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敏,张 琳,彭小文,何俊毅,黄青锋,杨智峰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广东 佛山 528010)
腰背部肌筋膜炎也可称之为腰肌劳损,是针灸科和康复科的常见疾病[1],是由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所形成的腰背部肌组织和筋膜病变[2-3]。常见腰酸背痛、活动受限等症,是引发腰背颈间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4]。在带给患者疼痛的同时也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5]。临床常予温针进行相应治疗,但其进针手法较为单一[6],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觉,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且易于复发[7],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同时临床常用CT、MRI等诊断腰背部疾病,但无法明确疼痛的范围且花费较高[8]。而红外热成像检测手段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直观、花费少、无辐射等优点[9]。故本文研究内热针对比温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及红外热成像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 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62岁,平均(51.73±1.03)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0~63岁,平均(52.02±1.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①经 X 线、CT 检查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者;②能够按计划坚持治疗并完成者,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近期未服用相关治疗药物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并发症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及精神疾病;③月经期患者和严重体虚者;④晕针及不配合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温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并充分暴露患处,主穴取阿是穴、命门、肾俞穴。用75%乙醇消毒后直刺进针,深度为30 mm,感应得气后留针。取2 cm长的艾条套于针柄,艾条距皮肤2 cm并于下端点燃,待艾条燃尽后出针,1 次/d,持续14 d。同时使用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像仪,在无阳光直射的屏蔽室内采集图像。根据红外热像图的色彩和形态观察患者的病变区域温度变化情况。
1.2.2 研究组:进行内热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提前标记压痛点,并用75%乙醇进行消毒并铺巾。根据不同施针部位选择长度适合的不同型号内热针,采用直刺或斜刺手法,在棘突旁、腰方肌、腰背筋膜附着点等处布针,针与针之间距离为2 cm。取合适角度进针到达骨面,小幅抽提针体,当患者得气后连接K 型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外口的导热装置,将治疗仪温度调至42 ℃进行加热,25 min/次,2次/周,持续2周,20 min后停止加热,拔出内热针并用纱布覆盖并压迫以防出血。需要注意的是在加热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灼热刺痛等不适感觉,避免烫伤患者。同时使用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成像仪,在无阳光直射的屏蔽室内采集图像。根据红外热像图的色彩和形态观察患者的病变区域温度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0]进行评分,分数0~10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②腰椎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11]”评估腰椎功能,分数0~29 分,总分29分,分数越高说明腰椎功能越好。③治疗效果:于治疗后1个月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级别。治愈:疼痛彻底消失,活动自如,无压痛感;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感,活动正常;有效:疼痛降低,压痛感较轻,活动改善;无效:各方面较治疗前相比均无改善。总有效率 (%) = (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④炎症水平:于治疗前、治后14 d采用ELISA法[12]检测SP、TNF-α水平,含量越高炎症水平越高。⑤心境状态: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总分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不良心境状态越明显。病变区域温度:根据红外热像图的色彩和形态记录病变区域温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比较 见表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P、TNF-α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P、TNF-α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4。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治疗前后病变区域温度比较 见表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病变区域温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病变区域温度比较(℃)
内热针疗法是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变部位选取不同型号的针具进行针刺,并根据患者病症对针具进行加热调至适合患者温度和时间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13-14]。热针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驱除寒气疏通经络,减轻劳损程度,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肌组织修复与肌细胞再生[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为温针治疗手法相对单一且针刺时间长次数多,另外加热时无法及时调整温度所以带来的疼痛感较强[17],而内热针治疗次数少,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体验,且内热针治疗时加热温度可调节,能够根据患者的接受情况针对性加热,有效降低了因温度过高带来的疼痛感。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SP、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说明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增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腰椎功能和治疗效果,降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炎症水平。分析其原因为内热针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处直接进行热传导从而达到良好的温通经络和疏风散寒效果[18],从而驱除外邪降低炎症水平,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19],增强患者的腰椎功能和治疗效果。而温针只能通过点燃艾条以间接热传导的方法作用于患者患处,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说明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心境状态。分析其原因为内热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施针时的舒适度,减少疼痛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疼痛所带来的不良心态。另外,内热针治疗次数少且效果更为明显,更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境状态。
本研究结果还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病变区域温度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红外热成像病变区域温度改善病情,且采用红外热成像观察病变区域温度变化情况,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分析其原因为:病变部位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增大,从而造成温度的升高。而内热针降低炎症的作用更为明显,更能有效改变血流状况,从而更能有效降低红外热成像病变区域温度改善病情。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准确体现人体各部分细微的温度变化,所以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其判断患者的病变范围和病情变化[20]。
综上所述,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腰椎功能和治疗效果,降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红外热成像的病变区域温度改善病情,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心境状态,且采用红外热成像观察病变区域温度变化情况,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