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赟,王 鹏,王 斌
(济南市长清区城乡水务局,山东 济南 250300)
长清区位于山东济南西南部,全区辖2镇、8个街道办事处,有616个行政村,639个自然村,全区户籍总人口56万,总面积1 178 km2。长清区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山前平原和黄河洼区地形。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做到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引起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清区属黄河流域,境内河流较多,内河有南大沙河、北大沙河、清水沟3条。截至2019年底,全区建有水库44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3座,小(2)型水库28座,总库容7 980万m3,总兴利库容3 964万m3,建成塘坝326座,总库容986万m3。长清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48 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 770万m3。
黄河流经长清全境,境内全长52 km,是长清区主要客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目前引黄指标每年300万m3。
根据2020年度长清水资源公报,全区总用水量10 415万m3,其中农业用水6 740万m3,占总用水量的64.7%,既有地表水,也有地下水和黄河水;居民生活用水1 910万m3,占总用水量的18.3%,全部是地下水;工业用水量668万m3,占总用水量的6.4%,全部是地下水;其他用水1 097万m3,占总用水量的10.6%。
总体来讲,长清区供用水目前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随着长清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大量增加,水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初步测算,在50%保证率的条件下,2025年将缺水2 000万m3,2035年将缺水3 000万m3。
截至2021年,长清区人均占有水资源为377 m3,属于用水极度紧张并有缺水现象的地区,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低,在枯水年份,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根据水环境监测资料,其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较低,且地下水水源地中也存在因水质监测指标超标而关停的问题,水质型缺水问题依然突出。因此,长清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及水质型缺水并存。
在地表水水源地中,引黄水库均位于济南市西部,南部山区水库常因季节性枯水导致供水连续性差,加上保泉和地下水限采,东部、南部城区缺水严重。济南市区东部引用客水距离长,南部地势高,增加了南部和东部调用客水的难度。
地下水资源供水占比均在60.0%以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63.4%,部分地区开采量已接近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可开采量;地表水资源供水量仅占27.9%,开发利用率为15.0%,且部分地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0.0%,供水结构不够合理,地下水资源已接近开发利用上限,地表水及再生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难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产用水尤其是第一产业用水所占比重仍较大,在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已接近可开采量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取用地下水的比重逐年上升,这与水资源短缺条件不相匹配,不符合“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中水回用率低,目前,长清区年处理污水3亿m3,污水处理回用量0.70亿m3,污水回用率仅为23.21%。
水资源管理体制职能不统一,取水许可、执法、征收,水源地、工程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传输不畅,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在相互配合方面有待优化。
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积极引用客水、限制开采地下水、鼓励回用再生水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统筹水源蓄引调提能力,增加地表水、客水及地下水资源储备。
1)地表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对现有的水库塘坝做好扩库增容防渗,尽快续建武庄水库,合理选址,新建一批水库塘坝和河道拦蓄工程。
2)客水。一是建设平原水库。原规划中的大觉寺水库可综合利用黄河水、长江水、雨洪水和涝洼水,近可满足长清用水,远可利用南水北调干渠支援济南和胶东。平原水库工程不仅不缩减黄河滞洪区范围容量,而且可以更有利于黄河防汛调度,在黄河高水位时蓄水,进行蓄洪滞洪,确保旱能浇、涝能排、高能减、低能补。二是沿黄灌溉水源置换。除了生活用水和饮食工业用水外,在长平公路、南水北调以西和山前平原,用黄河水替代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用水量。三从战略高度。看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引黄、引江互为备用。
3)地下水。明确地下水使用用途和范围,建立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开采地下水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在河谷断层和强渗漏带,利用雨洪水和客水,过滤净化回灌补源,实现采补平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水源水系连通。加快实现水源连通和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互通有无,提高水源保证率。
一是开展第一产业节水工作。鉴于第一产业是第一用水大户,要重点开展灌区专项节水评价工作,尽量采用管灌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渗漏及蒸发损失,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同时,要开展非充分灌溉方面的研究,尽量做到增产增收不增水。二是开展工业节水评价工作。通过引进先进的用水工艺及技术,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器具,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提高水利用系数,减少用水定额。三是开展供水管网检测、排查及升级改造工程,减少供水管网漏损率。四是积极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生活中新鲜水的取用。五是加大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推广中水重复、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建立地下水位检测系统,实时在线观察因济西调水对地下水升降变化的影响。开展包括济南长清、聊城东阿、德州齐河统一的水文地质单元课题研究,进一步掌握相关水文数据,探讨与济南市区泉水的水力联系,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实现长孝水源地采补平衡,建议利用水源地周边的洼地开展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工程和地下水回灌补源工程。
水利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当前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水利是水利现代化必由之路。数字水利就是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和改造,将水利行业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水利行业的全面技术升级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实现真正的水务一体化,建立起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统筹解决水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对全区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实施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城乡统一管理,为长清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加快建立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使水资源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严格遵循市场规律,搞好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单位的现代企业管理和改革,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水价形成机制和构成体系,培育和发展水产业、水市场,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
对现有从事水资源管理的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引进高水平人才或由专业技术单位提供支撑保障。
从不同水源供水及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角度,分析长清区现状供用水结构与现有水资源特点不相匹配等问题。一方面从开源的角度,通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优化布局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存储地表水、客水资源,加快实现水源连通;另一方面,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减少用水需求,提高再生水回用率;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水要求,保障供水能力,提高水源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