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宗泉,莫 艳
(作者单位:广西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西自然资源厅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品质,全力推进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造了闪亮的“专属服务员”名片。
随时随地,想办就办。群众通过不动产登记线上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共享、人脸识别、线上支付等技术,在电脑PC 端、手机APP 上提交业务申请,零材料、零跑腿、不见面,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联等途径线上缴纳税费、不动产登记费。登记办结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证照,群众足不出户便可自助查询登记结果。
在“24 小时不打烊”全自助登记服务模式下,不动产登记已破解登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属地办、异地办,全区通办、跨省通办,并延伸了服务链,推进交易登记、金融、税费缴纳集成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等业务“一站式”联动办理,实现登记与住房公积金、住房贷款“一事通办”。
围绕群众需求,广西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绿色通道、实体经济企业服务专区、综合业务窗口、周末“不打烊”、延时服务、联合办公、上门办证、免费邮寄证书、启用电子票据等深层次、多样化、有温度的窗口服务。减少群众出行半径,方便办事,延伸窗口服务场所,设立“24 小时不打烊”综合自助服务区,增设便民服务网点,自助登记设备进社区,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成立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党员先锋服务队,加快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题。截至目前,区内共建立党员先锋服务队81 支,提供实地调研和上门化解等服务3 000 多次,有效化解问题19 万多宗,超过9.9 万名群众领取了不动产权属证书,成果惠及20 多万人。
发挥“末端引领”作用,推动实施“多测合一”改革,通堵点、化痛点、破难点、提效率,为导致历史遗留登记难题源头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减轻负担,深度压缩新建商品房从买房到办证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推出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举措,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时就能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截至目前,全区100 多个县(市、区)实现了“交房即交证”,涉及小区80 多个,累计发放不动产权属证书35 000 多本,改革成果惠及10 万多名群众,从源头上堵住了新的问题的产生。
2021 年,广西自然资源厅牵头,在全区范围内倾力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全区农房确权登记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该厅将乘势而上,开展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回头看”,为农村村民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