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2023-01-11 13:07王学锋安岗
贵州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脉管根治术胃癌

王学锋 安岗

(1.渭南市合阳县中医院普通外科,陕西 渭南 715300;2.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陕西 西安 710089)

胃癌主要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由于临床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因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此时通常通过胃癌根治术来起到治疗作用[1]。手术治疗方式是老年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着手术后复发的征象[2]。因此,本研究探讨高龄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高龄胃癌患者病历资料,所有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完整,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胃癌,均进行手术治疗。

1.2方法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充分的术前准备,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双腿分开位,穿刺点选择在脐下穿刺置入气腹针,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内粘连情况、肿瘤部位、大小及浸润情况,然后在左、右上腹,平脐水平分别置入4个套管针,采用超声刀切除影响视野以及操作的相关脂肪组织。在胃左右动脉的血管根部,将胃右动脉切断,分离处理十二指肠,分离处理胰腺被膜同时进行腹部食管的分离,切断结肠脾大网膜。在右上腹作正中切口,取出胃部,并实施毕2式吻合术,之后逐层关腹。辅助完成胃癌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疗效[3]情况,并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生存率,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2 结 果

2.1患者近期疗效 术后1年,CR16例,PR28例,SD17例,PD9例,ORR为62.86%。

2.2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ORR对比 不同淋巴转移数、病灶直径、脉管内肿瘤、疾病分期的ORR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ORR对比

2.3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淋巴转移数、病灶直径、脉管内肿瘤、疾病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3 讨 论

手术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清扫淋巴结,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若患者肿瘤组织较大,术前已转移则术后复发风险较高,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4]。传统的开腹术手术消耗时间较长,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缓慢等缺点,而且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老年人的占比较高,手术耐受力较差[5]。因此,需要一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方法来解决对此病的根治。近年来,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胃癌的根治中占据重要位置[6]。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目的与开腹术相同,主要为:对病灶及相邻组织、淋巴结做到清除干净;彻底清除癌细胞;无瘤操作原则。微创技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点,特别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7]。微创术手术入径跟开腹术有区别,切口小,定为准,对病灶的观察和操作会更细致,从而对病灶的清除会更彻底;在腹腔镜下手术视野会变得更广,对不易观察的如深部、狭窄部位的病灶具有更好的观察视野,术后效果比较满意[8]。另外腹腔镜下更容易对病灶附近的组织进行清除,进而达到彻底消灭腹腔内癌细胞的目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可根据肿瘤的不同位置选择性的进行淋巴结的摘除范围,这对操作者的能力要求较高,术者应熟练掌握腹腔镜的操作,熟悉生理解剖及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治疗效果[9]。本文研究显示,术后1年,CR16例,PR28例,SD17例,PD9例,ORR为62.86%,表明短期疗效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本研究发现,不同淋巴转移数、病灶直径、脉管内肿瘤、疾病分期的ORR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经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淋巴转移数、病灶直径、脉管内肿瘤、疾病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说明淋巴结转移数量较多、病灶直径较大、脉管内存在肿瘤、IV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较低,应在治疗中予以重视。

综上,对高龄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后,疗效确切,但其中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应给予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脉管根治术胃癌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几何因素对微通道脉管制冷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