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娟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能够让高校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确保高校提高自身管理、科研及教学的质量。
成本会计是我国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成本会计涵盖高校各部门的成本数据及信息,可以为高校会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服务等角度出发,成本会计可以为高校管理者、领导者及负责人反馈真实和准确的成本信息,让高校管理层对各类项目的营收和支出情况有全面认识,从而使其通过调整对各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的投入,降低高校的成本支出。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要想提升成本会计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质量,还需要明确新时期对高校成本会计所带来的“新要求”。
一、新时期高校发展对成本会计提出的要求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成本会计主要面临如下三个新要求:首先是核算信息化。信息技术在高校会计管理中发挥着突出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特别在高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教学和科研所形成的成本会计数据量,逐年攀升。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核算模式,必将影响到高校成本核算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所以,高校成本会计应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让信息化成为会计管理的新标志、新载体和新特征,从而提升高校会计管理的实效性。其次是成本会计的标准化。部分高校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的项目内容,不同类型的项目内容,会为高校成本会计管理带来诸多的挑战和风险。所以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了解项目的特征及特点,明确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使成本核算更好地反馈不同项目的收益情况,为高校的战略发展及决策制定,提供依托。此外,成本会计的管理质量,会影响到高校成本支出程度。一旦成本支出接近收益或者超出收益时,便表示高校经营状况还不够理想,因此需要高校对相关业务活动进行升级和整改。而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成本会计计划能够确保不同阶段成本核算信息真实可靠。最后是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的开展,带来全新的挑战,这便高校会计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国际化视野及理念,紧跟国际化发展趋势,开展各项会计管理工作,从而通过运用全新的财务管理技术,推动高校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不仅要明确成本会计所面臨的新要求,还需要明确成本会计管理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实际成本原则。成本核算的基本目的是优化高校成本结构,反映高校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从而为高校管理决策的制定及各项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托。所以成本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际成本原则,以实际发生的资源消耗为依托,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从而避免错误信息或数据对高校管理决策制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是分期核算原则。高校的经营管理属于典型的“持续行为”,会持续连续地形成成本信息或数据。如果不采用分期核算,高校便无法对特定期间内的所有成本进行精准地核算,难以确定或调整成本结构,进而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并且会在成本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所以高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必要将各项活动划分为不同的经营阶段,分层次和分期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最后是合法性原则。高校在会计管理中所“计录”的信息应符合我国法律要求,不符合我国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要求的,不应计录到核算范围内。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成本核算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有效性”,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及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持。
二、高校成本会计的应用问题
首先对成本效益的错误认识。我国部分高校对成本效益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时常将“成本解决”作为成本会计管理的基本任务,认为“成本解决”便是判断成本效益及成本管理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高校成本会计应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高。通常来讲,成本只能代表高校在特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消耗状况。仅仅核算其“损耗程度”,将难以对高校整体的“成本效益”进行科学、有效、全面的判定,需要高校结合经营收益与成本投入的内在联系,来判断成本效益。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在成本会计管理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盲目强调成本控制的问题。这种成本管理理念虽然可以帮助高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然而对高校长期发展,却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其次是信息失真。高校在成本会计管理中应注重成本数据信息的来源问题。如果成本信息数据来源不够稳定,会导致高校成本信息出现失真的问题,进而影响到高校成本会计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还有部分高校难以区分成本管理与成本会计管理,导致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混为一谈,进而致使成本会计内容出现分散化和零散化的现象,提高了成本信息数据失真问题的出现几率。
再次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由于高校成本会计管理者,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均衡的问题,难以及时接受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而导致高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成本会计管理的效率不高。因此高校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动信息化系统及硬件设施的建设。但由于相关管理者、财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计算机应用能力,致使高校成本会计工作难以发挥真正的优势。此类问题的发生还容易导致高校继续沿用传统的人工核算方法,无法提升成本核算的质量。为此高校应从两方面提升成本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质量,即队伍建设与设施设备建设。
