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燕
当前,我们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指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中说“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两封回信均强调了来华留学生对真实中国的感知以及对留学生将所见所闻传递给世界的期盼。可以说,来华留学生的“他者镜像”,是其母国同胞获知中国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参考,当前数十万来华留学生都是潜在的中国故事“讲述者”。根据笔者前期对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开展可行性研究得知,留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语境内,以普通民众身份的“他者”视角,以非官方方式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其可信度与接受度具有独特优势。
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在引导留学生感知中国、体认中华文化,并了解我国历史、社会制度的过程中有着天然平台优势,基于高校特有的教育环境培育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学校是留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是留学生感知中国的重要场域。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每日接触的授课教师、辅导员等行政教师及中国同学构建其主要人际环境。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会实现彼此的心灵相遇。校园中单纯的师生情感、朋友之情会细水长流超越国界。“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中国式教师的关爱与耐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的无私援助之手都会对留学生的中国认知有着正面引导作用。
2.系统全面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的文化实践,丰富了“他者镜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素材。根据教育部的课程设置规定,中国文化、中国概况是接受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各高校都特别强调留学生在华的社会实践及文化体验,各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留学生在学习文化与实践过程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接触到热情友善的中国人,感受到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这些经历都可以有效消除原有的对华误解与偏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增进了彼此的善意与好感。因此高校在丰富留学生的对华认知、搭建民心交流平台方面将大有作为。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在世界各国交往史上,以留学生为媒增进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例子并不少见。以笔者布置的“讲讲我的中国留学故事”作文为例,班级里20名学生都谈到了来华前“想象中的中国”与来华后“真实的中国”之间的巨大差异。
来自非洲的肖玛丽写道“起先我真不喜欢中国人,但是现在我真的佩服他们”,改变的原因是来到中国后“发现无论去哪儿,到处都有清扫保洁工人。他们全年都在工作。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为了保护环境,他们冒着非常热的天气和非常冷的天气,也无惧大雪、大雨和交通危险”,还有“佩服小商贩,他们不只是勤劳的人,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小商贩全年工作。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生意,比如卖菜、水果、饭、配件,换手机保护膜等”。
来自日本的田中碧写道:“我在中国生活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尤其是老年人。我感到他们彼此很亲切热情。”他在文中感慨:“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很严重的一大问题。我想如果日本的老年人也像中国的老年人一样多参加一些活动、游戏等,跟人们多交流的话,问题就会解决。”
韩国籍学生李钟赞在其微信朋友圈感叹:“现在的中国和自己以前想象的中国完全不同,中国发展很快,手机支付特别方便。而且中国人热情,感动死了!”
研究表明,留学生来中国后对中国形象的评分更高,对中国的了解有利于提升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如果高校加以有效引导并予以重视,综合各方力量做工作,就能争取数十万“民间大使”帮助中国进行对外传播。
当前众多高校或留学生管理机构都会组织留学生参与中国故事主题的演讲与朗诵活动。仔细分析留学生所书写与讲述的中国,我们发现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存在着叙述模式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浅显化的共性问题,尤其缺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近现代史的了解。留学生因缺乏相应历史知识补充与引导而仅仅对所看到的中国发展流于惊叹,对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理念也体验匮乏或知之甚少。
1.留学生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常流于表面,呈现模式化、浅层化。笔者对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至2018年开展的留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中的185篇文章作了分析,99%的留学生较为正面地感知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变化,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与帮助,但个人故事的讲述多呈现一定模式化甚至套路化表达。基本故事模式即从文化休克闹出的笑话到学习中文和认识中国人后的改观;学生的故事中有体验汉字、中医、秦腔等文化项目时的跨文化趣闻,但在笔者采访学生关于这些文化符号背后所揭示的深层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时,例如询问他们如何理解中国人睦邻友邻所秉持的“和”“合”外交理念,近70%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
2.留学生感知中国的途径较为同质与浅显。当前,高校都会组织留学生参观文化景点以进行文化实践。这种第二课堂虽可直接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与巨大变化,但通过对留学生的访谈发现,夹生的中文解说或蹩脚的英文翻译,使得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大多成为走马观花式的猎奇观赏,缺乏对历史事实、建筑名物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把握。留学生的旅行见闻里惊叹的中国奇迹,也都因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道路缺乏了解而显得浅显。高校在组织此类活动时若能从景点选择、解说词的严谨、人文背景的渗透、文化内涵的导向上做更多细致科学的工作,以文化人会培养更多的知华人士。
西安交大国际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与渠道略显单一,影响力小。据笔者调查,目前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多由我们的主流媒体,以及留学生所在高校的省市主流媒体进行零星碎片式报道,系列的有主题有组织的故事内容鲜见报端,且留学生自发自愿在其母国内借助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传播渠道为中国发声的故事则更少。
4.欧美和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明确将接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国家战略。这些国家通常会成立专门主管留学事务的机构,负责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留学生教育;制定系列政策,确保留学生教育各环节相互衔接。借鉴他国的留学生教育实践,高校在留学生教育体系中,在培养留学生做好中国故事“讲述者”方面可发挥特殊的平台作用。目前,一些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站位上还有待提高。
