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树辉 周华珍 李晓雯
心理健康作为反映人体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备受关注,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方法进行探索,以往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证明了体育参与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1]心理健康状况是新时代人才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现代运动健康理念的引导下,体育锻炼被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青少年体育锻炼,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休闲活动作为体育的延伸,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有研究表明:开展艺术活动有助于保持学生良好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2]。因此,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缓解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于2020年9月至11月在10个省市开展了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为政府制定相应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年龄范围在11岁~21岁之间,共计22,170人参加调查。
第一,抽样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城市类型后,每省市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PPS)随机抽取监测县(市、区),人口数<3,000万人抽取2个区/县,人口数在3,000万人~6,000万人抽取4个区/县,人口数>6,000万人则抽取6个区/县,同时考虑到城乡均衡性,抽取的城市(市、区)与农村点(县)各占一半。
中、小学生抽样:每个区/县抽取4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各1所,兼顾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从学校所需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全班学生均参与调查。如果一个班学生不足45人,则增加一个班级的学生参与调查(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区县小学和初中各抽取至少90名学生,高中和职高因包括两个年级,则至少各抽取180名学生。每个区县学生样本不少于540人。
大学生抽样:每个省抽取7所大学,包括6所本科和1所大专。兼顾公立、民办以及院校类型等。从每所大学所需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以35人为一个标准班级,不足35人的增加一个班级参与调查,抽中班级的全体学生均要求参与此次调查。每个学校至少抽取210名学生参与调查,7所学校大学生总计样本量不少于1,470人。
第二,调查法。结合本课题组在2018年全国3个省市开展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WHO-HBSC)最新的2017/2018年标准化通用国际调查问卷和测量指标体系,自行编制《2020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跨文化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级、户籍、是否留守儿童等)、体育锻炼、休闲活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等。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alpha系数为0.853,KMO值为0.948,Bartlett球形检验值显著性<0.001,表明问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各省调研员通过网络调查培训,负责联系当地学校,并通过了问卷调查伦理审查,在学校相关对接人员的协助下,安排样本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机房内填答网络问卷,严格按照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三,判定标准。体育锻炼分为锻炼频率和锻炼强度,测量频率标准为每周锻炼超过1小时的天数,测量强度为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运动至气喘吁吁或出汗);休闲活动涵盖阅读、文艺、绘画、手工、棋牌等领域的多项活动,测量频率为每天、一周几次、一月几次、一年几次、从不;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自信心。
第四,统计分析。用SPSS 25.0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发生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对象中,男生10,995人,女生11,175人,分别占49.6%、50.4%;小学生2,460人,占11.1%,初中生2,615人,占11.8%,高中生9,316人,占42%,大学生7,779人,占35.1%。
第一,体育锻炼情况。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频率和强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从体育锻炼频率来看,13.6%的青少年未参与体育锻炼,每周锻炼3天及以下青少年占比54.8%,每周锻炼3天以上青少年占比31.8%,其中11.6%的青少年每天都锻炼。从体育锻炼强度来看,15.8%的青少年未参与过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活动;在参与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中,锻炼人数随锻炼频率的递增而递减,每月参与较激烈体育活动3天及以下青少年占比52.2%。
第二,不同特征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将青少年体育锻炼频率合并转换为较低、中等、较高三等,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小学生、初中生体育锻炼频率“较低”的百分比显著低于高中生、大学生,“较高”的百分比则显著高于高中生、大学生(P<0.05)。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体育锻炼频率“较低”的百分比显著低于非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中等”和“较高”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非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P<0.05)。是否留守儿童仅调查了大学生以下的年级,结果显示:高、中、低三个等级锻炼比例,留守儿童占比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
第三,休闲活动情况。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休闲活动频率总体较低,青少年最常做的休闲活动前三位分别是读书(62.7%)、阅读杂志(40.2%)、去公园或运动场(31.2%),前三位不常做的休闲活动分别是兴趣收集(63.6%)、演奏乐器(63.4%)、手工制作(54.7%)。
第四,不同特征青少年休闲活动情况。将青少年休闲活动频率合并转换为较低、中等、较高三等,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生休闲活动的频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小学、初中生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高中生,低年级学生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高年级(P<0.05);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非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P<0.05);非留守儿童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5)。
第一,情绪和生活满意度。81.4%青少年认为自己身体很好,8.5%青少年认为自己身体不好;68.4%青少年认为自己情绪状态很好,11.4%青少年认为自己情绪状态不好;59.6%青少年在生活中感到快乐,8.1%青少年感到不快乐。在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指标中,青少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很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依次为53.8%、27.3%、5.2%、2%,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总体不足。
第二,幸福感。数据显示:在幸福感较高维度(多于一半时间及以上),各指标均占比60%以上,特别是在“我觉得开心并且精神状态良好”选项中,较高维度占比75.1%,在“我觉得平静、放松”选项中,较高维度占比73%。在幸福感较低维度(少于一半时间及以下),各指标占比均在25%以上,其中“我醒来后感觉清醒、精力充沛”占比33%,“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我感兴趣的东西”占比30.9%,精神状态不佳、生活中兴趣不足降低了这部分青少年幸福感。
第三,自信心。除“我比我的同龄人更擅长体育”这一项,自信心其他各项指标选择“赞同”和“非常赞同”的总和均达到65%以上。80.7%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朋友,76.3%青少年认为自己和同龄人一样聪明,75.5%青少年认为自己的作业完成得很好。相比之下,只有49.7%青少年认为自己比同龄人更擅长体育。
第四,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以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频率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3个衡量指标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编码和赋值见表1。如表2所示,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频率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在哪个维度,体育锻炼频率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休闲活动频率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均能够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也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
表1 Logistic回归编码及赋值
表2 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静力性行为的增多,我国青少年体能下降的趋势在近几十年表现得较为明显[3],体力活动、体育锻炼等相关课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以往有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都表明体育锻炼能够给心理健康带来益处[4]。本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休闲活动也可显著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适当范围内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频率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第一,性别、年龄、户籍和留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不同性别、年龄、城乡、是否留守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和不平等,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高于女生,这或许与学校设置的体育活动内容有关,学校体育活动明显偏向男生体力活动的较多,适合女生体育活动偏少;小学生、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高于高中生、大学生,这种情况与学校课程设置有关,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关;城市居民户口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高于非城市居民户口青少年,这种情况可能与城乡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师资、体育经费以及体育设备有较大差距有关,还与城乡青少年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文化观念有关;非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这可能与青少年父母教育理念观念和陪伴有关。
第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区别于既往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烦躁、敌对等消极情绪状态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主要从优势视角测量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分析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及自信心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表现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四个测量指标的评分在总体上表现为:自信心>幸福感>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性认知评估[5],青少年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不足,或许与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形势有关,也与当前疫情期间青少年普遍感到生活压抑、自由开展文体活动受限有关,生活圈较窄,生活简单、枯燥,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的疏解,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影响心理幸福感,有关部门应充分引起重视。
第三,休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不同特征青少年休闲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休闲活动的频率显著高于女生;小学、初中生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相对于小学初中生、高年级相对于低年级,学业压力都更大、体育设施是否齐全以及可及性都会影响高年级学生参加休闲活动的频率。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休闲活动频率显著高于非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非留守儿童休闲活动的频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可能是因为城市居民户籍青少年、非留守儿童对休闲活动的选择更多、空间更大。
综上,体育课程设置课时和内容需要根据青少年个性特征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模式改革,实现“快乐体育”;政府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增加更多体育设施和休闲娱乐活动,为丰富青少年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