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实践与探索
——以H党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为例

2023-01-12 03:27□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构筑党课党校

□刘 璐

近年来,为了建设一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全国各级党校都从高等院校择优录取了一批高学历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有理想有抱负,文化水平高,有创新意识,是党校教育未来的希望。但作为党校新人,与党校教育的岗位特殊要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对青年教师来说,要实现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还需要获得更多引领与帮助。当前,国内外高校大多引入专业学习共同体旨在通过合作共享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筑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也是整合有利资源推动党校青年教师在尽快提升在基本素养、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各方面水平,促使党校青年教师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本文以省直分校“青工委”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构建为例,探索建立适合党校实际的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促进党校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的党校教师。

一、党校青年教师对构筑专业成长共同体的诉求

青年教师从大学到党校,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角色发生深刻转变。党校教育的特殊定位与要求,让党校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并不能依靠“闭门造车”就轻易实现,甚至会出现职业发展困境,而当已有的经验、技能、知识日益变得“力不从心”时,对于加强外界的联系、共享信息与资源的诉求也会更为强烈[1],通过专业成长共同体来更快地实现对于自身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学科诉求:从术业专攻到博览群书。进入党校的青年教师大多都是高学历,毕业于专业院校,但不同于学科分类专业化的大学,从事学习的是对于单一专业领域内的深耕细作,党校的虽然也有学科分类,但都要以党性教育为重点。无论宣讲经济理论还是文化、法律知识都离不开党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调查研究也离不开基本国情与社会实际。党校需要专业理论深厚的“专家”,也需要具备贯通其他学科的能力,先专而后博。

此外,党校学员的多元化也决定了党校教师要成为一个多学科都要有所涉猎的教员。党校学员主要是公务员、各单位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因为来自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对于政策理论的学习也会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思考与分析,而作为党校教师就不能单一具备某一专业的知识储备,而是要增强自身知识的广度。

(二)教学诉求:从理论分析走向社会实际。党校的教学不同于专业院校的教学,它更要求内容的严谨和完整的逻辑,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于严谨性而言,初次进行党课教学对于党校青年教师都是比较紧张的。这不仅是因为第一次开启课堂教学,而是本身党课的宣讲是严谨的,不能有词句使用的错误和毫无根据的图片,更不能用诙谐幽默的语气去教学。这首先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就要更为认真地备课,同时也需要专业教师严格地审核课件、教案。

对于宣讲党课而言,不是侧重于做理论研究与理论分析,也不能对着文件照本宣科,而是要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社会实际讲清楚党的基本理论,讲清楚理论蕴含的深刻内涵及意义,讲清楚具体实践内容。许多党校青年教师自身具备深厚的理论研究能力,却缺乏了解社会实际,讲课时带入一些专业名词或者进行专业理论内容的分析头头是道,但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名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听懂,党课宣讲也会变成理论堆砌,虽然很有深度但对学员来说却是纸上谈兵。党课教育要落地,要通俗易懂,而过分专业的刨根问底适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学术交流,并不适合党课宣讲。

因而党校青年教师教学上不仅要在备课上更为严谨,也要关注社会实际,打好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功。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意义就是整合更多资源进行共享,为青年教师增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锻炼机会。

(三)科研诉求:从问题批判到问题解决。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青年学者大多都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因为在大学的理论研究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才能让研究具备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党校要从事的科研很多都是如何立足国情省情市情落实好党的政策理论,更加强调的是怎样解决问题,侧重于实践方面的研究。

进行问题解决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社会调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解决方案。这些不仅仅是在图书馆阅读文献就可以解决的,更需要以团队组织进行社会调查,科研会有更高的效率。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更为全面的考虑,共同体的学习可以弥补个体的不足,纠正个体的偏差,进而促进个体的发展。

教学性的比较主要考察例题呈现方式和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方面.例题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文字、图表、符号),会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产生深刻影响[10],因此,例题表征形式的多元化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思考主要关涉教材如何启发、点拨、导引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二、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构筑基本架构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教师面对的不是思想文化水平一致的普通学生,而是各行各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不仅需要自身政治素养过硬,专业理论扎实,也需要更为丰富跨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对社会实际的了解与把握。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来实现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理论内涵。共同体本身为社会学概念。国外学者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指出通过组织教师合作参与、实施与反思的共享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通过合作和共享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一种立足实践、融入实践的组织模式,有助于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党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是依据党校的特殊定位以及对党校教师的要求,以提升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而建立的,关注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团队学习,实践演练,专家指导,协作互动、评估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形式来实现个人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进步[3]。

共同体的构筑可以基于单个单位,也可以是多个党校单位互联互通。参与主体是青年教师,但参与者可以不仅仅是青年教师,还可以包括老教师、党校行政人员以及学员来构成共同体。共同体的核心就是实现青年教师自我发展、互助发展,团体发展,帮助每个青年教师制定适合个体差异的专业成长计划,围绕教学备课、调查研究、信息交流、常规活动等,每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题,组织集体学习或开展活动。青年教师自愿选择参与或者旁观,秉持学习并分享的原则,形成教师共同体成员的日常工作与学习的方式。

