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农业多功能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2023-01-14 04:39罗昆燕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旅游指标

罗昆燕,丁 莉,李 松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言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1]。现代农业注重农业的多功能开发[2],强调发掘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3],认为发展多功能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4,5],使多功能农业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1988 年欧盟在《乡村社会的未来》中首次使用了多功能农业这个术语,在同期的日本“稻米文化”中也有提及[6]。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正式采用了农业多功能性的提法[7],指出农业不仅能够提供食品和纤维等主要经济品,还能提供大量具有多种用途与功能的非经济品[8]。学界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经历了简单的两功能论[9,10]、三功能论[11]、四功能论[12],到较为复杂的六功能论[13,14],普遍认为农业与许多经济活动一样可产生多种产出[15-17],对农业功能的关注也由最初仅关注农业的物质产品功能,到认为除传统的食物生产功能外,农业功能还包括食物安全保障、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非物质生产功能。并认为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多效用性,本质上来源于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不仅有利于拓宽农业新领域、形成新产业,更有利于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8]。特别是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山区,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已成为农民寻求农业活动多样化和拓展收入渠道的重要手段[19]。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是对农业多维功能的综合度量,是农业多功能开发的基础。学界对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21]、区域 差 异 分 析[22-24]、时 空 变 化 特 征[25,26]、产 业 融合[27]及发展对策分析[28,29]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主导方向与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市场需求变化等密切相关,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区域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策略均有不同[30]。不同区域的农业多维功能有主次之分,并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而不断更替、演化,只有厘清特定区域农业多维功能发展的条件及要求,才能寻求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路径。黔西南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发达的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在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及发展路径选择上均有其特殊性,开展农业多功能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对揭示这一特殊环境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反映各地农业的优势功能及组合情况、寻求差别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全州国土面积1.68 万km2,常住人口301.65 万人,人口密度221 人?km2,州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 个民族。黔西南州是农业大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从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维度来看:①农产品的供给功能方面。2020 年黔西南州粮食总产量为81.65 万t,比上年增长0.2%。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园林水果产量分别为229.12 万t、10.80 万t、12.76 万t、1.03 万t、35.98 万t,比2019 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7%、45.8%、35.9%、9.0%、7.2%。②经济发展功能方面。2020 年黔西南州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9.35 亿元,较上年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高0.6 个百分点。③社会保障功能方面。2020 年黔西南州人均耕地面积为0.12hm2,乡村从业人员为171.94 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59.05%。④生态服务功能方面。2020 年农药使用量为921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 751t,森林覆盖率为61.2%。总体上看,黔西南州农业正处于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产品供给功能在结构上有较大变化,旅游、休闲文化功能是近年发展的重点方向。

1.2 指标体系构建

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及数据可得性,结合黔西南州农业资源及自然禀赋条件,分别从农产品供给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4个维度选取了18 项指标,构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农产品供给功能主要从粮食供给能力及农业生产本底条件层面选择指标,粮食供给能力选取粮食单产及人均粮食占有量2 项指标进行表征,自然本底条件选取垦殖指数及25°以上土地面积比重2 项指标进行表征。社会保障功能主要从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及增加就业收入等层面选择指标,选取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比重等5 项指标进行表征。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从环境质量和生态基底层面选取指标,环境质量选取地膜施用强度和农药施用强度2 项负向指标表征,生态基底层面选取草地面积比重、水域面积比重及森林覆盖率3项指标进行表征。休闲旅游功能主要从本地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及外来游客消费层面选取评价指标,本地居民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与城镇居民数量、收入水平及交通通达度有关,因此选取城镇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比重3 项指标进行表征,外来游客消费选取区域旅游收入指标进行表征。以构建的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黔西南州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表1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Agricultural multi- fun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1.3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极值法对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去量纲化处理。将指标数值全部转化为0—1 的区间内,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为使数据处理有意义,将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全部平移1 个最小单位值,以满足运算要求。计算公式为:

式中:Xij为第i 个地区第j 项指标的标准值;Xmax为第j 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j 项指标的最小值;n 为指标总数。

其次,依据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是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第i 个地区第j 项指标的特征比重或贡献度,再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及差异性系数,以此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31]:

式中:pij第i 个地区第j 项指标的特征比重或贡献度;ej为第j 项指标的熵值;n 为地区数;gi为差异性系数;Wj为第i 个地区第j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各功能的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Ai为第i 个地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综合得分;pij为第i 个地区第j 项指标的特征比重或贡献度;Wij为第i 个维度功能下第j 项指标的权重。

