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市滨湖高级中学(313000)孙伟丽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造成了太多的人间悲剧。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猝不及防的灾难使教育工作者思绪万千、心情沉重。疫情期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掂量出生命的重量。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而这次疫情更让教育工作者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者提出。1968 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同时进行了实践;1979 年澳大利亚诞生了世界上首个正式的生命教育机构。我国的生命教育诞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出台,这是我国较早的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实践。2008 年汶川地震前,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是零零散散地开展的,而在汶川地震发生以及当年的《开学第一课》播出后,生命教育在我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
在疫情的影响下,生命教育被“激活”,媒体纷纷报道,学校也忙着开设生命教育课,但这样的生命教育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工具性。袁卫星老师认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生命教育是必不可缺的。教育工作者要静下心来思考开展生命教育的初衷,理性看待生命教育,同时努力构建生命教育体系,使其层次变得更为丰富。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以往,一些学校、教师开展的生命教育仅关注有可能对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各类事物,致力于使学生明确如何保护生命安全。这样的教育多指向自然生命,缺乏对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观照。朱永新教授认为,可以站在生命存在方式的角度对“生命”作出阐述,即生命包括自然生命(生命长度)、社会生命(生命宽度)、精神生命(生命高度)。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开展的生命教育,应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以生命为核心,紧紧围绕上述生命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积极生活、成就幸福人生,使学生成为完整、立体的人。
疫情的暴发警示我们:要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保护生存家园。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自然界是命运共同体,此次疫情正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学校要教育学生保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尊重一切生命,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生存本领。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远不止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有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学校、教师开展的生命教育应传授必要的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知识,让学生习得维护生命安全的关键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积极生活和成就幸福人生的前提。生存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类: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应急自救教育。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生存教育,比如防疫知识教育、防“毒”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部分学校开展的生存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一定的体验性。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人活着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面对挫折和调适情绪等。学生应该以美好的生命姿态积极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成长为有足够的力量抗击风雨的人。当前,高中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高中生因高考失利而自杀、因寒假作业未完成而自杀、因手机被没收而自杀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难道这些高中生遇到的困难比失去生命还严重吗?严重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导致偏激行为的发生。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不但将部分学生不自觉、缺乏自制力的特征展露出来,而且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恐慌与焦躁的情绪,进而生发心理问题。学校需要适时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坚毅、勇敢、自信的品格,使学生能直面生活中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对于人而言,活着就为了幸福。马克思指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在和他人的社会接触当中,通过给予,个体能够真正地获得幸福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其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该追求什么,是生命教育的根基。学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从而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并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疫情期间,无数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了将传染源牢牢控制,千千万万的人停下了外出的脚步,居家工作、学习。无数的团队和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学校、教师可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人在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处理好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会真正产生对生命的热爱,进而通过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等成就幸福人生。
为了帮助学生成就幸福人生,学校还应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当前形势下,相关各方应重视生命教育,防止生命教育“转瞬即逝”。下面,笔者主要结合相关的生命教育实践,从学校与教师层面探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生命教育的措施,以及如何将生命教育纳入常规工作并予以长期坚持。
学校要想开发专门的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就应深挖并整合相关的资源。
1.生态文明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使学生树立“爱护自然、健康生活、绿色消费”的观念,引导学生成为负责任、敢作为、有担当的人。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有重合的地方。学校可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在分层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加强生命教育。学校应始终贯彻“生命、生态、生活”理念,积极举办“垃圾分类我先行”“大手拉小手,校园我来清”等活动。
2.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的印发体现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与劳动息息相关,热爱劳动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在劳动教育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通过“校园学农计划”让学生在体验稼穑之艰辛、秋收之快乐的同时接受深刻的生命教育。在和大自然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生命,明白了要珍惜生命,懂得了幸福生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各专业对录取学生的选考科目有具体要求。这意味着学生进入高中后就要开始思考未来的选科和专业方向。对此,笔者所在学校每周开设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架起连接“当下之我”与“未来之我”的桥梁。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教师先给学生讲述疫情期间,医疗、建筑、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工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快速做出反应、协同作战的事例,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工作,然后让学生分析从事该理想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等,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持续的努力,让自己活出意义,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学校要将生命教育和各个学科的教学相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并有效内化生命教育知识。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均包含生命教育资源。例如,《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参考上述要求,有效开展教学。如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疫情期间各行业的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故事,渗透“通过就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等内容;在“价值和价值观”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用生命捍卫生命的动人故事,渗透“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价值。又例如,语文教材中《我与地坛》《老人与海》等传递正确生命价值观的课文,体育、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课程中所蕴含的生理知识和生活常识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各科教师可以适时、适量、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学校、教师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并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比如,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主动保护自然环境,保卫生存家园;开展徒步、登山等拓展训练,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消防疏散演练、急救模拟演练等,使学生拥有在危急时刻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有效体会生命的珍贵,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与坚强。学校还可通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请狱警进课堂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法律的威严,并明确必须自觉遵守法规法纪。
如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学校应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开展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知识能被更加快速地传播与普及。
1.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
安全教育平台不但包含诸多安全常识,而且会定期更新、推送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增强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意志力。笔者所在学校采用分发“告家长书”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平台的应用,并通过家校联系微信群、钉钉群等实现与家长的互动,使家长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有效利用钉钉
钉钉兼备QQ、微信、网盘等的部分功能。钉钉因具有签到、考勤打卡、OA审批、办公电话、智能填表等功能,而成为疫情期间教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疫情期间,笔者专门组建了家长钉钉群,定期给家长推送诸如“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家长用这4 招,治标又治本”“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等内容,告知家长线上线下心理咨询的途径,使家长深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并提高问题应对能力。家校应形成生命教育共识,携手共育。
教育要润泽生命、点亮生命,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疫情危机中抓住生命教育的契机,勇于探索和创新生命教育的方式,积极推动生命教育蝶变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