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国民的生活,其改变了国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尤其是对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改变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的传播依赖于纸质媒体,报刊、杂志、单行本是文学传播和国民阅读的关键载体,然而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文学传播和国民阅读不再局限于纸媒载体,国民能够通过音频听书、通过视频看书、通过网络读书,甚至还能够通过线上聊天、视频直播说书、评书、谈书。概括来说,就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文学存在的形式,丰富了文学传播与国民阅读的方式,改变了文学创新与发展的模式。那么在新媒体背景下文学教育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文学传播特征、国民阅读习惯的变化。
孙士聪教授撰写的《文学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探索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新媒体时代文学教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该书以“全民阅读”为背景,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和国民阅读习惯、大学生文学素养之间的关联性,梳理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学教育的新变化、新特征。在此基础上,孙士聪教授直面当代文学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师范类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基本素养、文学能力素养、艺术审美素养等多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推进高校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结合了高校文学教育实践现状后,孙士聪教师从课程建设、专业素质培养和教材研究三个角度对新时期高校文学教育改革进行了路径设计,以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教育、推进高校文学教育改革、促进师范类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该书的特色有如下三点: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文学教育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很多人会觉得,文学还需要教育吗?文学教育难道就是教人怎么看书吗?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在哪里?很多人知道文学,但并不知道文学教育,甚至很多人将文学教育等同于阅读教学,也有一些人将文学教育等同于写作教学。这些观念并非错误,但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等同于文学教育难免有失偏颇。那么什么是文学教育呢?这就是本书解答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要创新和发展文学教育必须要弄懂的一个问题。那么什么是文学教育呢?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文学即是人学,文学是利用艺术的手法来记录或影射人的生活、人的社会、人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于人的教育不能离开文学教育,但纵观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过度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很多高校并未开设文学教育相关的课程,导致很多应届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情趣偏淡、写作功底偏差,这是缺乏文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指出,文学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活动,文学教育能够将普世价值和人文个性发扬光大,文学教育的内涵不在于具体教给学生什么,而在于对于学生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支撑。具体来说,就是文学教育教给学生的并非具体的技能,其修饰的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丰富的是学生思想内涵、提高的是学生人文修养、推进的是学生的精神诉求。概括来说,提升文学创作能力、阅读能力只是文学教育的副产品,文学教育的内涵在于对精神世界的改造,使学生在精神诉求上成为“高尚”的人、“返璞归真”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传媒技术已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融合,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国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国民对于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看法已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网络文学普及后,国民的文学审美已发生改变。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文学的创作与传播难度显著降低,现代文学的商业化、快餐化特征越来越显著,自然状态的文学教育收效甚微,为此需要人为地引导,以强化文学教育的功能性,使文学更好地丰富国民的精神世界。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文学教育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应当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以人格培养为主要内容,加强文学教育,乘着“全民阅读”的东风,实现全民的文学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这一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是文学教育的发起者和引路人,我们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入文学教育,通过培养教师的文学素养来推动全民文学素养的提升,以教育为纽带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教育的功利化、实用化弱化了文学教育的地位,从而制约了人文素养的常态发展,这也是近些年来很多年轻人感到“内心空虚”、“精神匮乏”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们要做好文学教育的重要原因。培养师范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师范生的文学教育是打破当前局面,提升国民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师范生的培育工作,将文学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范畴,利用文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改善学生的精神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格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教师,将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观念传承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精神贫瘠”的局面。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该如何实现文学教育呢?作者在本书中探索了三条可行路径:1.当前文学家教育只具备一个概念,很多院校缺少与之对应的实体课程,我们可以在师范类院校开设专门的文学教育课程来进行文学教育。这种方法最具可行性,也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但开设专门的文学教育课程显得过于功利化,这与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相悖。同时另外开设课程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而师范生本身课程就较多,学生或许没有多余精力接受专门化的文学教育。因此并不推荐这种方法。2.将文学教育与其他关联科目相结合,比如将文学教育实现于阅读教学、将文学教育融入艺术类科目教学。这是当前最具可行性的思路,一方面能够以原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则是将新的内容融入原有的课程中,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较高,能够快速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3.在上述两条路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第三条路,就是在师范专业日常教学中融入文学教学,概括来说就是将文学教育的目标和现代教育的功能性相结合,实现,抽出文学教育的内涵,将文学教育的美育、德育目标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而实现常态化的文学教育。这也是当前高校文学教育创新和发展的终极形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好的教育,对人的思想与认识形成积极的引导,是一个不断淬炼、稳步提升的过程。“文学即人学”的观念具有普遍的共识。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有着深切的关怀。文学经典深刻洞悉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深入人性的肌理,照亮生命的风景,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以优美的表达、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撞击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激起的回响跨越时空、直达永恒。
总之,正如该书所言文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人格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为主,蕴含着对生活、价值取向的思考。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要站在人的立场上,破除功利化思想,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标,追求心灵的鲜活、情感的丰富;在想象和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