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利,刘 萍,徐玥玥
(1.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2;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区,河南 郑州 450062)
《天然药物化学》是黄河科技学院药学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在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该课程不仅与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生药学》等基础学科紧密相连,更与《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和《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等核心课程相辅相成,关系着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和安全。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内容多而繁杂,知识点分散[2],教学对象为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大三的学生。通过问卷星调查发现,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是学习这门课程的短板;同时,在我国中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3-4]。笔者通过外出教学培训的学习和自己团队的课程教学改革,将南开大学有效教学团队自主研发的结果导向的 O- AMAS 有效教学模式应用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自信心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卷星满意度调查,学生学习满意度达到85%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慕课+O- AMAS的翻转教学模型是结合笔者自己的《天然药物化学》慕课资源,采用O- AMAS 有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结果导向为教学设计思路,包括有5个教学环节:①目标设计(objective,O);②课堂激活 (activation,A);③多元学习 (multi- learning,M);④有效测评 (assess-ment,A);⑤简要总结 (summary,S)。5个环节中①为课前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课前私享阶段,②、③、④、⑤是有效的多元学习互动环节,也是学生的课中分享阶段以及课后创享阶段。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重在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深度学习。国内各个专业的教师都在尝试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如《大学物理实验》《微生物生理学》和《食品添加剂》等课程[5-7]。《天然药物化学》慕课+O- AMAS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学习热情,而且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更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并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该课程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和《天然药物化学》慕课资源,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开展了线上资源课前私享、线下课中分享和课后创享相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达到学习目标。
课堂讲授中采用雨课堂,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师生沟通和效果及时反馈,尤其在课堂上实时检测、发布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以及红包奖励,完美实现了翻转课堂的师生互动。雨课堂教学平台科学合理地覆盖和展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所有教学环节,让教与学更加直观清晰[8]。
笔者教学团队借助于雨课堂平台,开展了基于《天然药物化学》慕课的“三享”式O-AMAS的教学探究,采用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块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具体的教学流程如图1。
图1 “三享”式O-AMAS教学流程
线上教学选用自建慕课在线学习平台,根据课程重点知识共录制35个教学视频,线上教学以视频为主,测试练习和讨论相辅助,根据教学内容模块设置四个阶段测试,同时每个教学内容配备有教学PPT。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按照O-AMAS模型设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雨课堂教学以医药领域和生活中常见例子为例迅速激活学生学习欲望,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随堂练习,分组讨论练习。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一中心,根据拟定目标,设计学习历程,进行教学评价,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调整教学的闭环设计,并根据教学反馈和新理念的融入持续性教学迭代改进,对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解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9部分构成,根据内容设置,分为4个模块,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梳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这样一条主链,课程内容设置如表1。
表1 课程内容设置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方法设计的宗旨。该章节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体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更注重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了新医科背景下药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7]。根据该课程特点,我们制定了3阶制的教学目标,以认知、技能和情感的3个层次来设计黄酮类化合物的教学目标。3阶制目标见表2。
表2 黄酮类化合物的三阶制教学目标
在案例选择及问题设置的时候,要全面考虑问题的难度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设置的问题要层层递进,跨度不能太大,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们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案例分享 1 是学生慕课学习并已经书写心得体会的一个任务,属于学生课前私享内容,并与马上要学习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分类有直接的联系,课堂针对蜂胶造假事件邀请学生进行分享,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案例2是身边的植物,学生都能回答银杏叶不同季节的颜色,究其原因只有少数同学可以回答,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结合生药学的学习学生很清楚银杏叶的功效。后面的两个案例中,学生只知道女性吃豆制品有一定的益处,但不能解释原因;部分学生清楚商丘的市树是什么,但对于槐米的功效及成分并不清楚,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寻找答案。从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充满学习热情。在黄酮结构学习的授课过程中采用实例展示(黄芩中的黄芩苷、槐米中的芦丁、大豆中的异黄酮、银杏叶的黄酮类成分)和 MOOC视频(蜂胶造假事件,学生书写心得体会课堂分享),学习内容真实而生动。
多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差异,采用接受式学习、自主私享式学习、小组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黄酮类化合物章节中,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教师讲授的接受式教学、学生自主私享式学习与小组讨论式以及基于任务的项目式教学的模式。首先,基于慕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分享蜂胶造假事件学习心得,清楚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引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常用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类依据和理化性质。教师讲授和学生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重要知识点的学习采用个人作答或小组讨论来完成,通过雨课堂发布讨论习题,简单问题学生自主完成,采用个人作答,同学们互评来完成,不仅会做答还要会评价;复杂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形式来作答,小组之间互评。如雨课堂发布小组任务作业-概括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析他们理化性质(颜色、旋光、溶解度和酸碱性),并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槐米中芦丁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为后面的提取分离奠定基础。每组5名成员,一名组长4名成员,分工完成,每名成员负责一个知识点,组员A负责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分析与比较,组员B负责物理性质如颜色和旋光性的分析,组员C负责苷和苷元溶解度的分析,组员D负责酸性及碱性的分析和应用,组长负责分析具体化合物芦丁性质的分析。最后,一起探究小组讨论中每个问题的正确解释,课堂提交小组成果,组之间互评,相互学习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效果。
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中,用雨课堂进行随堂检测和讨论,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对作答准确率高且快速的同学,适时进行红包奖励,激励学生们的学习乐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提问的局限性以及时间紧张的问题,同时传统的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部分学生的压力,对学生学习效果不能全面掌握。
为了考察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考核结合信息技术以“慕课”“雨课堂”和“翻转校园”等为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课程成绩包括慕课成绩(20分)、雨课堂成绩(10分)、翻转校园测试(20分)和期末成绩(50分)四项。在评价体系中,学生自学能力、提取分离方案设计中溶剂的选择及典型案例的思考心得等都恰当地融入到教学中。
总结不只是重述,有效的简要总结活动可以实现巩固知识。黄酮类化合物章节中,先进行侧重于学生巩固知识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质的总结。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提问时依据主线即结构决定性质,如教师提问黄酮的母核是什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学生集体回顾,并在黑板上画出母核标出分类依据,根据分类依据,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黄酮类型及他们的区别。其次,侧重于分析能力知识的梳理。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颜色、溶解度及酸碱性,如颜色与共轭体系有关,哪些黄酮类型颜色深?哪些有旋光性?苷和苷元的旋光性一样吗?酸性和碱性与哪些结构有关?结尾,是综合知识的总结和提升阶段。如槐米中的芦丁属于哪种类型的黄酮,分析理化性质,可以尝试选一种方法实现提取吗?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反思深化。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和《天然药物化学》慕课资源,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前的独享、课中的分享和课后的创享,达到了乐学、善学、会学的目的。通过问卷星调查,90%的同学都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85%的同学认为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