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强云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得到稳步实施,高校教育体系得到深化,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是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思想标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教育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加强过程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检验高校思政课质量和实效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指挥棒”。
高校作为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深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换言之就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规范学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为实现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评估的,它的评估内容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环体、评估介体、评估载体、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效果等,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效果诸方面实行全面评估提供标准。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需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可以促进实际工作中的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做到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对象三位一体,教育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各尽其职,统筹兼顾、协作一致。体现评价主体之间的客观性与评价客体的民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科学合理地把行政主管单位、学校、教师、学生维系在一个体系中,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达到全方位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在各学科评价中起着思想指引和价值追求的作用,综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学科发展历程中的基础地位和自身的重要价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部的学科发展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不可缺失且越来越重要,要用科学的评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问题导向,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高校存在的不利因素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新对策来解决新时期所要面临的新问题。然而评价技术手段比较单一、评价标准整体性不足、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是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发展的主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技术手段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之中,评价技术手段资源的丰富性根源于人的思想的内在性与主动性,而评价技术手段应用的单一性主要是由于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没有得到普遍实践,这就导致了丰富的评价技术手段资源与单一的评价技术手段应用的不协调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思想也会受到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改变,但是这种影响会受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现行评价技术手段就是试图倚重量化方法来揭示评价对象的确定性,虽然这种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精确性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但它反映的仅仅是人的思想稳定的一面和有序行为的一面,很难只通过一些具体的、量化的东西得到全面的解释。所以,坚持评价技术手段向多样化、差异化、复杂化发展,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评价信息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所产生的内容,对评价主体结构的保持与功能的发挥起基础性作用,能够确切地反映评价主体的运行和效果。然而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信息不够全面,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发展,进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评价信息资源的丰富与主体收集信息的局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具有资源完整性的优势,但其也受到资源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影响,再加上评价主体认知的不全面和技术手段单一的影响,评价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是局部的、主观的,这些局部的信息不能准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观的评价信息不能满足评价主体对客观信息的需要。一方面评价信息文字材料的主观性过强。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信息以文字材料为主和通过对文字材料的一系列加工,而经过这一过程得出的评价信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观性、局部性等不足,而这些文字性的评价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及时、客观、全面的反映。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要以行政认可为主要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中的突出问题是行政力量仍然是学科评价的主导,而本应该服务于学科建设的行政管理却成为了学科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评价主体的单一导致评价效果的全面性不足,让更多的评价主体参与进来,可以提高评价的全局性,避免了评价成为单一主体的“一家之言”。未来学科建设与评估要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为方向,让各评价主体能够科学、合理的参与到学科评价中去,这样有利于在评价中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因此,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提升评价的科学性、规范化和主体的多元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从明确价值目标,坚定价值追求、坚持基本原则,构建科学评价、优化运行机制,规范评价模式、推进评价主体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优化。评价在学科发展中有纽带和桥梁的功能,它既可以对上级的行政分管部门负责,对上级的相关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又可以广泛接纳社会各方资源,以获取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专业力量支持。
学术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最重要的评价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受到这两大标准自身界定不清晰的影响。结合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评价主要是分“组织”进行的,这种分“组织”进行的学科评价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以思政共同体为依托的知识形态分离了,不利于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的评价的发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性标准与社会价值性标准,即学术性标准是通过合理的学科评价促进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意义;社会价值是采用全方位的评价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当代社会主义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实行过程性评估,“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评估方法兼容并包,不一而足。在评价原则方面可以借鉴和吸收高校思政课评价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设计具有全局的宏观把控还有部分的微观补充。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以学科的基本要素为基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潜能,促进其更科学更合理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在学科数据收集中更应坚持这一原则,因为数据是评价的基础,所以要采用最新数据、技术和理念,能更好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每一门学科的内涵都要全面考虑,其独特的规律是经过多重实践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要充分认识到这些规律的独特性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并利用这种规律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评价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发展规律、价值追求、学科建设、理论支撑等作为评价的参数,再结合评价的价值导向,得出更科学的评价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载体的教育类科学,其内涵包括科研理论成果的显现,更重要的是它在对人文社会的贡献和自己学科价值追求的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自身评估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坚持不懈的探索。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经发展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一种主流形势,在充分发挥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对象的功能,合理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提高评价结果信效度和使用率都有重要价值。评价主体不同利益诉求也就不同,每一种评价主体侧重的标准不一样,这就导致评价主体的价值需求不一致,要协调好不同评价主体间的价值追求是推进评价主体多样化的现实要求。要统筹协调好不同评价主体间的关系,推动不同评价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评价目标的实现。多元评价与单一评价相比,就是一种通过平等交流、协商理解、兼顾公平的集团活动与自上而下的控制活动的对比,很显然前者较之后者更科学合理。因此,要推进以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社会等为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以高校作为评价主体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有利于对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又有利于对社会资源的吸取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