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燕 王振宏(通讯作者)
(1.哈尔滨市第二医院,2.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外伤所致,交通致死患者中所占比率可高达42%。传统的骨盆内固定术,为了清晰地显露手术视野,需要广泛地剥离软组织,易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增加感染的发生。目前,越来越重视经皮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既能获得生物力学的稳定,又能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在术中能否获得准确X 线影像,从而帮助手术机器人获得准确定位,并且判断导针和空心钉是否在正确位置,已经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机器人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中,传统C 型臂投照方法不能正确完整显示髋臼前柱。为此,我院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两种投照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11 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机器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
1.2 方法 C 型臂X 线机采用德国奇目ZIEHM,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患者术中固定于MEDILAND 骨科台。患者仰卧于手术牵引床上,C 型臂X 线机置患者健侧,尽量使患侧靠近床边,增大C 型臂X 线机旋转角度,上肢固定避免影响C型臂X 线机。C 型臂X 线机影像增强器在上,射线发射端在下,术中配带无菌套。手术全程共进行四组C型臂投照,第一组在机器人导航定位前,提供原始照片进行规划。第二组观察导针是否在预定进针处,第三组空心钉是否在正确位置,第四组手术完毕进行验证。第一、二、三组均进行骨盆入口位、出口斜位投照,第四组在以上两种投照基础上再增加骨盆正位。投照方法:骨盆入口位(头侧倾斜25°~35°),投照时患者仰卧位影像增强器在上,X 线管球在下,影像增强器向头侧倾斜25°~35°,中心线沿闭孔设入,影像清晰可见耻骨、坐骨、髋臼闭孔居中;骨盆出口斜位(足侧倾斜30°~35°,患侧倾斜20°~25°)影像增强器在上,X 线管球在下,影像增强器先向足侧倾斜30°~35°,再向患侧倾斜20°~25°,清晰可见耻骨上肢、髋臼闭孔居中。
传统的骨盆正位、骨盆入口位、骨盆出口位、髋关节闭孔斜位投照方法,均不能正确完整地显示髋臼前柱。采取骨盆入口位(头侧倾斜25°~35°),出口斜位(足侧倾斜30°~35°,患侧倾斜20°~25°)符合要求,能正确完整地显示髋臼前柱。见表1、表2
表1 骨盆入口位倾斜角度
表2 出口斜位倾斜角度
3.1 传统观察髋臼前柱的投照方法包括:骨盆正位、骨盆入口位、骨盆出口位、髋关节斜位。其中:骨盆入口位,患者仰卧位,管球在上,向头侧倾斜45°,中心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5CM 处;骨盆出口位,患者仰卧位,管球在上,向足侧倾斜45°,中心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5cm 处。经过术中实验,以上四种投照方法受患者体位、手术室无菌要求和手术机器人导航要求影响,均不能正确完整的显示髋臼前柱。
3.2 为在术中获得准确X 线影像,从而帮助手术机器人获得准确定位,并且判断内固定物是否在正确位置,我院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规划出两种投照方法:骨盆入口位(头侧倾斜25°~35°),出口斜位(足侧倾斜30°~35°,患侧倾斜20°~25°),收到满意效果,能正确完整地显示髋臼前柱。
3.3 采用此方法投照时,患者必须置于骨科牵引台上,这是此种投照方法的基础,C 型臂可由患肢下端旋入,患侧内旋角度不可过大,如过大患者身体未呈水平放置,影响投照。C 型臂X 线机置患者健侧,患侧留给导航手术机器人。
3.4 此种投照方法易于掌握,操作简单,使得C 型臂髋臼前柱骨折中投照体位标准化、程式化,缩短投照操作时间,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