绿色等级评价,促进绿色信用产品推广应用。着力推进简约化、减量化、循环化和精细化包装设计,加强绿色包装材料、装备、工艺、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包装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绿色包装制造与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办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包装废弃物的治理模式,构建闭环发展的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3.7 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升级步伐

推进包装产业“两化融合”,发展壮大新兴包装业态,打造产业新增长点。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基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品牌推广等全流程的信息集成系统,面向制造执行、自动检测、动态管理、营销推广的集成应用,建设包装工业大数据平台,提升企业及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包装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包装产业中的应用,提升包装产业装备制造水平。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优化信息资源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四川省包装产业转型发展。

4 四川省包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体系

应加强国家层面包装法律法规制修订的研究,完善地方包装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进一步深入到食品包装、药品包装、运输包装、电商包装等多个分类中,细化到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标识管理、进出境检疫、物流运输等诸多环节中,扩展到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智能包装、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链条中,将推进“包装强省”战略和构建智能化、安全化、绿色化包装产业体系纳入全省重大战略部署中,建立起全行业间深度联动的法律法规和包装产业政策体系。

4.2 注重规划引导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间的高度融合,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包装在保障生产型服务属性基础上,又需要满足外卖、快递等新崛起的生活型服务的需求,四川省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结合全省各地区包装功能定位研究,编制行业五年发展规划,监督执行行规行约,稳妥有序推动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四川省应与重庆市围绕共同打造制造业集群确定包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和规划,共同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包装产业一体化发展。

4.3 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采取措施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扩大内需,深化包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融资促进、财税支持、创新发展、服务保障一体化推进,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包装产业节能环保、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研发等示范基地和企业支持力度。二是积极培育优质市场主体。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选取一批存量优势企业和“专、 精、 特、 新” 中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继续壮大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 推进兼并重组、 加强产业链整合、 强化资本运作等提升综合竞争力。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 成立包装产业联盟, 集结包装生产、 原材料、机械设备、流通和用户企业, 共谋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 遏制市场上由于供大于求和同质化严重出现的竞相压价、杀价等恶性竞争现象, 推动生产方式转变、 供给结构优化、 过剩产能化解。

4.4 完善包装管理体系

从质量安全、市场秩序、 技术标准、 信用体系等方面完善包装管理实施体系。 加强行业统计分析和监管, 建立包装产业调查机制, 推进信息采集和分析智能化。加大对食品、 药品、 农产品包装等民生产品风险监测和质量检查力度。加强包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大对扰乱包装行业秩序、 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推动包装企业绿色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探索利用数字化建立便捷、 高效的包装生产、 经营、 流通监管体系。

4.5 加快人才培养

加快包装产业 “专家库” 建设, 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 完善包装工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支持行业组织开展技术、管理等方面培训, 大力培养高层次包装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启动包装产业人才振兴计划, 加大行业人才培养选拔力度, 重点抓好新材料、 新工艺、 高端装备等技术研发及检验检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创新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 院所、 企业建设包装产业实训基地, 鼓励科研人员按相关规定和要求, 参与或主持企业科研活动。

4.6 加强舆论引导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包装行业组织要积极开展绿色包装和适度包装宣传教育,融合媒体、电商、企业等各方资源,加强绿色包装相关标准、政策等宣传和培训,引导消费者关注包装安全,重视包装回收,强化企业法制意识、自律意识和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表彰宣传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十四五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