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策略研究

2023-01-12 12:10李云彤李梦冉
神州学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际语言文化

李云彤 李梦冉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中国也不断向五大洲的朋友们展示着热情好客,学习中文的人数逐年增长。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回到中国,只能进行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虽然解决了暂时无法进行线下授课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中国当下涌现的流行文化广受留学生喜爱,甚至很多国际学生就是由于在本国受到了中国华语音乐或影视作品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才开始接触进而喜欢上中文。在实际教学中,如将流行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相结合,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流行文化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流行文化的界定

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国际中文教育是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作为语言教学,必然要涉及文化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民需求转变为如今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之时,更多优秀的精神产品应运而生,包括旋律优美的歌曲、精彩纷呈的影视作品等。

据“互动百科”,流行文化包括消费文化、休闲文化、物质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通俗文化等概念[1]。本文所指的流行文化仅包括流行的华语音乐、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等狭义的流行文化,我们称之为“华流”。这是现实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是社会发展最敏锐的风向标[2]。

(二)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的理论基础

将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课堂教学,主要以交际法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交际法教学理论指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本质在于社会交际。了解所谓的句法规则并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目的,其内涵在于了解语言所包含的社会功能。有意义的学习对于中文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而将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恰好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中文学习者充分融入课堂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架构,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不同,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萌发出新的经验。这一观点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等提出。然而,我们已有的教育系统中存在一种现象——人人都知建构主义,可是人人都在违反建构主义。笔者认为,将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能够有效改变目前的僵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习动力

事实证明,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流行文化的兴趣,尤其是“00后”。他们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高度发达。这在不同程度上对青少年的三观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不断更新迭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也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这些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也深受国际学生的喜爱。在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课堂引入流行文化,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他们的课堂专注力,增加他们对知识的认同感,让原本繁重复杂、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诙谐、易于理解。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增强实际运用能力

由于目的语环境的缺失,国际学生学习过的很多词汇难以得到充分使用,导致实际运用能力差。而通过对流行文化的了解并参与传播,可以让国际学生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直接应用到具体实践中[3],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言语技能,并随着实际运用不断创新,不断巩固,不再拘泥于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锻炼表达能力,提高中文水平。

(三)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易动画等方式丰富其教学手段,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理解,大大增加学生的记忆效果,还可以因课制宜,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也将不断获得新的灵感,可谓是教学相长、一举多得。

三、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视频窗口所限,非语言交际减少

有研究显示,在某个情境中,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65%是由非语言传递的[4]。可见,非语言交际在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疫情的突然袭击使我们措手不及,尽管当今世界的网络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但在线上教学领域,我们所具备的理论、方法,甚至教学媒介等,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目前已有的线上教学中,非语言交际没有广泛地受到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者以及教师的重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局限性,线上教学仅能通过窗口呈现手势和面部表情,像非语言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则很难完成,难以发挥其自身具备的强大优势。

(二)时差过大,学生上课状态不尽相同

由于目前仅以中文水平作为主要班级分配条件,暂未考虑国别因素,一个班内会有很多国别的学生,时差俨然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例如,如果一个班级同时有美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学生,上课时间通常为北京时间上午8点,而此时正是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俄罗斯莫斯科凌晨3点,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早上6点。各国时间不同,学生上课的状态也就不尽相同。笔者所在的班级,经常会有同学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学生和老师都是叫苦不迭。

(三)目的语环境缺失

语言环境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条件,它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5]。目前的教学是以线上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持续时间短,学生课后又回到“真空”的母语世界,缺少了目的语环境的熏陶,难以摆脱母语的束缚。长此以往,原本所具备的中文知识就会出现偏误,甚至会丢失所具备的中文技能。

左上:功必扬在《非正式会谈》节目中分享2020年自己国家的变化 图|视频截图

左下:功必扬和贝乐泰在武汉光谷步行街参加活动时现场首秀毛笔字 图|视觉中国

(四)网络教学客观因素

线上教学是通过网络媒介得以实施的,目前国际中文线上教学使用最广泛的是zoom、腾讯会议等。但世界各地的网络普及程度不尽相同,在网络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线上学习受网络情况影响严重。例如,有的国家无线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国际学生在用流量包上课,网络常常卡顿,音话不同步;还有的学生经常出门忘记携带手机,导致错过上课,等等,状况层出不穷,让人啼笑皆非。

右图:伊博在视频中点赞国庆70周年大阅兵 图|视频截图

四、流行文化纳入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工具与流行文化相结合

流行文化对于国际学生群体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流行文化制作简易动画,增加非语言交际场景。例如,面对零基础或初级水平的留学生,传统教师在解释“推”“拉”二字时,往往采用在黑板上画图的形式,动作抽象且枯燥,不利于学生理解。可借助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制作成简短的动画,向留学生展示具体的动作。动画一,以“冰墩墩”为主角,做推雪球状,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屏幕上方浮现出“推”的字样;动画二,以“雪容融”为主角,做拉雪球状,同时屏幕上方浮现“拉”的字样,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点以灵活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交际语言不足而引起的不便,还可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中。

(二)以榜样激励学生克服困难

为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国际学生克服困难,直面挑战,使学习效果尽可能达到预期。例如,可以号召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观看中文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内驱力。国内时下有一档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其特点是各国代表以中文为主要交流语言,就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辩论。观看该节目,可以让学生在休闲之余提高听力水平,扩大词汇量。此外,该节目的各国嘉宾都具有很高的个人魅力,如阿根廷代表功必扬是中国与阿根廷的民间交流大使,澳大利亚代表贝乐泰是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对学生施加正面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中文的内驱力,相信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国内社交平台线上教学

在时下较热门的社交平台内,有很多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分享经验贴,教师可以向国际学生推荐,帮助其建构目的语环境。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推送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视频,如抖音博主伊博,他的短视频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笔者常常将其优秀视频发送给学生,得到反馈说,这种方式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还扩充了中文词汇量。

(四)采用“直播+录播”教学方式

由于客观因素,网络欠发达地区的线上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直播+录播”的形式,方便网络状况较差的学生及时巩固由于客观原因未获得的知识。此外,在以往的线下教学中,国际学生的中文水平不完全相同,难免存在反应稍慢、跟不上节奏又羞于表达的学生,导致进步速度较缓慢。采用录播课程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来调节和控制语速,从容观看,也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已学过的知识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综上所述,流行文化确实能为目前的国际中文教育线上教学打开新的思路,可以很好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流行文化具有趣味性和通俗易懂的特点,但其仅仅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不可取代教材内容的主体地位,否则会使原本的中华文化黯然失色,违背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初衷。总之,教师要理性看待并运用流行文化,使之有效融入线上教学,不能束之高阁,也不可过度使用。

猜你喜欢
交际语言文化
情景交际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