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莎
(兴化市人民医院CT/MR 室,江苏 兴化 225700)
MRI 作为影像学检查中较为精准的诊断方式,可通过电磁信号对患者肝脏内病灶的具体状况进行构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1]。此外,CT 扫描也是影像学检查中比较常用的方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CT 与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是临床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肝血管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CT 检查与MRI 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5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认为肝血管瘤的14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 例,女11 例;年龄45~71 岁,平均(56.73±4.25)岁;单发病灶者11 例,多发病灶者3 例;无明显症状者8 例,触及上腹部包块3 例,右上腹隐痛、胃部不适者3 例。选择15 例经过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 例,女1 例;年龄60~76 岁,平均(67.73±4.37)岁。
1.2 方法
1.2.1 CT 检查 采用64 排GE 与320 层东芝螺旋CT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4h 需保持空腹,选取仰卧位,采取常规的CT 平扫,对患者肝实质、病灶位置、形态与密度进行观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80~100mL,注射速度为2~3ml/s。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20~30s、50~60s、85~90s。若扫描中发现瘤体为疑似肝血管瘤,则采用延长延迟期,延迟扫描时间至120~180s,以0.625mm 薄层图像行三维重建。东芝320 层CT 动脉期使用的主动脉触发技术以保证获取最佳动脉期观测图像,观察瘤体有无异常肝动脉供血。门脉期注重观察门脉血管流入的动力学图像。延迟期可根据造影剂填充速度设定充分的延迟时间,利于观察病灶强化特点。三维重建分析有助于观察瘤体的整体貌[2]。
1.2.2 MRI 检查 采用西门子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检查。检查前4h 为空腹,取仰卧位,两臂交叉抱头,采用体线圈,进行呼吸训练。按照常规序列TIWI 同反相位、T2WI、T2WI-FS、DWI 及动态增强扫描等方式对患者的病灶、形态与信号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扫描参数设置:T1WI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160ms/2.38ms,T2WI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2970ms/90ms,自旋回波序列1500ms/74ms DWI,b50/800(双B 值)。视野380mm,矩阵256×256,信号采集次数2~3 次,扫描层厚6mm,层距6mm。增强使用钆喷酸葡胺对比剂15mL,注射速度为2ml/s,延迟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s,门脉期65s,延迟期180s。
1.3 观察指标 对14 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 增强扫描特异性表现、MRI 检查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分析CT、MRI 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同时,分析肝血管瘤与肝癌的ADC 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用n(%)、()表示,用χ2和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CT 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表现14 例肝血管瘤患者经CT 检查,共检出9 例,诊断准确率64.28%(9/14)。CT 检查影像学特征表现:血管瘤病灶有清晰边界,CT 平扫肿块呈圆形、类圆形,部分可见浅分叶,肿块密度呈和血管类似的较均匀稍低密度,但较大的病灶(>4cm)可出现不均匀的低密度[3]。CT 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断续弧线状或间断结节状的强化,强化程度类似同层的腹主动脉,间断性的强化特征有助于与肝癌鉴别诊断,注射对比剂20~30s 后时间密度曲线呈现为典型的快进慢出的特征性表现,随时间的延迟,增强扫描范围扩大至病灶中央。但较小的血管瘤(<2cm)CT 增强常表现为动脉期瘤体快速且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有消退现象。两例病灶的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仅门脉期出现边缘轻度淡片状的不规则强化,强化轻微向心性填充趋势,但延迟10min 后造影剂仍不能填充整个病灶。一例病灶出现动脉-门静脉路径分流,表现为动脉期病灶毗邻的肝实质出现楔形较均匀强化的高密度影[4]。