空间差异诊断模型:通过同一时期农业功能系数的空间差异反应黔西南州农业多功能性的空间分异特征[26]。计算公式为:

式中:VAPFi为第i 个地区农业多功能的横向比较系数,VAPFi介于0—1 之间,表示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空间均衡程度。

1.4 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自2020 年《黔西南州统计年鉴》及各县市2020 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土地数据来自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统计公报。

2 结果及分析

2.1 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根据公式(1)—(7)计算各指标的特征值、熵值、差异系数、权重及综合得分,结果如表2、表3 所示。从表2 可见,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层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其权重分别为0.3286、0.2855、0.2603 和0.1254,说明黔西南州农业四维功能中最高的是休闲旅游功能,最低的是农产品供给功能,这与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但生态环境质量好,休闲旅游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相吻合。从表3 可见,指标层权重排序位于前列的有城镇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森林覆盖率、旅游收入等指标,说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农业多功能发展的影响较为重要。黔西南州8 个县市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综合得分排序为:兴义市>册亨县>安龙县>兴仁市>贞丰县>晴隆县>普安县>望谟县。其中,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得分最高,其余县市总体差别不大,说明全州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兴义市,并以兴义市为核心呈“单中心”发展格局,中心区域兴义市的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是边缘地区的2—3 倍。

表2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各指标权重Table 2 Index weight of agricultural multi- function

表3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结果Table 3 Evaluation results of agricultural multi- function

2.2 农业四维功能发展水平分析

从表4 可见,黔西南州农业四维功能中农产品供给功能的综合得分最低,平均得分为1.57%,对农业综合性功能的贡献率也最低,平均贡献率为13.99%。农产品供给功能分值排前三的地区分别是普安县、安龙县和兴仁市,但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普安县人口少,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安龙县坝子多,耕作条件好,粮食单产高;兴仁市境内陡坡耕地占比较小,垦殖指数大,提升了农产品供给能力。

表4 农业四维功能得分及排序Table 4 Score and ranking of four- dimensionalfunctional indexes

社会保障功能平均得分为3.57%,平均贡献率为30.67%,在农业四维功能中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社会保障功能分值排前三的分别是册亨县、普安县和兴仁市,前两个县地处偏远山区,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劳动力占比大,加上耕地面积广,农业人口总数少,在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耕地经营面积占有一定优势,农业在为劳动力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兴仁市境内人均耕地经营面积为0.24hm2,位列全州第二,且境内薏仁米、油菜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现已形成薏仁米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薏仁米贸易区,对提升农民的收入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生态服务功能平均得分为3.25%,平均贡献率为29.21%,在四维功能中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二位。生态服务功能分值排前三的分别是望谟县、册亨县和晴隆县,前两个县远离中心区域,山地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分别为70.53%和72.37%,分别位列全州第一和第二,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最大。晴隆县境内草地和水域面积大,生态环境好,传统农业生产污染少。如其草地和水域面积占比分别为6.23%和2.49%,位列全州第一和第二,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休闲旅游功能平均得分为4.11%,平均贡献率为26.13%,在四维功能中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三位。休闲旅游功能分值排前三的分别是兴义市、贞丰县和安龙县。兴义市是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64.18%,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358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休闲旅游需求大,休闲旅游对农业综合功能贡献最大,贡献率达68.98%。贞丰县和安龙县离中心区域兴义市较近,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城镇人口占比分别为40.01%和44.39%,农业休闲功能得到了较好开发,对农业综合功能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6.31%和34.61%。

3 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

3.1 农业综合功能呈“三级阶梯”分布

根据公式(8)计算黔西南州各地区农业多功性能横向比较系数(表5),将农业综合性功能横向比较系数分为核心区(VAPFi≥0.6)、发展区(0.6 >VAPFi>0.4)和边缘区(VAPFi≤0.4)3 级。从图1可见,农业综合性功能横向比较系数在空间上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向东依次为核心区、发展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包括兴义市,发展区包括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和册亨县,边缘区包括望谟县。其中,核心区农业多功能性综合分值最高,是均值的2 倍以上,成为黔西南州农业多功能发展的增长极,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尤其是休闲旅游功能发展最为充分。发展区位于核心区东侧,农业多功能性综合分值在均值附近波动,其农业四维功能综合得分的空间差异明显(图2),各有优势。边缘区离核心区位置最远,综合分值仅为均值的0.7倍,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不足、发展水平最低。