要实现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故事的内容与素材积淀、故事讲述的方式等都需要高校进行引导与规划。高校可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入口即文化教育着眼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
1.改革提升当前留学生文化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方式。目前,各高校都为留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课程,但授课大多采用“灌输式”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给他们的信息,不利于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强调,通过安排信息与相关议题,可以有效影响民众的意见与对某些问题的关注,进而建立共识和实现对话。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一定话题和自由开放的讨论,为留学生提供正确、及时的中国政策方面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对中国问题的热情,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对中国问题的讨论。师生、学生之间互动式文化教学模式既是沟通也是教化。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留学生课堂上,营造一种各国文化平等协商交流的氛围,通过兴趣引导与知识补充,形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认同的良性互动。高校也可根据青年人喜交朋友、容易沟通的特点,将中外学生结为学业伙伴,选派优秀的中国学生对留学生伙伴在有关中国文化思想认知上释疑解惑,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
2.细分留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进行留学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高校的中华文化教育可以根据留学生生源国的不同进行整理与文化传播,对于我国周边国家特别是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应侧重于介绍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消除西方媒介所塑造的“国强必霸”不良印象;对于欧美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要引导他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人生活的变化。这些信息的直接对接有助于缩短与留学生的情感距离,增强文化认同。
3.除了校园教学,要实施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活动。高校与各社会团体可合作创建一批留学实践基地,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实践机制。以笔者所在高校组织的留学生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在这样一个充满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地方,通过安排学生在当地普通民众家庭借宿,与中国民众面对面交流访谈,实际感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访谈交流中,留学生获得了当地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与拥戴的第一手信息,面对面强化了留学生的中国故事认知。组织留学生实地参观高新开发区的合资外资企业,留学生在现代化的工厂里眼见为实,获得“中国创造”的印象,在与企业里的外籍员工交流访谈中也体认到中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组织学生到陕西平利县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胜利。这样导向明确的实践活动易于被年轻人接受,对于提升青年留学生的中国历史文化认同,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们的政府机构、福利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也可在适当范围内为留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实践机会,鼓励留学生做义工或志愿服务工作。
4.重点培养来华留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根据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理论,人们获取信息并接受影响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众传播媒介,而是一些知晓事件来龙去脉、掌握充分信息资料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分析方向与思考角度易主导公众。俄罗斯东方学家科瑟列夫认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国际事务是不关心的,他们对国际事务的认识也主要来自本国精英的宣传和鼓动。因此,中国应重视对各国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的影响。当前,来华留学生可大致分为学历生与非学历生。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以青年人为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会成为其母国的社会精英,有一定的话语权与辐射圈。精英理念的高等教育目标会在未来的他国社会中培养一批中坚群体,培养一批友华、知华人士。通过在华教育给予留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就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提高他们对有关中国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指导他们的价值判断,对他们给予经常性、正面的讯息传递,在一定平台支撑下,将个人表达的意见转换为信息符号传递给其母国的受众群体,形成舆论扩散与传播。
5.坚持趋同化管理留学生,为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条件。打开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宿舍藩篱,为留学生交往中国朋友,为青年学子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提供物理空间。留学生是现在的学生,也是未来的校友。培养和树立留学生的校园归属感,激发他们参与学校治理和建设的主人翁精神,鼓励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俱乐部和社团活动。贯彻“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在与留学生产生关联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与留学生的人际交往,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人性化服务,以及授课教师的德才魅力,使留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国认知。
要努力让每一位来华留学生拥有一段难忘的、充满好感的留学经历,使之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宣传员,需要高校每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及共同参与。高校要更多地从中国文化导入和文化认同方面进行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学校管理的衔接,建立以加强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为目标的留学生培养体系。高校要提升留学生文化教育意识,在课程安排上注重提升留学生的积极感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并以此作为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突破点。通过主题讨论的授课模式、增强认知的文化实践项目、共建校园环境等各种创新途径与策略来推动留学生的文化教育,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培养更多的文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