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诗涵,包 月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于2020年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1]。美国最新研究数据表明,约有5 000万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其中2 000万人的疼痛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2]。我国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疼痛病人已超过3亿人,并以每年1 000万至2 0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3]。疼痛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积极的疼痛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3-4]。
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无痛理念”指导下,影响护士正确干预疼痛的因素主要包括对疼痛评估的错误观念以及对镇痛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欠缺两方面[5-6]。对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主体多为西医院的专科护士[7],缺少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医通过情志干预、饮食调护、外治疗法等辨证施护治疗疼痛;西医通过辨病给药,改善痛源来达到止痛效果[8]。本研究主要探究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认知态度及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中医院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疼痛培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创建“无痛病房”提供相关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5月—2022年8月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并已完成注册;②在中医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满1年;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进修人员、实习护士;②近1年休假超过3个月以上的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共计8项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所在科室、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是否为中医院校毕业、婚姻状况。②疼痛管理态度行为问卷:结合护士日常工作中对疼痛管理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医院疼痛护理委员会专家评议修订而成,共包含15个条目,以“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5种选项作为选择标准。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大于0.7,问卷信度良好;KMO值为0.899,大于0.6,显著性小于0.05,效度检验良好。③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KASRP)中文版问卷:由Margo McCaffery、Betty Ferrell设计而成,在2014年由我国学者进行汉化和修订[9],Cronbach′s α系数为0.743,重复测量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0,有较好的信效度[10]。问卷共包含41个项目,有疼痛评估、疼痛处理、用药原则、案例分析等内容。前22项为是非题,最后2项为案例分析,其余均为选择题[11]。根据标准答案计算得分,每个项目计1分,满分为41分。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向某中医医院护理部发放调查问卷,再由护理部下发到临床各个科室。研究者向护理部主任及各科室护士长阐明本研究的目的,对调查问卷填写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根据样本量为条目数5~10倍的原则估计调查问卷数为75~150份,最终研究发放问卷105份,有效回收10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 护理人员的一般特征 根据回收问卷结果显示,肿瘤科和普外科护士较多,与疾病特征和止痛措施的普及有关;31~35岁的护士较多,与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疼痛知识相对了解有关;此外,研究对象本科学历居多,占82.86%。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n=105)
2.2 护士对疼痛管理的态度和行为情况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护士了解疼痛及疼痛评估时间,仅4.76%的调查者对疼痛不太了解,多为低年资护理人员。82.86%的护理人员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疼痛知识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可以对病人进行疼痛筛查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其中72名护士可以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来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如腕踝针、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39.38%的护士没有自学过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自学疼痛知识的途径多源于百度网络搜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度排名前5位的具体条目见表2。
表2 护士态度行为符合度条目
2.3 KASRP中文版问卷答对率情况 答对率最高的条目为“给予初始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后,应根据病人个体反应做出用药剂量调整”,答对率最低的条目为“病人疼痛病因不明,在疼痛评估阶段不应给予病人阿片类药物,以免影响对疼痛病因的诊断”。具体条目详见表3。
表3 KASRP中文版问卷答对率条目情况
2.4 不同特征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是否为中医院校毕业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护师、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疼痛知识得分较高。见表4。
表4 不同特征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比较 单位:分
3.1 护士中医适宜技术镇痛掌握情况良好 西医治疗疼痛多选用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级别的药物,中医治疗疼痛则多以辨证施治为主[8,12]。疼痛在中医上多是由于机体内经络淤堵、气血运行不畅所致[13],实痛本质多为“不通则痛”,虚痛多是“不荣则痛”[8]。一般中医措施缓解疼痛多有情志护理、辨证施膳护理、中医适宜技术等。中医情志与脏腑机能、气血关系密切,进行宣教时要告知病人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缓解紧张焦虑情绪[14]。根据不同的证型病机选择适宜的饮食,进而平衡营养,促进机体康复[15]。根据病人疼痛部位选择相应分区,施以腕踝针,可调节脏腑功能,有镇痛之效[16]。穴位贴敷、手法按摩、艾灸、拔罐、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也可缓解病人疼痛症状。李思瑶[17]选取80例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在体表痛感最强处进行中药贴敷,根据病情针对性选穴进行艾灸和穴位按摩。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病人疼痛得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高。孟丽红等[8]表示,传统的中医八段锦呼吸法、五行健骨操、太极拳、易筋经等可以静养正气、扶正祛邪,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镇痛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调节病人情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3.2 不同特征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存在差异 KASRP中文版问卷得分为(18.85±3.61)分,答对率为(47.96±8.81)%,最高答对率为72.73%,低于刘苗苗等[11]制定的80%的及格线,结果表明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普遍偏低。研究生学历、副主任护师疼痛得分较高。学历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能够快速获取新的疼痛管理知识[18]。管理人员应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具体的层级、工作职责开展分层特性化培训[19]。查阅国内外文献和疼痛管理相关指南规范,建立护士分层疼痛培训手册,制定能力考核清单[20]。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融入情景模拟、疼痛沙龙、工作坊等多模式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考察培训效果[21]。由于大多数院校暂未开设疼痛管理相关课程,使得护生的疼痛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医院要重视对新入职护士的疼痛管理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疼痛知识相关继续教育,主动学习疼痛管理知识[22]。李佳等[23]对150名护士进行疼痛护理分层培训,培训后病人的疼痛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郭艳荣[24]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疼痛护理管理能力,从而减轻病人疼痛,达到良好的考核效果。
3.3 多学科人员交叉组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 疼痛护理管理团队主要是制订、更新相关规章制度,监控医院疼痛管理质量[18]。主要包括疼痛评估体系、疼痛护理宣教流程的构建,对科室开展镇痛安全评估的监控,疼痛质量管理计划、改进项目的制订等[20]。刘敏君等[20]研究表示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疼痛护理管理团队组长,麻醉科主任、疼痛专科主任和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疼痛高级实践专科护士担任秘书,组员包括疼痛专科护士、全院各病区护士长以及疼痛护理委员会成员。麻醉科医师、疼痛专科医师、各病区护理人员多学科交叉,分工合作,多元性互动[19]。护士通过对病人的观察进行疼痛评估,协助医师制订止痛计划,和家属进行沟通以保证镇痛措施的有效实施[20]。成立疼痛护理管理团队,对全院职工进行疼痛培训,对病人进行疼痛护理,使病人的疼痛控制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1]。陈惠珺等[25]选取64例喉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疼痛护理管理团队进行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的镇痛方式指导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准确的疼痛量表评分使医护沟通更加有效,进一步表明建立疼痛护理管理团队,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可以增加对病人的了解,缓解病人疼痛焦虑的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23]。
近年来基于“无痛理念”创建的无痛病房[26]在我国部分医院开展实施,通过建立各种疼痛评估制度、多种镇痛模式,促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无痛苦地恢复身体机能早日出院,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疼痛管理知识。根据本调查的结果显示,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多与学历、职称、是否为中医院校毕业有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疼痛知识培训,分层级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组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多学科交叉,分工合作,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镇痛,共同促进“无痛病房”的建立。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偏小,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日后可以扩大样本量,更准确地了解护士疼痛知识的影响因素及掌握情况,促进疼痛护理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