(二)党校青年教师构建共同体实践案例。H党校作为H省委党校下属的省直分校,近年来由于老教师退休较多,连续两年通过统一招聘吸纳了许多年轻教师,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经占到全体教师人数的一半。因此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党校内部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组织,以实现个体职业发展和共同发展为目标,主要通过资源共享—集体学习—岗位练兵—评价反馈四个方面内容开展活动。一是根据党校宣讲需求确定学习主题,进行读书交流,资源知识共享学习。二定期召开青年教师讲课评比,征文比赛,校内课题申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三是由校内经验丰富老教师以及青年教师之间进行评析反馈,对当前青年教师在课件制作、教案撰写、授课方式、论文撰写以及科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评估并给出建议。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组织目标就是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与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在反复的学习与锻炼中更快成长,更有效率地提升专业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做好党课宣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也会定期召开研讨会,针对每位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通过协商对话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帮助每位教师制定适合自我的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共同学习,青年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工作效率极大提高,在多次读书交流会、岗位练兵中提高了授课能力,相互组成课题组共同申报课题或者撰写论文提高科研水平。在每年的职称评审、优质课评选以及课题申报中,青年教师不仅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更是职位晋升或者荣誉获得者。这对于党校整体师资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图1 教师成长共同体活动流程

当然由于人数环境限制,党校目前成立的青年教师成长组织规模也较小,活动内容有限,制度也不够完善。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还需要更多实践探索,才能真正帮助党校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职业的良好发展,为党校理论宣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与骨干力量。

三、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

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筑是以党校的特殊定位与对党校教师的要求为依据,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标,以团体合作的方式,以学习、共享、交流、反思为主要内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针对个人差异化发展提供专业规划,引导和激励党校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优秀党校教师,成为党的理论宣传骨干力量。

(一)以提升政治素养为核心构筑专业成长共同体。党校教育具有政治性,党校教师必须要“政治强、作风好”。因而强化政治修养是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终生必修课。这也是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构筑的专有特色。

而提升政治修养不是速成的,应当在共同体中日复一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领悟精髓要义。而共同体的构筑就是为青年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从深化理论学习入手,组织开展政治理论、马列经典原著、四史教育以及党中央最新文件的学习交流;从作风建设入手,以党规党纪开展对照检查,批评分析;从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出发点,开展下基层调研,进社区考察等实践活动。所有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仅需要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学习共享理论知识,更需要团队协作的互评互助,共同协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自己闭门造车的学习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宣讲党课不是对着文件照本宣科。提升政治修养是党校对教师的要求,只有真正信党,爱党,忠诚于党的党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对党性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真正有理有据、理论联系实践地讲好党课。

由于党校青年教师来自不同专业,而党课的宣讲不仅需要个人基本专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广博的跨专业的知识,共同体的构筑正是不同专业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

(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团队化教研实现“业务精”。“以老带新”的模式是党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途径。党校老教师对于备课的熟练度、专业词句的运用更为得心应手。特别是党课需要严谨,教案需要严格地审核。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往往会先从老教师的专题课讲起,和老教师组成备课组,由老教师制定教学大纲。

党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延续这一做法并丰富其中做法。通过建立备课组,教案审核组,制定备课计划、听课评课制度、专题论坛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等共同备课。但备课组需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实践性强的现场教学课,而不是完全由老教师主导,青年教师应当先提出自己的备课思路与方案,并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老教师把关修改。共同体应当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个体的想法和理解应当充分地经过对话、协商、分享与互动[4]。每位教师都应当看到他人独特的思想。共同体是一个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团体,“以老带新”可以升级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三)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构筑专业成长共同体。中央党校和各级省委党校都开办有党校教师进修,对于党校青年教师是非常宝贵的专业成长机会。但对于基层党校特别是区县级党校,学习名额特别少,有的是因为名额把握在市级党校手中,有的是地区的青年教师非常多,加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肆虐,使得这类宝贵学习机会更为稀缺。

因而构筑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一定要运用好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实现各级党校青年教师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级党校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互联互通。青年教师通过线上教学,记录学习工作日志,撰写教学科研心得体会,互相分享有效信息,既能互相借鉴经验教训,也能互相监督管理,促使青年教师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引领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专业成长道路。

(四)激励与领导:职业的长远发展。党校青年教师只有在反复的讲课实践中才能逐步成为优秀教师。只有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才能促进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

专业成长共同体不仅仅是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也应当建立起青年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共同体应当制定针对青年教师的考核标准,组织青年教师间的课程考评,比赛。让青年教师主导校内专题课宣讲任务,并把优秀课程推广到对外课程培训。实践出真知,长才干,只有反复地学习与磨炼才会实现专业的成长。

专业成长共同体构筑不仅仅是教师的共同学习实践,更多的还在于引领青年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共同体应当是温暖的,青年教师相互信赖与相互尊重的充满理性学习与感性关怀的组织[5],更是激励每一位党校青年教师对自己职业保持长久的热爱与信心。

四、结语

帕尔默《教学勇气》的书中谈到,“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他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诚实的对话”。通过党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筑,可以关注到每位青年教师,在共同的认知,共同的愿景下,在集体的教学与教育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党的理论培训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与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构筑党课党校
安徽铜陵 构筑“大慈善”打造“善行铜都”
LESSO联塑 为居者构筑轻松生活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构筑中国的学问系统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潘磊:构筑天然免疫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