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方法探索

2023-01-13 06:51赵晨霞安彦姣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词义文字思政

赵晨霞 李 伟 安彦姣

(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情怀,是传统思想、道德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此,在系统建构古代汉民族语言词汇、语法、音韵以及文字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坚持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领,深度挖掘知识体系中的隐性思政元素,推动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转化,突出传统思想文化与当代正确思想价值观的融合,可以很好地发挥古代汉语的课程思政功能。

一、文字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能够记录人类文明不断前行、进步的历史,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其形体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的方方面面,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髓。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指出文字的社会功能:“文者……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一)文字形体所蕴含的思政功能

文字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创制之初的汉字凝聚了我们的先民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体现了长时间探索世界过程中经验和精神的凝练和升华。通过分析其形体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今天的思想及价值建构提供最纯粹、最真实同时也最形象、最直接的借鉴。

例如,“大”的古文字形本为正面之人形,却用以表示抽象的大的概念,恰恰来自于先民“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认知,其中蕴含了人为天地之间最贵者的自信,同时又将天地置于与人相并列甚而更为前列的地位,既体现了人类战胜和克服外界艰难险阻、顽强生存发展能力的自信,也反映了先民对于天地自然规律的尊崇和敬畏。这是先民经过漫长的探索,在与天地自然间万事万物长时间共处及反复斗争的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自信与自觉。这一认知显然有助于从根源上增强学生生而为人的自豪感,建立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外物的阻挠干扰,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

(二)文字形体误释中蕴含的思政功能

文字形体的阐释是指对于文字创制之初的形体与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的解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字逐渐出现本义消失、形体变化等情况,导致文字原有的形义关系逐渐模糊,于是人们就会依托文字新的形体与意义、依托新的社会思想文化形态生发出新的对于文字形义关系的阐释。有的阐释相对于原本的形义关系显然是一种误释,但却折射出在不断前行的历史中人类思想意识的变化。抛弃其中由于时代和社会形态局限所形成的认识误区,许多误释恰恰蕴含了在时代发展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是人类时代精神和生产生活经验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或者可以将其看作是对文字的二次释读。

例如,“武”本从止从戈,古文“止”即脚之形,因此其形义关系本来表示带着武器外出行军打仗。后世解释此字为“止戈为武”,则是在“止”产生“制止、停止”意义的基础上对“武”的含义重新做出的解析,能够制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之精神和目的所在。这与我国目前所秉承的军事战略方针显然是一致的: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和争端冲突,但也不害怕战争。我们的态度是富国强兵、积极面对;我们增强兵力是为了更好地避免战争,避免人民生命和财产以及国家尊严遭到侵害。

二、词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词汇是语言中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词义的引申发展最直接地反映了人类思想与认知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词义引申发展路径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意义产生的根源,把握其思想意义的核心和本质。

(一)词义引申蕴含的思政功能

汉语词义是由一系列的语素组合而成的,词义的引申就是以某一个语素为引申点产生新的意义。作为引申出发点的这个语素,往往凸显了新词义的关键所在,是人们对这一意义的核心认知之所在。

例如,“節”从竹即声,本义为竹节,因其将竹子分成一段一段,故而产生节气、节日、节拍、节奏等概念意义;又因其从视觉上对竹子起到束缚的作用,因而又引申出节约、节制、节操、符节等含义,用以表示经济、生活、操守、权力等各方面的约束限制。可见,一个人要保持有节,其关键在于对自身严格要求,能够时刻注重对自己方方面面的约束和限制,不放纵恣肆,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节制自己的欲望,张弛有度,这样才能不越理、不越矩、不越法。

再如,“廉”本为房屋的侧边,引申而指边;“隅”用以指角。古人常以“廉隅自守”形容一个人有棱角,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进而在钱财方面能保持节操则为清廉不贪。从该词的意义引申中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一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方正和棱角,才能做到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这与《论语·阳货》中“乡愿,德之贼也”形成一正一反的相互照应。

(二)词义分化引起的文字分化中蕴含的思政功能

词义分化引起的文字分化究其根本仍然是词义的引申,同样可以通过掌握引起分化的关键意义来体会和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实质。

例如,“责”从贝,其本义为今之“债”,表示债务。欠别人财物自然有责任和义务来偿还,而债主也自然拥有索要债务的权利,如若不还则必然招致谴责、责备,故而“责”在后世专指在债务之义基础上引申出的责任、索要、责备等义,并用“债”字承担“责”的本义。这一文字分化中意义分化的关键点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债务的基本态度和立场,这一原则历经千年仍被广泛认同,成为社会所共同遵守的契约和道德规范。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能够促使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债权债务关系中的责任和权利,也提醒学生在走入债权债务关系之前要以冷静、审慎的态度对待此类问题。

