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刁卫东
建构是一个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原意是指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的表现形式.建构课堂实践活动,体现出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而不是教师“授之以鱼”的传递知识的过程.因此,建构课堂活动的特征涵盖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只有将它们形成三位一体的集合,才是课堂活动全过程的综合反映.笔者结合多年的建构课堂活动的教学实践,以“设计轴对称图案”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建构课堂活动重在启迪学生思维一些宝贵的体验,旨在与各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分享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总是以“传道授业”为前提.而在现行义务教育背景下,数学知识也是过度侧重理论,教师课堂传授的是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致使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和方式多是循规蹈矩的“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状态,表面上是课堂实践活动,但实际上仍然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传统理论性教学的影子.在教学中构建课堂活动,学生应是课堂实践活动的主宰者,只有亲历数学活动实践,才能使课堂活动建构发挥真正的效能.那么,又该如何突破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构建实践活动的停滞局面呢?这是笔者进行教育实践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设计轴对称图案”课堂教学的课题引入时,许多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案.但,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 “轴对称的性质”结束之际布置任务——“请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课余时间收集商标、食品包装图案、香烟盒图案、日用品装饰图案、建筑图案……”在开课之前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收集的图案,然后笔者展示设计课中通过剪纸制作的一些图案(如图1)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轴对称图案并找出其对称轴.
图1
创设目的:通过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的商标、食品包装图案、磁砖图案、日用品装饰图案、建筑图案等,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丰富的图案设计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更明确这些图案是劳动人民精心设计的艺术品,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学生在课余闲暇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就比传统教学中通过白板展示寻找轴对称图案这个环节更加鲜活.
在当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实施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活动构建的内容和质量把握不好,一般内容单调、枯燥,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学情,导致数学活动的实践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建构课堂实践活动需要突破单调、枯燥的教学现象.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应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课堂实践活动.因为大多数年轻教师,沿袭了大学的学习方式: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自己去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教师的传统观念又顽固不化.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实践活动成为了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与初中学生的学情是格格不入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实践活动只是纸上谈兵.
其次,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设计者、导航员.实践活动的构建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从而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和学习的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授之以鱼”的教学思想,落实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例如,“设计轴对称图案”中可以设计如图2所示的图案(课前让学生准备剪刀),让学生用剪刀剪出纸上的图案(图案材料前置),再通过对折考虑是否有对称轴,并思考:你使用的方法是最少的裁剪次数吗?(小组进行讨论.)
图2
创设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问题情境,比“纸上谈兵”更加直观,尤其是学生对图2中的第二个图片的对称性探究,通过剪纸、折叠,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第二个图片的对称性探究后又会直接干扰第四个图片的判断,所以,不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就不知道数学思维的缜密性,更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而后面的问题情境和学生的讨论,更是将课堂实践活动推向高潮.问题是开放性的,如学生可将图片按对称性折叠裁剪,也有学生另辟蹊径,直接按整体图形的对称性裁剪.这是将不同的思维融为一体的过程,是思维的碰撞与整合,足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益匪浅,快速提升学科素养.
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是一种大课堂的模式,一些活动可以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使实践活动的背景融入生活元素,这样在课堂学习之余将数学问题变成富有情趣的实际生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课堂实践活动的成效[1].正如在“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之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商标、食品包装图案、香烟盒图案、日用品装饰图案、建筑图案等一样.如,某学生收集的绿色环保标志(如图3),体现了学生别出心裁的一面.
图3
这种以生活情境为纽带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构建应该秉承启迪学生思维的原则.数学是一门饱含逻辑推理的课程,把传统理论教学转变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需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获取知识,理性思维这一数学灵魂自始至终都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构建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情境创设,必须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应用情境.
例如,在“设计轴对称图案”课堂教学的知识生成环节,可以这样构建实践活动.还是采取图案材料前置,用图4-1的瓷砖拼接成图4-2的图案.想一想图4-2中的图案是否对称,若是轴对称图案,动手试一试,其对称轴有几条?动手拼一拼,你还能拼接成其他的轴对称图案吗?
图4-1 图4-2
创设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创设,旨在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拼一拼”中亲历轴对称图案的知识生成过程.这种构建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是实践活动构建的创设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启迪思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构建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只要建构课堂实践活动以突破传统的侧重理论性教学为目的,以突破单调、枯燥的教学现象为宗旨,以融入生活元素为情境背景,以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亟需,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就一定能够成为启迪学生心智的殿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