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荥输、下合穴对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2023-01-11 13:06刘亚东雷芳姜嫄嫄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导病程肢体

刘亚东 雷芳 姜嫄嫄

(1.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00;2.长安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陕西 西安 710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PN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若未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难治性疾病,增加患者致残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中医学将DPN归为消渴继发痹症范畴,认为消渴久而不治,导致气血瘀滞、经脉失调,不通、不荣则痛,需以活血化瘀、疏经养脉的原则治疗这类患者[2]。针刺属于中医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同时有研究也指出针刺对DPN患者也具有一定治疗效果[3]。因此,本文旨在观察针刺荥输、下合穴对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DP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0.23±7.54)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37±1.24)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9±0.97)年。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9.48±7.63)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56±1.14)年;神经病变病程2~7年,平均病程(4.18±1.03)年。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中西医诊断标准[4],并经肌电图等检查确诊为DNP患者;入组前未服用过治疗DPN的药物;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类疾病者;晕针或对针刺治疗不耐受者;存在皮肤破损、溃疡、过敏、发炎等者;伴有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者;因腰椎病变、淋巴管炎、化疗药物等其他原因导致出现周围神经性病变者;血压或血糖控制不佳或疾病突然加重者;伴有严重脑部器质性病变或脑部外伤手术史者;伴有认知或精神障碍类疾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包括向患者行常规DPN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饮食、运动等方面计划,并督促患者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康复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降糖、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等体征变化情况,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h血糖<8.0 mmol,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甲钴胺片(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07,规格:0.5 mg/片)治疗,服药用法:餐后30 min口服,1片/次,3次/d,7 d为1个疗程,且治疗干预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荥输、下合穴治疗,其具体方法为:取穴:荥穴、输穴及下合穴;操作:患者取平卧位,放松患者肢体,用75%酒精对针刺部位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再取用规格为0.3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固始公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豫械注准20172270468)以45°方向采用以平补泻的手法进针,并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5 min进行一次提插捻转,以患者感觉针刺部位酸胀、疼痛为度。1次/d,10 d为1个疗程,且治疗干预1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使用肌电图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NDI-094C)检测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VC)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5]、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13,P<0.05)。

2.2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VC及S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3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TCSS评分比较分,n=75]

3 讨 论

中医学将DPN归属为“消渴”、“血痹”、“络病”范畴,《王旭高临证医案》提及“消渴日久……手足麻木……肢凉如冰”,认为麻、凉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7];《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除其血脉……调之问病……以平为期”,故治疗时需祛除血瘀、补气理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针刺可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缺血、缺氧情况,促进神经损伤恢复[8]。《黄帝内经》记载“荥俞治外径,合治内脏”,故本研究选取荥穴、输穴及下合穴为针刺穴位。针刺这几个穴位,可起到行经通络,益精引气,补血止痛,滋养脏腑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情况,减少神经损伤,改善相关症状情况。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荥输、下合穴能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本文结果也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VC及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荥输、下合穴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原因,针刺穴位调节了患者体内各脏腑经脉之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机体代速度,提高肢体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神经传导速度随之加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文结果也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荥输、下合穴能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肢体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治疗。这是由于荥穴、输穴及下合穴与机体重要脏腑器官紧密相连,针刺这几个穴位时,加快了各部位肢体血流循环速度,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促进神经细胞发育,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肢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减轻肢体疼痛程度,TCSS评分也随之降低。

综上,针刺荥输、下合穴对DPN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减少神经组织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传导病程肢体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神奇的骨传导
肢体语言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