(三)同源词共同义素中蕴含的思政功能

同源词是具有同一语源,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一组词,其实质也是深层意义的引申发展,常可以说明某一概念的得名缘由。通过对同源词的探析,可以深入地认识该词所表示概念的核心所在。

例如,“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出自古人的注解,反映的是对于“政”之功能以及“德”之来源的解读。虽然这样的解读有的未必完全符合语言发展的事实,但其实也是古人对于词的音义关系在当时所处时代的二次解读。“政”之“正人之不正”的功能解读恰好与我们今天所谓“政治的本质就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的看法相符合。“德”之“得于心而不失”的来源解读则说明道德的遵守首先要求之于本心,不失本心就是“德”,也与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不谋而合。

再如,“聪”与“葱”“窗”音近义通,构成同源关系,三者共有“中空”的意义特征,因此可以提示学生,真正的聪智是能够内外通达,既是知识的通达,也包括心态的通达。这与《老子》所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亦相合。

三、文选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蕴藏于古代典籍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塑造和培育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古代汉语文字、词汇等各类理论性知识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实践,体现在教材的体例上,就是要落实到文选的讲解过程中。文选中的词、句、章因为有了具体的语境,其意义就能够更好地得以展现,学生也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及价值判断。

例如,孟子《许行》:“人之为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结合《许行》关于上古时代先民通过与大自然进行艰难斗争求得生存的阐述能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弥足珍贵;结合伪古文《尚书》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的论断,针对《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中虞国国君“吾享祀豐洁,神必据我”的错误看法与宫之奇的精辟反驳,以及虞借道于晋,最终却为晋所灭的历史事实,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每个人都应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才能为群众所认同和拥护。而那些无视党和国家政策,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之上,损公肥私,甚至腐化堕落,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人,即便“享祀豐洁”,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四、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

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与教学内容相配合,多方面齐头并进,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两有”“两相”“两创”三个方针

“两有”指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两相”指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指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更新、自我扬弃、融合借鉴的转化过程,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也应在保持其知识内核准确性的基础上发掘和创新性地阐发其与当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优秀基因。

(二)要重视受教育对象的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由于切实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持续、正向的主观体验。要使学生产生获得感,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注重与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需求相结合。大学生在经历中学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后,进入大学往往会呈现出学习态度和精神上的松懈,我们可以从古代汉语中挖掘相关材料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保持学习的热情。例如,“屯”字,其形义关系以破土而出的小草之形表示屯聚、聚集之义,形义之间的结合反映了植物要成长成材就需要提前屯聚能量的理念,投射到人则表示,要成才就必须建立在前期大量知识、能力、素养等储备和提升的基础上;“屯”在“屯聚”义的基础上产生引申义“难”,则是对于屯聚过程和成长过程的一个认知和判断,也是给渴望成才、成功的青年大学生以提前的心理建设,以成才为目标引领,鼓励学生做好学习期间的积累,同时对这一过程的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且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克服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这样,就可以通过激活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明基因,实现理想信念与文化心理的深层共鸣,引导学生进入对人生和未来的深入思考。

2.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的即时相关性,实现思想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在经历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切身地感受与反思,在与社会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实现自我的磨炼与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的有机联系,既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又可在知识接受过程中实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的升华。例如,“尸”本为坐或卧之人形,先秦即为代替死者接受后人祭祀的活人角色之后,由此形象角色特征而产生“尸位素餐”一词,其引申关键在于“尸位素餐”者与“尸”角色存在未做实事、未有贡献而一者享受俸禄、一者享受祭拜的共同特征。如有些人的不作为事件,其“尸位素餐”的形象便可如“尸”者跃然眼前,其担任职务、享受待遇而不履行职责的德不配位的本质特征也一目了然,而“尸位素餐”者的危害通过具体事件也更能使人深思与警醒,促使即将走向社会、担当大任的青年大学生及早树立权责一体的思想,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与担当思想的内化。

3.注重教学过程的双向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大学阶段,随着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更注重通过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来获得正确的结论,同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基于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主动由“了解”走向“理解”。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发掘思政案例、阐述案例、讨论案例等形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求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达到学科知识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达成知识与文化、文化与思想、道德信念和精神的三位一体,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度。

猜你喜欢
词义文字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文字的前世今生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