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非常重要,是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具体体现。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而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大众,是服务于百姓的基层组织,其对于推进党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推进党建与行政服务深度融合、破除“两张皮”现象,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深入贯彻国家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及新任务,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及教育工作相融合,可有效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2]。在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内部治理体系,包括充分发挥高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从而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3]。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与高校内涵式发展相融合、党建与行政服务结合的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确保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系统服务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党建和行政服务同向同行,工作同步,责任同担,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行政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提供思路。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及问题主要有: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脱节,党建工作的长效教育机制不完善,党建工作组织建设质量不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组织建设质量不高,品牌特色与创新不足[4];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之间融合度不够,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问题,服务效能不够凸显,组织设置存在“盲区”,与业务联系不够紧密[5]。围绕以上问题,已有文献提出对策:从思想层面破除旧观念,从实践层面解决老问题,从制度层面建立新机制,从效果层面掌握主动权。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全体党员接受系统性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持续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作用,增强高校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创造力[6-7]。以上研究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行政服务协同并行及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然而研究中比较匮乏的是对如何构建高校“党建+行政服务”双融合机制。
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结果的针对性,本研究选取华东地区某高校各机关党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围绕“我国高校‘党建+行政服务’的融合现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资料收集法,了解各支部党员在政治站位,自我提升意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黏合力,在理论指导实际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围绕“构建高校‘党建+行政服务’的创新机制”,通过文献比较法和思辨建模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构建“党建+行政服务”的双融合创新机制。
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依据最大差异化原则,选取了来自该校不同的基层党组织、专业学科、服务方向、任职年限等背景各异的教师党员作为访谈对象,并通过对支部学习、党员服务等活动的观察,结合党员学习资料形成研究资料。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高校“党建+行政服务”融合机制的现状和机制。
通过多渠道数据收集开展的主题分析发现该高校“党建+行政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绩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党建工作的制度层面、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1)制度层面。党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烦琐的工程,需要与学科专业特点、行政工作相结合,制定各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切实落实好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建一流支部,促进党建工作的质量提升。(2)思想层面。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汲取既往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探索“党建工作+行政服务工作”新模式。党支部积极探索思想学习新途径,充分运用大数据、网络学习、社交媒体等手段开展线上学习和讨论,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的理论水平,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的标杆。(3)实践层面。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革新,还应将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此过程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团学等工作发展做好政治保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由于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高校“党建+行政服务”的创新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研究发现,该高校在支部党建工作与服务师生相结合、支部党建活动创新方法和品牌活动打造、支部党建工作的长效教育机制培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2.1 支部党建工作与服务师生联系不够紧密
部分基层党组织重视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也有部分基层党组织重视业务工作,但比较欠缺的是没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和服务师生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和有机结合。同时,党建工作在服务师生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支部虽试图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但形式和效果较为局限,对党建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教育价值还缺乏提炼。
4.2.2 支部党建活动缺乏创新方法和品牌活动
部分基层党支部注重理论学习,也积极开展参观等实践活动,但对党支部党员自身的专业能力的挖掘不够深入,与党建工作融合不够紧密;对如何利用党员所长,做到“人尽其才”,通过树立榜样来发挥先锋作用仍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支部党建活动形式陈旧、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对品牌活动的打造有待提升。
4.2.3 支部党建工作的长效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少数基层党组织不关心党员长效培养教育机制建设,在此方面的时间、精力、物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少。部分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教条化,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党员的个人素质。还有少数党支部在集体学习时照本宣科,未能理解党建的深刻内涵,导致教育不能真正发挥效用,以上问题不利于党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杜玉波在《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一文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各院系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坚持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抓党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3]。在“党建+行政服务”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能力—路径—实践”全面提升计划,将党建与业务有机整合起来。结合上述观点和本研究的实证发现,本文提出“高校党建+行政服务”双融合创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党建+行政服务”双融合创新路径
现阶段,高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党建和行政服务必须进一步融合,为构建双融合的创新路径,须从全面提升组织力、探索融合新路径、与本职工作结合三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继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党建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基层党员打造成能够真正为百姓服务的人民子弟兵[8]。要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长效教育机制,将党组织的教育长期化、常态化,形成坚实有力的长效机制,要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拓展党员学习的方式,采取多方位、立体化的党员教育模式。以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和保障,把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根本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制度建设与行政管理同时发力、同向而行,创造性地开展支部建设工作,才能不断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活力。严格规范党支部各项党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增强基层党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切实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
其次,继续探索党建工作与行政服务融合的新路径,积极探索思想学习新途径。当前,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日益成熟,党建工作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为规范党务管理、创新组织活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紧密联系师生,真正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服务师生工作的深入融合,做到党建与业务不脱节、一体化。在进行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时,要建立健全的机制,然后将机制贯彻到实践中,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表现优秀的典型人物,发挥模范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与行政部门的合作力度。首先,二者要形成联动机制,助力党建工作的开展;其次,建立健全的制度,根据制度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各部门形成合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展开对重大问题的研究。
最后,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注意联系实际,与党员本职工作切实结合。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把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打开思路,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目的。一方面,要积极创建符合院校特色和基层党组织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将思想理论融入实践,引导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完善评价机制。各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健全考核体系,各参与主体形成合力、密切配合,使党建工作真正发挥作用。总之,利用这些方法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断筑牢学校党建工作的“根”和“魂”,全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力引领改革、推动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各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相互渗透,以使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本研究探索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对象仅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所取得的研究难以覆盖到全部高校。未来可考虑扩大研究范围,增加大规模量表等研究方法,以取得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