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灵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新时代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体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并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引导、激励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立德修身,在智育学习中强化技能,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在劳动教育中勇于担当,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目标,积极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中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学风建设,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造就具有新时代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教育管理的抓手,深化教育管理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按照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构建评价体系。同时,在教育管理实施中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反馈机制,把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的体现,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实现自我管理[1]。学校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找准方向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自我完善。因此,综合评价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在评价体系的引导下,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育人的使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给予学生思想上正确的引导;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是综合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标准,应该能全面、及时地发现问题,指出学生的不足,为学生全面发展指明方向。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评价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等,但项目内容不规范,也不全面,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公平的开展评价工作,比如在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评价指标“是否能激励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不能提供全面具体的评价内容,使学生不能规划好学习生活,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很多高职院校按学期或学年进行评价,评价的各项数据不能实时、动态掌握,使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难题,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督促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生的观念里,学习成绩是重点评价方式,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思想意识较淡薄,不能及时地根据动态量化数据进行更好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的测评工作数据来源于多个平台系统,还有部分是纸质材料,在统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填写事项不全、统计数据有漏项或是有不真实数据等情况,最终导致测评数据不客观公平或是“失真”现象,学生对数据不信服就会产生无所谓或是不重视的心态,综合测评就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作用。
大学生要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思想道德素养、文化技能素养、身心健康素养、劳动能力素养及实践创新素养。具体见表1。
表1 “五维”融合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思想道德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第一课堂的教学来实现,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品德修养的培养工作可以发挥辅导员的引领作用,辅导员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团结互助教育及助人为乐教育等形式,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德育活动也是大学生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途径之一,如主题团课、业余学校培训、青马培训、青年大学习等多种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的政治品德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目标是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服务生产制造。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技能素质培养也是重要指标之一。分阶段按相应权重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大学第一年侧重于思想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人文修养的学习;大学第二年侧重于专业技能学习,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年侧重于岗位实习的综合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践学习。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报告、讲座、职业技能类大赛等活动,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提供多种学习路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在当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维护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态度端正,锐意进取,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身心健康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它们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学校应结合实际,将体育教学、竞赛和运动技能测试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增强团队意识及沟通能力。身体健康也会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针对性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增强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实现知行合一,真正成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强化思想认识,高职院校应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劳动最光荣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大学生课外劳动实践清单,鼓励学生参加并给予科学的评价和奖励表彰[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校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鼓励学生创新探索,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鼓励、引导学生参加行业的技能考证和各类技能竞赛;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学习机会;做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需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五个维度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评价系统应逐层分解、细化,可以以分数形式呈现,或是以分数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综合测评雷达图等报告形式呈现,使学生能通过评价系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4]。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完成数据采集、整理、计算等分析功能,实现评价系统的科学管理,并实时提供数据更新,改变高职院校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周期的传统统计模式,可依托新技术,精准分析,及时推送阶段性结果给辅导员和学生本人,为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和学生检视自我提供依据。
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认可,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整个实施过程应该透明、公开、公平。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综合测评的教育工作,要让学生熟悉评价体系与评价流程,对于一些软指标,可以充分调动团委、教师、辅导员和班委等各方面力量,进行公开评议,并定期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确保学生对综合评价结果的信任,真正体现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深远,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作用,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自我完善,为自身全面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5]。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丰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将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贯穿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技能素养、身心健康素养、劳动能力素养以及实践创新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