最后是全局意识缺失。高校在教育、管理、科研及校园建设等环节中,会形成大量的成本投入数据,所以高校成本信息核算与收集工作,是其会计管理的关键和重点。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项目建设中依旧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缺少对成本会计的科学认识。导致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中出现盲目操作的行为。而成本核算方法的不标准、不规范,又容易致使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受到影响,制约到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缺乏全局意识,还会造成高校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依旧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很难对个别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成本核算,难以为高校现代化发展与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从而影响到我国高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限制了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成本会计在高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一)加强对成本效益的认识
首先,高校应加强管理者、负责人及领导者对成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其在充分明确成本效益的内涵后,更好地处理高校发展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在内部构建一个符合高校战略发展的理论体系,从而让高校会计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高校管理者及教研人员应进一步明确成本效益理论,让会计管理者可以了解到高校发展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在推动会计管理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再次高校在成本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还应邀请高校人员积极参与到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中,通过实践指导,提升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的关联程度。最后,高校在构建理论体系及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分析理论应用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修正理论,优化核算方法的形式,提升理论体系建设质量,使其更好地指导成本会计管理的实践过程,提升高校成本会计管理的实效性。此外,在深入认识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高校应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積极探索成本效益提升的方法、途径及渠道,让成本效益提升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二)提升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高校成本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确保会计管理效率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给高校成本会计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持,高校各部门应充分明确自身在会计管理、成本核算中所肩负的职责,将成本数据积极汇报给财务管理部门。但在此过程中,进行多次校验和检验,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稳定,然后再将成本信息上传给高校会计部门。以此为高校的经营管理、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可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各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充分的整合与集成,使高校各部门在成本消耗时的数据自动地、全方位地、及时地上传到财务管理系统中。再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预测、分析及处理,使成本数据信息更加可靠、真实和有效。此外,高校管理者为提升各部门信息的准确性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及追踪制度,通过制度手段,提升成本信息收集、处理和整合的可靠性。其中所涉及的制度不仅要包括惩罚制度和问责制度,还应包括激励制度和指导性制度。这样高校才能对自身的成本支出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
(三)成本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举措,是提升高校成本会计核算的有力抓手,能够切实提高成本会计应用的有效性,增强其数据处理效率,从而为高校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奠定基础。首先是队伍建设。高校为提升成本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应积极引进拥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成本核算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高校成本会计管理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及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所提出的挑战。其次是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层面,高校管理者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或者通过构建专项基金的方式,引进成本会计管理的各类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譬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并通过服务器建设,深化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使各类“成本信息文件”拥有较高的兼容性,从而增强高校成本数据采集、整合及应用的有效性。此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还需要将成本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例如教学、科研的信息化建设统筹起来,让各项工作开展都能够实现成本信息的有效沟通,降低后期的财务投入力度。
(四)积极更新会计管理理念
要想提升成本会计在高校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效率,高校就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并且树立全局性管理观,充分做好不同管理、教学及科研等环节中的核算工作。深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让不同部门积极地参与到成本管控活动中,提高各部门在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配合程度。与此同时,高校为切实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还需要财务管理者形成“全局观”、“战略观”,从高校现代化、国际化及信息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成本会计管理”的目标,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和控制方案,使高校资金得到更充分、更合理和更有效地利用。此外在管理理念的革新中,高校管理者应积极树立“以人为本”、“互联网+”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其中“互联网+”观念能推动成本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提升人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可持续发展观”可以帮助高校管理者更好地获得成本效益,提升会计管理的“实效性”。
结语:
在会计管理中应用成本会计,能够切实提升高校各项目建设活动的质量,推动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高校的资金得到充分应用。然而在实践应用中,高校应从“成本效益认识”、“信息化建设”、“管理理念更新”以及“信息真实性提升”的角度出发,完善成本会计应用模式,推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全面和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