2.2 MRI 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表现 观察14 例血管瘤患者的MRI 检查结果,共检出13 例,检出率92.86%(13/14)。MRI 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表现:病灶边缘清晰,T1WI 为稍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其中以T2WI多回波技术观察为主导,瘤体的信号强度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瘤体呈典型的“灯泡征”,DWI 瘤体一般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b 值有关,b 值越高,信号强度越低,但观察到2 例病灶在高b 值图像上存留高信号,考虑为T2 穿透效应所致。MR 动态增强扫描,可动态区分血管瘤在肝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瘤体内结构改变显示更为直观,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边缘断续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呈缓慢的向心性造影剂扩充。较小的血管瘤(<2cm)T2WI 呈均匀的高信号表现,一般呈T1WI 低信号,但在肝脂肪变性的病例中瘤体出现T1WI 高信号,是由于瘤体周围脂肪浸润所致,小的血管瘤MR 动态增强常表现为瘤体出现闪充现象,即瘤体均匀强化并与主动脉各期增强表现一致。当血管瘤直径>4cm 时,由于瘤体内部血栓形成或囊变坏死导致非特异性的影像表现,表现T2WI 高信号的瘤体中央出现瘢痕状的低信号区,动态增强强化慢且中央不完全填充。
2.3 肝血管瘤患者MRI、CT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 CT 检查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64.29%,MRI 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92.86%,MRI 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比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P<0.05)。见表1
表1 CT、MRI 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观察(n,%)
2.4 肝血管瘤与肝癌患者的ADC 值观察 分析肝癌患者与肝血管瘤患者的ADC 值,结果显示肝血管瘤患者的ADC 值高于肝癌患者(P<0.05)。见表2
表2 肝癌、肝血管瘤病理结果与ADC 值观察
本研究中,MRI 检查肝血管瘤准确率(92.86%,13/14)明显比CT 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64.29%,9/14)高,肝血管瘤ADC 值也高于肝癌患者(P<0.05),结果说明MRI 检查肝血管瘤的诊断效能优于CT 检查,且肝血管瘤与肝癌存在一定的差异。典型的肝血管瘤在MRI 检查中影像学特异性表现相对CT 更为明显,能进行精准判断。肝血管瘤的组织学亚型如毛细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等,因具有病理特征上相似性,常表现为类似的影像学表现。肝血管瘤采用MRI扫描时,可对血管瘤的瘤体内部结构进行反映,使得诊断可信度提高。T2WI 血管瘤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不断增高,DWI 信号血管瘤随b 值变化而信号强度不同。对瘤体ADC 平均数值的测量用于鉴别肝血管瘤及肝癌有量化指标的前景意义,MR 动态增强技术有助于观察瘤体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由于CT 扫描作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观察病灶通过X 线束的射线对比度,射线的衰减信号与组织的紧密程度相关。因此,肝血管瘤患者进行CT 检查时,平扫见肝实质内非囊性的类圆形稍低病灶,边界清晰。增强CT 扫描时,典型的肝血管瘤呈“快进慢出”的由周边向中心强化扩展。而非典型肝血管瘤强化方式多样且复杂,部分瘤体强化表现与肝脏恶性肿瘤有相似之处。由于CT 仅能从病灶的外观、密度及强化特点进行诊断,且强化方式受瘤体内部结构影响,所以CT检查对不典型强化的血管瘤诊断与鉴别变得比较困难。MRI 检查通过磁共振扫描的方式,能精准获取肝脏病灶影像学信号,可为临床提供清晰的病灶图像和更为全面的影像学资料。同时,肝血管瘤采取MRI 检查特征性比较明显,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诊与漏诊发生的风险性。在非对比剂检查方面,MRI 平扫检查因其多参数成像的优势,对血管瘤的检测与鉴别能力明显优于CT 平扫检查。对于超声检查中不易诊断的直径<2cm 的血管瘤,特别是高血流动力学的小血管瘤,MRI 诊断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且影像学表现为T2WI 图像均匀高信号,强化特点为快速强化闪充型成为可靠的诊断依据。肝血管瘤主要是由大小形态不同的血窦所构成,而血窦的构成又与纤维组织中未完全间隔产生的海绵状结构存在关联。肿瘤内部不存在或有少数正常的肝细胞成分,且血管分支较多,形成血窦等结构,在进行CT 非对比剂检查时,易出现低密度特征,但仅凭CT 平扫影像表现又难以区分肝血管瘤及其他肝肿瘤,还需做进一步造影分析,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而MRI 非对比剂检查可更好地获取肝内病灶的影像学详细资料,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更高的有效性,鉴别诊断的价值也更高。MRI 技术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为临床确诊和后续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支持,提出最佳的随访建议,减轻患者负担。因此,MRI 检查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肝血管瘤患者采用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与CT 检查相比,MRI 检查的诊断效能更佳,可为肝血管瘤的诊断提供参考,可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