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2023-01-11 06:39楚端玉付春蕾邢浩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平县绿化林业

楚端玉,卫 红,付春蕾,邢浩杰,陈 帅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2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自此森林城市建设纳入科学化轨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提出了“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为我国新时代森林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随着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平县抓住机遇,坚持以创新规划理念、打造城市特色为切入点,打造“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的特色省级森林城市。

1 概况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隶属驻马店市,南距武汉300 km,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 km,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高铁、107国道纵贯全境。地理位置为北纬33°10′~33°32′,东经113°36′~114°13′。全县辖20个乡镇、场、办事处,总人口87万,总面积1 098 km2,其中可耕地面积118 km2,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西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发展林业条件十分优越。

2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西平县域全范围,在重点工程建设时分为县域和城市建成区两个层次。

2.1 县域范围

西平县辖柏城、柏亭、柏苑3个办事处,出山、师灵、权寨、盆尧、五沟营、嫘祖、二郎、宋集8个镇,人和、谭店、芦庙、杨庄、专探、蔡寨、焦庄、重渠8个乡,老王坡及产业集聚区2个管理委员会。全县有29个居委会,255个行政村。

2.2 城市建成区范围

根据西平县最新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柏城、柏亭、柏苑3个街道办事处建成区范围。

3 研究区现状分析

3.1 资源现状

根据2017年森林资源数据统计,西平县林业用地面积为35 699.7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2.6%。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2 987.65 hm2,疏林地1 791.48 hm2,灌木林地21.66 hm2,未成林造林地627.9 hm2,苗圃地49.92 hm2,宜林地221.08 hm2,辅助生产林地21.67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0.17%。

3.2 有利条件

3.2.1自然资源丰厚,文化古迹众多

西平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丰厚的自然资源是建设森林城市的良好基础。此外,西平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古为柏皇氏遗族封地,西汉初年置县,是黄帝正妃、中华之母——蚕神嫘祖的故乡,中国冶铁文化的发祥地。境内还有龙山文化遗址、东周灰坑遗址、宋代宝严寺塔[2]、棠溪源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3.2.2治水蓄水以水润城,打造花海森林城

近年来,西平县以打造花海旅游新城为目标,按照“以水润城”的理念大力实施治水蓄水工程,全面实施“三河”生态工程,规划实施“一渠六湖”治理工程,进一步贯通城区水系,实现河湖渠互联互通,形成循环型水系网络。小洪河、引洪河治理工程依托西平历史文化资源,以“水、花、桥、路”为载体[3],打造“两岸绿树成荫,堤岸海棠飘香”的花海新城。此外,“两河”沿岸的冶铁铸剑文化园、法家文化园、柏国文化园等七大主题游园基本建成。

3.2.3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共同参与

西平县政府财政支持,社会共同发力,助推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列专项资金引导、撬动,乡镇财政加大投入,精心打造达标村和示范村,建立政府扶持、项目支持、群众筹集、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全力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形势。

3.3 不利条件

3.3.1林分质量不高,草皮灌木偏多

城镇绿化普遍存在树种单一、重草皮灌木、乔木树种偏少的现象,造成景观效果不明显、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城市绿化尚缺精品,亮点不多,且建成区的绿化量不足。

3.3.2公园绿地数量不足,服务半径较大

经实地调研测算,中心城区及各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均超过500 m,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随着西平县城镇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仍需增加,且需要平衡公园绿地街区、小游园、综合公园等比重和分布,健全公园绿地功能, 扩大绿地服务半径。

3.3.3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场所较少

西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具有地方特色且与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科普场所、生态文化体验基地相对较少,生态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标识系统建设不完善。

3.3.4森林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

目前,城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监测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林业资源的监测手段相对比较落后,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监测体系尚不完善,林业基础保障能力和资源保护任务不相适应。

3.4 达标情况分析

根据河南省级森林城市的指标要求,从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城乡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组织管理等六大方面设置了35项指标,其中28项已达标,7项不达标(表1)。

表1 达标情况分析Tab.1 Analysis of compliance

4 建设定位、目标与总体布局

4.1 建设定位

以“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为建设定位,结合西平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山水田园,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将西平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融入森林城市建设中去,打造独具魅力的森林城市。

4.2 建设目标

以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县森林城市建设行动,逐步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因地制宜提高林木覆盖率,优化森林资源质量,合理配置城镇绿地资源,优化城乡生态景观,提升河流、道路等廊道绿化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等建设工程。形成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省级森林城市的评价标准,把西平建设成为具有突出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城市。

4.3 总体布局

依据西平县的城市发展趋势、生态格局和地形地貌特点,结合自然资源条件,将城市森林网络体系构建成“一心、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多点”的景观格局(图1)。

图1 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Fig.1 Overall layout of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in Xiping County

1)“一心”:中心城区。实施高标准的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城市环城林带建设等,并将嫘祖文化、冶铁文化等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2)“一核”:生态自然内核。依托棠溪源森林公园,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协调周边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打造生态自然的核心区域。

3)“一轴”:森林城市发展轴。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等交通干线串联起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的森林城市发展带。

4)“两带”:指西平县境内淮河与汝河的支流,沿河流进行生态廊道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沿岸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

5)“三区”:西平县整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分区(西部的山地森林生态保育区、中部涵盖中心城区的森林城市建设区与东部平原的森林生态产业区)。

6)“多点”:指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村庄绿化、林产基地等。重点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森林、湿地生态环境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并适度开展生态旅游,以生态功能提升带动产业发展。

5 建设内容与规模

重点围绕不达标项开展建设内容规划,紧扣县域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规划,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突出重心,精准发力[4]。

