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大规模定制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2023-01-11 20:03李晓刚
今日财富 2022年35期
关键词:服饰服装消费者

李晓刚

服装大规模定制是一个融合规模化生产与定制化发展的新型成衣制造和市场营销方式。

服装定制利用互联网和线下专卖店的模式,让用户投入到衣服的制作流程中,公司将针对用户身材的个性化特点以及个人要求,为用户制作个性化服饰。具备相应规格和标准的产品平台是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主要特点,大规模定制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在不损害公司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实现消费者的定制要求。服装规模化定制相比于传统服装的规模化制造,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中国服装的规模化定制起步相对较晚,且目前对服装规模化定制的研究大部分还处在理论研讨阶段,使得中国传统制衣企业一直无法寻找合理的案例参考。本文从在国内外服装行业开展大规模定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当下国内外企业在开展服装大批量定制时存在的困难,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式和发展思路。

一、服装大规模定制研究现状

工厂定制的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多应用于其他的制造领域,但后来才逐步扩展至服装行业。國内研究者首先就服饰规模定制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展开了深入研究,并逐步结合理论和实际展开探讨。关于该概念和基础理论层面的研讨重点包括服饰规模定制应用中的技术和思路、服装大批量定制应用到的技术框架及基于服装大批量定制的各种定制模式和技术等。

服装的个人定制,在海外有运用较多而且成熟的先例,美国李维斯集团将成衣的定制技术用于牛仔裤的制造并获得了成功。加拿大的杜瑞等人还开展了一项基于一百余个大中小型工厂的案例研究,并在随后的论文中给出了理论模型。美国IC3D企业通过利用IT信息技术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平台,并运用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式,为消费者设计和制造服装。日本的HYMON公司,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数据库里的样式、布料和零部件等衣服要素,由消费者自主挑选需要的衣服配件,并允许消费者在衣服上定制自己喜爱的字体和徽章。

国内的大规模定制化起步相对较晚,但增长却相当快速。专家学者根据服饰大批量定制的形成根源和依据展开探讨,服饰公司开始选择和大批量定制有关的方式来制作服饰。比如圣凯诺公司,其隶属天澜公司,主要采用面向公司的大批量定制形式来定做公司的服饰,从而制定出适合在公司内部的标示。深圳博克集团目前已经研发出面向中小企业的MTM采购平台。

二、实行服装大规模定制的意义

(一)服装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研究服装行业的需求方面,可运用波特菱形理论来加以研究,这个理论由美籍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所创立,认为企业的成长受下列三种因素的影响:

1.资源和才能。是指一个国家的主要产出要素情况,通常包括国家资源和基础设施状况等。目前中国境内还缺乏新技术设备的生产技术,也没有人才资源优势,缺少具备竞争力的技术人员,公司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困难重重。品牌效应也不突出。

2.需求条件。服装行业出现了存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服装行业的制造周期较长,而且很容易遭受气候和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容易形成积压问题。而服装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恰恰是一个高度贴合消费者实际需要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形成存货积压。

3.对行业的竞争影响。由于服装行业的大量库存,对整体业务的竞争将带来不利影响。随着IT产业蓬勃发展与消费者多元化时期的来临,人们选择衣服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线下营销方式中,出现大批的购物广场和企业专卖店,线上出现各个直营店,激烈的竞争对服饰公司提出了挑战。

(二)大规模定制对服装企业的意义

1.消除库存

传统的管理方法会产生存货累积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一旦发生了存货积压,则必须大规模处置,所以交易市场必然会受到冲击,交易市场规律会改变。

(2)清理大量的存货需要重复的使用资金,造成公司不能提升资金的效益。

(3)企业财政和资金向清库存方面倾斜,甚至要求设立专业处理存货的第三方部门,不利于产业健康。

(4)公司所耗费的成本和存货是相对应的,存货越来越多,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来管理存货。进行服饰大规模定制的公司不会产生存货积压的问题,公司所制造的服饰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联。

2.减少成本

在传统服装的大批量定制模式下,机器设备智能化程度较高,从数据收集到制造过程基本都是由机器进行,生产流水线中只需少部分人员,同时由于门店较小,也不需要过多管理,使得线下专卖店的人工配置数量大大地少于传统生产模式。因为消费者拥有了自己设计的权利,而店员则更多的是指导消费者怎么搭配,从而提升了客户的消费感受,也无形中减少了渠道成本。

3.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根据相关原则,维持某个已有消费群体的生产成本仅占开发新消费群体生产成本的五分之一。新产品对消费群体来说基本上都是缺乏情感认同的,而产品的形象也通常由企业包装起来,消费群体可以借此获取对产品的主观体验,进而通过购买经验做出购物判断。相比于传统模式的服饰生产方式,企业定制服饰因为符合了消费群体的实际需要,从而所获得的消费者满意度往往要大大超过传统模式。

4.优化售后服务

在服装的定制方式下,无论售前或售后服务,他们都更倾向于一对一服务。在定制过程中,设计师将提供创意建议,并协助用户制定需要的服饰风格。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和用户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借助B2C平台,公司也能够了解用户的注册资料,掌握用户需求,跟踪服务状态,进行最快速便利的售后服务。

三、服装大规模定制的难点

中国的服装行业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面临如下难点:

