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箭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角度,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角度,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国际中文教育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人民相知相亲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作为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公益教育机构,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合中心”)将立足世界各国日益增长的中文学习需求,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各国多元学习需求,我们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探索民间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路径,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2021年3月发布首个面向各国学习者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陆续出版英语、日语、阿拉伯语、泰语等14个语种版本,推动新标准全球推广应用。依托新标准,完善1-9级考试测评体系,研制《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发布《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指南(试行)》和《国际中文在线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为各国中文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提供资源和服务。2022年6月,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团体标准方式对外发布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推动国际中文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研发《职业中文能力标准》和1+X中文在线教学技能等级证书。
实施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持续提升“中文联盟”云服务教学平台服务能力,目前上线课程已达300多门类1.8万多节,惠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万中文学习者。支持中外机构在全球17个国家共建20家网络中文课堂,在20国共建30家中文学习测试中心,在10个国家共建11个中文智慧教室,确保疫情期间国际中文教育“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创新发展居家网络考试,助力日本、俄罗斯等26国中文考试规模实现逆势增长。
加强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做好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选培派管工作,疫情期间每年海外在岗中方教学人员6000多人,不断加强线上线下、岗前岗中培训。支持110所高校选拔储备1000多名专职骨干教师。实施本土中文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支持中外高校共建中文师范专业。疫情暴发以来,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资助外籍学生近1万人,与中外院校签署11个“订单式”联合培养本土中文教师协议,促进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内生发展。
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2022年9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增设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实现国际中文教育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2022年,支持国内198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授权点高校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专业博士研究生146人。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发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指南》,2020年以来资助国内外教育管理者、教师、智库、专家等开展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600余项,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中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打造国际中文教育品牌矩阵。精心培育“汉语桥”品牌,系列中文比赛每年吸引100多个国家20万人热情参与;组织“汉语桥”线上夏、冬令营,累计吸引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万名中文学习者参与;加强16家“汉语桥”俱乐部海外站点建设,注册会员50多万。发起“国际中文日”,2020年以来共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1000余场,吸引全球150余国1.5亿人次参与,2022年11月“国际中文日”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实施“唱歌学中文”项目,设立中文特色教室。实施“新汉学计划”,大力培养青年汉学家和高级中文人才,累计支持90国850名青年学者来华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研修。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支持中泰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与发展,支持开设中文+经贸、旅游、高铁等职业领域课程,在海外建立19所“中文工坊”。强化国际中文考试服务能力,截至2022年12月,全球162个国家/地区共设有考点1330个,累计服务考生5000万人。
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合作领域。实施美国中小学中文教育专项,首批资助纽约、马里兰、肯塔基等12个州58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与加拿大、新西兰教育管理部门签署协议,支持两国40多所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与阿联酋教育部合作实施“百校项目”,为阿158所学校5.4万名学生开设中文课,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支持沙特中文学习者参加“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在埃及12所学校开展中文教学试点。支持英国教育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中文培优”线上夏令营活动,累计吸引9700多名英国中学生参与。支持国内中小学与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哥伦比亚、新加坡等13国中小学结成33对语言伙伴学校。与世界旅游组织、东盟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中文项目,支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全球治理水平。
在中外共同努力下,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8万多所,正在学习中文的人超过3000万。国际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彰显了语言学习交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波黑赛区选拔赛现场,参赛选手在展示才艺 摄影|内迪姆·博拉格维察(新华社发)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语言交流合作和国际中文教育,在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前夕,专门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习近平在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时,指出“要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要扩大人员往来,深化人文合作”。在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打造语言文化合作新亮点,中国将同300所海合会国家大中小学合作开展中文教育,同海合会国家合作设立300个中文智慧教室、提供3000个“汉语桥”夏(冬)令营名额,建立中文学习测试中心和网络中文课堂,举办中海语言文化论坛,共建中海人文交流和互鉴双语文库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对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孙春兰副总理在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要深化务实合作,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新格局,努力为各国民众学习中文提供优质体验和服务,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语合中心愿与各方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继续发挥中文母语国的责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落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相互理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科学发展,标准先行。聚焦中文教育主业,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全球推广应用,加强与各国语言标准对接和认证,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师、教材、教学、考试等各类标准,不断提升标准的时代性、适用性。对标新标准,开发贴近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实际需求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提供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服务。
打造多主体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际中文教育办学体系。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原则,深化中外机构合作,配合支持各国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努力将中文纳入更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支持各国高校中文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全球孔子学院提质增效、创新发展。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办学,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民间化、市场化、国际化运作。
强化国际中文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支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强化岗前岗中、线上线下相结合培养培训,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继续推进本土中文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实施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专项资助计划,提升各国本土教师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健全、壮大中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
创新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顺应世界各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学习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强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完善“中文联盟”云服务教学平台服务功能,研发在线中文教学资源,支持网络中文课堂、中文学习测试中心、中文智慧教室全球高质量发展,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培育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
持续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打造“汉语桥”“新汉学计划”“国际中文日”“唱歌学中文”等品牌矩阵,创新实施国际中文教育伙伴计划等中外语言交流合作项目,办好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不断丰富传播形式,增强传播效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继续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资助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开展学术研究,资助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共建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支持高质量研究成果转化,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积极推动中文应用。大力实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支持各国教育机构开设中文+职业、中文+专业课程,依托海外中资企业加速推进“中文工坊”项目试点,通过语言帮助各国民众开辟人生发展新通道,提升语言学习的获得感。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等合作,促进中文在国际场域的应用,为各国民众来华留学、工作、旅游、居住等提供语言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