5.1 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5.1.1城区绿化提升

增加中华嫘祖文化苑、火车站、护城河公园、居住区游园、凤鸣公园和城东公园的绿化面积,合理配置山石、雕塑、喷泉和树木,形成新的园林景观;对建成区23处居住区附属绿地进行提升改造,按适地适树原则,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见缝插绿,并增加外墙、屋顶等垂直绿化;龙泉大道、工业大道、中原大道等建成区绿道,增设分车带、绿化带,增加道路绿地面积。

5.1.2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依托全县范围的农田林网和现有沟渠,在断档、破损比较严重的地区补植、更新,对于林网网格过大的地区合理开辟新网格,加大种植密度,选好树种,合理进行种植,增加层次感。到规划期末,新建农田林网折合林地面积2 442.6 hm2,林网控制率达到95%。

5.1.3生态廊道建设

按照“品种多样、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标准,对全县已建廊道绿化工程进行美化提升。

1)道路绿化。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采取不同树种混交配置。铁路、高速每侧绿化宽度10 m,国道每侧绿化宽度5 m,县乡道路每侧绿化宽度3 m。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及彩叶树种的使用,形成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路边景观,进一步提升生态廊道绿化质量。

2)水系绿化。完成县域内主要水系河流、大中型水库绿化。小洪河、洪澍河、柳堰河等河道单侧种植6行以上高大乔木,或每侧不少于6行的经济林。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通过补植、抚育、更新以及搭配耐(抗)水湿的树种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形成生态林环抱的水系。

5.1.4生物多样性保护

县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新建一批高标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将现有的部分森林公园改造升级,完善现有基础设施,提高质量,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构架(表2)。

5.1.5镇村绿化

以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建设为抓手,规划近期建设森林村庄14个,中期建设森林村庄12个,远期建设森林村庄10个。采取乔木、灌木、藤木、花卉立体式绿化与美化。建立植绿护绿机制,建设围村林、庭院林、公路林、水系林及四旁绿化体系,努力营造优美的环境。

表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Tab.2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5.1.6森林质量提升

1)树种及林分改造。通过疏伐、间伐清除非目的树种,组团式补植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对大面积严重受病虫害感染且无保留价值的林分,采用带状皆伐方式更新。

2)密度调整。清理受病虫害感染木,实施伐除病弱残株及劣质林木等疏伐工作和林木抚育工作,在林中空地或面积过大的林隙适当补植[5]。

3)中幼龄林抚育。实施中幼林抚育2 750 hm2。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做好松土、扩穴、追肥等各个抚育环节,采取透光伐、卫生伐、合理疏伐、割灌、修枝等措施,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4)封育管护。严格封育管护饮用水源地的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提高森林质量,保证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5)低效低产经济林改造。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2 980 hm2。嫁接良种或伐除品质一般、品种不符合要求的经济林,对品质较好的中幼龄经济林实施翻地、除草、施肥等抚育措施。

5.2 森林产业建设

5.2.1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

以洪河公园、嫘祖文化苑、宝严寺、棠溪宝剑等项目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健全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功能。将西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景观相结合,发展以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以森林人家、生态山庄等服务业为增补的生态旅游体系,将西平县打造成豫南城市后花园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中部知名的山水休闲度假目的地。

5.2.2花卉苗木产业建设

以现有苗圃资源为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型苗木和名贵苗木产业。以宋集镇、二郎镇、盆尧镇、出山镇为主,打造特色苗木品牌,搭建小型花卉苗木交易平台,加强花卉苗木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大科研和技术的推广工作,使苗木产值稳步增长,质量与销量稳步提升。

5.2.3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

立足现有梨、葡萄、核桃、猕猴桃、石榴等优势品种,完善扩大梨、桃等经济林基地。采取嫁接改造、集约管理等有效措施,引进和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现有经济林的产量和品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大力开发特优新品种,形成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主导产品,逐步实现区域化、基地化、优质化。

5.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5.3.1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嫘祖文化苑、冶铁文化园为主,打造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两处,建设成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的生态体验地;结合城乡绿化建设,以交通便捷、成廊连片为原则,选择适宜的地点新建、扩建义务植树基地及纪念林基地,同时积极推广宣传植树活动,鼓励群众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风尚。

5.3.2森林文化保护

全县共有古树名木45株,针对保护现状,实施普查档案查漏补遗,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为古树扩展生存空间。当地的管护人员发现病虫害及生长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告。

5.3.3森林文化传播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宣传,增强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县动员、全民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氛围,确保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4 森林支撑保障建设

5.4.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

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体系[6],加强林业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宣传培训森防体系建设。在西平县森林资源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病虫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9%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3%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成灾面积不超过发生面积0.5%。

5.4.2林业科技支撑建设

结合生态建设、林业建设和实际发展情况,着力推进嫘祖植物园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之成为西平城市绿色生态名片。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强基层林业站基础设施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平台。

5.4.3林业信息化建设

立足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网站建设[7],进一步推进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体系。

5.4.4林政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森林林木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建立健全林木采伐审批管理制度。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落实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完成权责清单的各项规范梳理等工作。切实提高普法宣传,普及林业法规知识,培养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让尊重自然、保护森林成为公众精神信仰和道德风尚。

6 结语

西平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特色文化内涵是发展森林城市良好的基础。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林业条件,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始终,打造城乡一体、结构合理、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西平。

猜你喜欢
西平县绿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朱屺瞻《绿化都市》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西平小麦
西平县
land produces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筹资模式研究
西平县师灵镇“三夏”和计生工作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