(一)对消费者的人体信息收集具有相当难度。目前,对消费者信息收集的主要技术包括了3D人体扫描技术、拍照法和量体法等。上述技术均具有特殊性,比如量体法要求客户具备相应的量体技术,3D人体扫描法要求设备支持,拍照技术误差很大。

(二)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更高。定制时装公司在對市场反应更为敏锐的同时,对供应商的需求也更高,尤其是小批量订货时对原材料的要求也更为灵活。而且和传统服装企业一样,进行大批量定制的时装公司也对物流配送需求更高,这也需要时装公司必须统筹好与供货商、代加工厂商和配送企业等不同供应商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对消费者的行为无法测量。不同用户对服饰的喜好不同,企业定制时的着重点也有所不同,这也提高了企业在设计用户服饰产品上的困难,同时各种服饰的版型上都有不同,提高了企业制版和加工的困难。

(四)订单数量太小。个性化产品是小批量和多批次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客户灵敏度较好,但如果较长时间内的生产金额小于公司的产量,将引起产品成本上升,不利公司成长。

(五)定制复杂程度大,公司的技术和流程配合困难较大。个性化定制讲究一人一版,各个客户所要求的布料、样式、版型和做工均有差异,在这些状况下,怎样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成为公司必须克服的一个问题。

四、服装大规模定制的发展策略

(一)MTM下单系统和延迟技术相结合

MTM(MadeToMeasure)个性化剪裁技术可以直接输入符合人体要求的尺码信息,由电脑自动选择所需要的纸样,并根据纸样大小进行调整,最后将数据信息上传给自动裁床,从而做到了无纸化剪裁。在现有MTM订单平台上,添加了“量体定制”功能,类似博克公司的MTM订单模式,该功能能够通过顾客身体信息建立回归方程,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更加精确的顾客个体信息,从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企业目前面临的量身难题。

延迟战略是为应对公司大批量定制产品所制定的战略,其具体措施为在获得大量客户的订货之前,先对产品前期按照一些相同的生产流程实施集中制造,在确认完成订货后再实施差异化制造和物流配送,通过这种战略,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预期中消费者偏好性差异所造成的企业成本增加现象。因为顾客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而通过延迟战略就能够把这种多样化的要求加以分散,从而使其更加规范性与模块化。MTM的下单管理系统与延迟战略结合,可以有效克服公司订货数量过少和顾客要求无法定量的难题,公司还建立了规范化的成衣数据库系统,客户可以从数据库系统中选定所需模板,并在MTM的订单管理系统中完成操作,以后由公司针对不同订单的要求进行集中制造。而针对统一要求的部分,公司还可以实现集中排版、剪裁和生产。而针对订单中有差异的部分,可推迟其生产日期,这能够有效减轻制造压力,从而降低成本。

(二)建造智能化和信息化生产体系

个性化定制也意味着碎片化的需要,而衣服的版型变化,也加大了定制难度。公司在前期数据库建设时,需收集个人体型数据、布料数据、版样数据、生产工序及加工工艺数据等,公司将已建立好的信息库通过云端平台予以储存,并通过公司前端网站以及移动终端APP等各种技术方法构建可供用户选购产品的数据途径,同时通过MTM下单管理系统收集客户个体数据,并使用相关数据库系统完成信息处理,同时公司还可使用CAD方法对客户提供快速排版,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技术方法。

一是密集号的匹配算法。公司先期做好了号型的堆放,然后系统按照用户所提供的身形数据为公司搭配最合适的号型,以后公司可以再据此做出部分的调整,但该种方法难以解决特体现象,而且对公司的前期难度也较大。

二是主动放码技术。公司只需对一个样式创建为基础号型的模板,由信息系统经过处理录入数据后,对基础模板经过加减量处理,就能获得相应的样板,是一款比较适合于大批量定制衣服的排版方法。由信息系统经过对样板开始采集处理,再运用CAD技术将相应样板送到工厂自动裁床,将剪裁好的衣片经过手动电缆吊挂系统传送给工厂员工,由员工按照顾客的不同要求对衣服予以处理,然后再利用智能分拣管理系统和智慧物流管理系统等对衣服实行分类处理和配送,最后通过使用智慧配送管理系统协助顾客完成对配送过程的信息跟踪。目前许多的服装公司已经开始使用ERP、CRM和SCM等信息系统,但由于其产品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供货商,无法实现高效的协调合作,所以必须建立信息化体系来对接这些信息系统。信息化体系的建立,能够对生产车间内所有信息和数据进行合理的采集、分类、管理和保存,达到生产工艺上的协同合作以及对原料的合理使用,同时优化了生产成本。另外,信息化建设还有助于客户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对不同用户的偏好进行研究,才能发现更多的数据。

(三)建设供应链数字化平台

进行大规模定制的服饰公司对供应商的需求很多,从最开始的原料供应到后期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都构成了供应链的一环。怎样合理统筹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服饰公司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来处理这个难题。目前现有的数字化集成系统主要针对公司的产品,跨公司甚至跨行业的电子化系统基本缺乏,对具备自主供应链的大规模公司来说,其生产管理系统比较有竞争力,而针对小型公司来说,其供应商之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又相对复杂,公司无法对相应问题进行反映。未来企业要打造面向不同企业的跨企业数字化系统,通过获取企业上下游资源,进行企业内资源的最优调配,提高制造效能,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变革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绒信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服饰服装消费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知识付费消费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