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同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23-01-12 03:49吴奇峰许新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教学效果

□吴奇峰 许新鹏 尤 华

一、引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导致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亦或是返校后需要自行隔离,导致线下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这给高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于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与资源,保证教学进度与质量,让“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落在实处。在线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以“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优势,成为疫情时期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1]。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高校为现场面授或混合教学模式,并未开展全程线上教学活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和国内不确定性零星暴发的情况下,为有效防控疫情扩散,线上教学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途径。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暴露了系列问题,如直播课堂管理困难、学生听课过程监督失效、课堂互动氛围难以形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难以把握、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等[2~3],亟需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解决线上教学存在的弊端。

另外,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培养积极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作业、讨论、测试等手段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教学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为此,将形成性评价引入《社会医学》课程的在线教学中,通过设计对照试验研究,对比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终结性评价)的教学效果,选择更有效可行的线上教学模式,最终为优化在线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按教学班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江苏某医学院校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245名学生,将教学1班(临床医学1-4班)118名学生纳入实验组,教学3班(临床医学9-12班)130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学成绩、人数、年龄、性别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授课者为同一教研组教师,采用统一的参考教材,线上教学课时相同。

(二)教学设计。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即学生的最终成绩是期末考试卷面分数,而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占综合成绩的40%,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互动(5%)、单元测试(10%)、实验方案设计(10%)和小组讨论(15%),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如下。

1.在线课堂互动。讲授新内容之前,授课教师随机抽取5~10名学生,提问上次课讲解的内容,了解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新的重难点内容时,随机点名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依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评价依据:采用百分制对学生进行评价,视学生回答情况,酌情扣分,回答完全正确为100分。

2.单元测试。对于一些以通识性内容为主的章节,比如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会卫生状况与策略、卫生服务研究等章节,在相应章节讲完后2周内通过超星平台发布单元测试,考试时间为10分钟,满分为100分,单元测试部分的得分为所有章节单元测试的平均分。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在下一次课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单元测试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督促学生在直播授课中认真听讲,引导学生线下进行自主学习,也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适当调整。

3.实验方案设计。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也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完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生命质量评价、卫生项目评价等章节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任选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项完整的健康教育干预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生命质量评价、卫生项目评价等专业知识,需要学生收集大量文献,查找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逻辑思维、知识运用、文献查找与阅读等能力进行全面锻炼。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文献整理、问卷调查设计、干预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价科学性等方面给出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

4.小组讨论。该考核办法旨在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且灵活应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理念和人际沟通能力。本课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实验组(临床1-4班)154名学生分为15组,每组10~11个成员,通过小组讨论、协助,最终形成书面报告,并要求小组推荐1名代表以PPT形式通过屏幕共享进行线上汇报,列出小组成员各自的贡献,敦促每位学生课后线下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查找大量文献和政策文件对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小组汇报结束后,随机抽取其他小组进行提问、点评,授课教师在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再对每个小组进行总结性点评,并依据小组综合表现和小组成员贡献度给每个学生打分,满分为100分。在《卫生服务研究》章节结束后,授课教师给出7~8个相关案例,随机分配给各小组,要求学生运用本章所学知识,以小组讨论的模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以PPT形式进行线上汇报;《社会病防治》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小组自行选择某种社会病,要求学生就该种社会病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该社会病的防治干预策略,并以PPT形式进行线上汇报。两次小组讨论的平均得分即为学生在小组讨论考核中得到的最终成绩。

(三)教学效果评估方法。教学效果评估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主观评价两种方法进行考察。

1.期末考试成绩。考试是测度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常用工具,可以有效考察教学效果。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同,不宜采用综合成绩进行比较[5]。为了量化形成性评价和传统教学在线上教学中的效果差异,本文拟采用两组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度量教学效果。

2.学生主观评价。尽管考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测度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知识学习只是教学的其中一部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的主观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教学方式满意程度,每个问题有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个选项,通过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来衡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三、结果

因不可抗拒原因,有3名学生办理缓考手续,最终收集到245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实验组116名。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整个成绩分布来看,基于传统评价的在线教学组期末考试分数核密度分布呈正态分布,而基于形成评价的在线教学组期末考试分数核密度分布呈负偏态分布。从两组的核密度的分布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低分段比较切近,对照组在中间分数段比较集中,而实验组的在高分段分布相对集中。

表1 在线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从平均分和及格率来看,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效果并没有变现出显著的优势,然而从高分段来看,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组80分以上和85分以上占比分别为26.70%、12.07%,均是基于传统评价的在线教学组的2倍左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表示满意的人达到67人,占实验组人数的62.1%,而仅有21.7%的学生对终结性评价教学模式表示满意,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主观满意度在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课堂效果满意度的评价对比

四、讨论与反思

(一)推进在线教学课程思政,强化学生学习源动力和使命感。无论是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终结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不及格率均达到15%以上,且两组的不及格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线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态度和自我管理有重要关系[6],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学习源动力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多维度、多方面进行课程思政,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对国家对民族认同感的增强、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科学思维模式的形成等[7],通过这些思想政治元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二)加强在线教学互动,提高学生注意力。通过对比两组80分以上优秀学生的比例,发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组优秀比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传统的线上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无法全面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态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复杂,导致教学过程管理困难、学习过程监管失效和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2],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性评价中增加了课堂互动考核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监督作用,也能提升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因此,在线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加强在线互动,在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

(三)积极推行小组讨论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就期末考试分数的优秀率而言,形成性评价组是终结性评价组的2倍左右;就学生评价而言,80%以上的学生均表示非常欢迎形成性评价的在线教学模式,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教学,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通过团队协助最终形成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成果,并能通过汇报的形式把自己的成果展现出来,学生能够获得很强的成就感,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式教学,可使医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辨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等都得到显著提高[8~9]。因此,在线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强化小组讨论案例或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教学效果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期末考试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十年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