表5 农业多功能横向比较系数Table 5 Horizontal Comparison Coefficient of agricultural multi- function

图1 农业综合功能横向比较系数空间分布Figure 1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Horizontal Comparison Coefficient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function

3.2 农业四维功能空间差异

由图2、表6 可知,黔西南州农业四维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其中,核心区兴义市的休闲旅游功能的分值在农业四维功能中占68.98%,是休闲旅游功能优势区;边缘区望谟县的生态服务功能分值在农业四维功能中占61.05%,是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发展区中部的兴仁市、安龙县和贞丰县休农业四维功能分值结构分别为4 ∶9 ∶3 ∶8、4 ∶6 ∶6 ∶9、5 ∶4 ∶7 ∶8,说明这些区域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具有主导优势,但农业的农产品供给、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优势也非常明显,是农业功能多样性明显的区域。普安、晴隆、册亨3 个边缘县休闲旅游功能分值占比最低,分别为12.76%、3.74%和4.43%,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值占比较高,两者占比之和在64%以上,因此,该区是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

图2 黔西南州各地区农业主导功能Figure 2 Leading function of agriculture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表6 黔西南州各县市农业四维功能结构Table 6 Four- dimensional function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3.3 农业多功能性格局形成机制

综上所述,黔西南州核心区、发展区和边缘区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和特点映射了农业多功能性整体的时空演变过程。其中,边缘区是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最滞后的区域,处于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最初阶段,依赖农业物质生产功能维持低水平发展。受喀斯特山区自然背景条件限制,该区农产品生产能力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优势。发展区是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该区农业对单一物质生产功能的依路径赖被打破,农业的非物质生产功能如休闲旅游功能得到了较好拓展,呈现出传统物质生产功能与现代非物质生产功能并重的发展态势。在发展区内,尤以中部的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综合发展条件最好,喀斯特平坝数量多,交通便利,离核心区直线距离近,城镇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该区将特色农作物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农业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等结合起来,有效实现了农户收入渠道的拓展和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核心区是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农业对非物质产品功能的依赖取代了对物质产品的依赖,转而以休闲旅游等功能拓展为主。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和功能拓展方向与区域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其演变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演变程度越高,对物质生产功能的依赖越弱,非物质生产功能的拓展越全面。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结合黔西南州农业资源及自然禀赋条件,从农产品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与休闲旅游四个维度构建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单位,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了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并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探索。主要结论如下:①黔西南州农业四维功能中最重要的是休闲旅游功能,最弱的是农产品供给功能。无论是指标层还是功能层均显示与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相关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占据优势。②黔西南州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以兴义市为核心形成“单中心”发展格局。农业四维功能综合性评价得分最高的是休闲旅游功能,最低的是农产品供给功能,但对农业综合功能贡献率最大的仍然是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说明虽然近年来部分地区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除兴义市外其余地区的农业仍围绕“农产品生产+社会保障”维度开发,非食品生产维度的功能拓展严重不足,农业多功能性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③农业综合性功能在空间上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向东依次为核心区、发展区和边缘区。核心区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边缘区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导,分别代表区域内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最高和最低水平,农业均呈现单一功能占主导的特点。而位于发展区中部的兴仁市、安龙县和贞丰县,农业逐渐显现出功能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说明该区正处于农业功能重塑和农业功能转型发展的过渡阶段。④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受区域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初级阶段农业对物质生产功能的依赖大,发展阶段农业物质生产功能与非物质生产功能并重,后发展阶段农业对物质生产功能的依赖被非物质生产功能取代,所处演变阶段越高,农业对物质生产功能的依赖越弱,非物质生产功能的拓展越全面。

4.2 建议

综上,黔西南州应遵循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农产品供给与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不断拓展休闲旅游功能的发展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核心区应立足新时期城镇居民休闲旅游与消费需求变化,将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与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有效衔接起来,推动农业多功能的深度拓展。边缘区可立足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及气候资源优势,将农业景观建设、生态种养殖业与生态资源保护业融为一体,不断发展农业的非物质生产功能,增加农业活动多样性。发展区农业功能多样化发展特征最为明显,也显示了喀斯特山区农业多功能拓展路径多样化的现实可行性。发展区内具有农产品供给优势的坝区后可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区域,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寻求农业功能重塑与农业功能转型的山地农旅融合模式,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旅游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旅游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