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旎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衔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缓解就业矛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和实施“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实施后,高校学生不仅能获得多种学历证书,还能通过技能学习和培训获得反映职业技能水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不仅能推动学校重视职业技能、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社会认可职业技能,还有助于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完善、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1+X”证书制度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制度,为构建以职业技能为纽带的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在“1+X”证书制度中,“1”指的是高校学生不可缺少的相关专业学历证书,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毕业证书,学生的毕业证书对于高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就业不可或缺的证件,而“X”则是高校学生找工作时的其他辅助优势,比高校学生出去其本专业学历证书以外的相关资格证书,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会以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基础,加工其他资格证书作为优先录用资格,招聘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一直都偏应试化的,传统的教育制度忽视了专业技能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各个行业的人才缺口都在持续加大,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只倾向于理论性强、工作环境好的工作平台,忽视了需要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职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了“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开始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实行试点,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了技能教育工作的质量,使技能教育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各地区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中[3]。
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理论学习是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知识的运用,应通过强化实践内化理论知识,有效规避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为学生掌握技能提供保障。“1+X”证书制度将使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各类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了消化和吸收理论知识的机会,也能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表现为缺乏专业自信,“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产业需求,并不断通过职业技能提升来提高薪资待遇[4]。对职业院校来说,“1+X”证书制度实施将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主要采用满堂灌传统重理论教育模式,培养模式比较僵化,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发展不均衡,但是,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重技能,职业院校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学生就业竞争力亟待契合社会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而“1+X”证书制度主张学历证书是基础,能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标准改革和教学体系完善。之前的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和教学体系的关注点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满足人才质量标准,“1+X”证书制度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标准和完善教学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1+X”证书制度的出台,还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从而使职业院校办学形象和效果赢得社会的认可[5]。对社会来说,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态势下,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1+X”证书制度的实施契合了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破解了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困境。“1+X”证书制度的出台有利于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6]。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要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培训评价组织以及职业院校三方,但是,由于缺乏联动合作,存在发展之后、错位以及对接不畅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第一,教育主管部门重文件传达,轻统筹。在“1+X”证书制度中,三种主体存在不同性质的强弱关系,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制度体系的制定者,与职业院校存在行政指导和行政隶属的关系,与培训评价组织存在财政约束、行政监督的强关系,而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之间是基于服务供需产生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更多是下达文件,对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过程缺乏有效的统筹、监督。第二,培训评价组织重利益、轻质量。培训评价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服务对象的扩张,看重培训、教材等收费项目的开展,关注配套付费软件的销售,对培训质量和教材内容没有严格把关,存在培训内容重复、教材内容深度不足、培训教师能力存疑、校企沟通质量不高、企业人员配置远跟不上规模扩张、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第三,试点院校重任务完成、轻政策支持。试点院校是“1+X”证书制度中的关键是“+”,“+”既承担学历证书的教育责任,又是“X”证书与“1”的融合者,“1+X”证书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院校的投入与推动,但在实践过程中,试点院校更多是机械地下达学生考证通过率的任务,缺乏具体的、灵活的支持政策,从而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7]。
首先,培训评价组织内部人员储备不足。“1+X”证书制度落地速度比较快,职业院校及试点人数的短期快速激增,导致培训评价组织内部人员配备无法及时满足需求,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存在反映培训评价组织服务滞后、服务反馈慢、服务态度不好等实际问题。其次,培训评价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口径不一致。在“1+X”证书制度中,证书等级、考核内容、考核流程、学习规则等面,不同人给出的解答或要求不同,在培训评价组织内部,存在着对证书开发宗旨、内容、标准等认识模糊、流程错误、服务偏差等现实问题。再者,职业院校内部存在信息阻滞。“1+X”证书制度涉及政府、评价组织、社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在相互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其本身容易存在信息偏差、遗漏或阻滞等问题,而在职业院校内部,又存在着多层级沟通链条,信息传递需要经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际教室-相关教师的路径,在多层级、长链条的传播过程中,会导致信息在内部出现传递效率低或者误差大等问题,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最后,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流程比较复杂。在“1+X”证书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所需提交的信息、审核等工作次数多且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对于信息化平台而言,“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关键就是简化流程,降低成本,避免无效环节,提高效率,因此,从系统优化角度而言,“1+X”证书制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有待进一步优化[8]。
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集权利及服务工作于一体,培训评价组织主要以盈利为主要工作目的,职业院校主要负责教育,因此,三方必须形成合力,建立起合作共赢机制,才有助于促进技能人才培训的“1+X”证书制度的贯彻落实。首先,在培训评价组织的选择方面,建立起集遴选、入选、过程监督、评价及淘汰退出于一体的整套管理工作流程,由政府主导逐步向“放管服”转变,以市场化运行为指导思想,选择具有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的企业作为培训评价组织,坚持公开的评价监督原则,教育主管部门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第三方监督评价工作细则,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奖惩制度和淘汰退出机制,构建完整的遴选、强化监管、淘汰退出的工作路径。其次,在培训评价组织与职业院校合作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多方合作的指导意见、行为约束条件、激励与惩罚机制等,为相关组织间的多元合作提供制度、财政保障,激发组织间的合作动力。最后,对职业院校,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放权并给予一定财政支持。“1+X”证书制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性和改革性,“1+X”证书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在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等多维度之间进行理念重建与举措变革,这些观念、意识、态度及行为构建既需要政策引导支持,也需要财政支持,更离不开职业院校的摸索与改革[9]。因此,评价组织、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必须建立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共建课程体系,共研课程内容,共改教学与评价手段,共设人才资源库,共促学生就业,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与校企等多元沟通协作,夯实培训评价组织、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基础。
首先,在培训评价组织层面,一方面,要格外重视试点规模扩张后的人员补充。具备足够人力对接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提供及时和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与合作,提高多方主体参与、研讨、培训、合作的效率和灵活度,降低因人员储备不足造成的服务缺位、服务滞后、服务质量粗劣等问题,另一方面,培训评价组织要强化内部人员培训,尤其是针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院校的对接,必须定期开展统一的业务、内容和流程培训,在内部建立统一信息口径,避免信息传递误差和无效沟通情况的出现。其次,在院校层面,随着“1+X”证书制度的有序推进,必须打破信息按行政级别逐层流转的固有模式,建立“1+X”证书制度沟通“专线”,实行“负责人”对“负责人”制度,在校级层面设立一位总负责人,每个专业的每个等级的证书设立一位负责人,在证书申报、审核、培训、考试等方面进行“负责人”到“负责人”的信息对接,建立扁平化的信息沟通通道和高效的内部沟通机制,缩短信息沟通流转层级,减少信息沟通迟滞和沟通不畅问题的出现。最后,优化信息交流平台性能及流程管理工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支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评审专家、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和学生需要通过平台完成评价组织申报、院校试点申报、各组织信息填报、考试申请、成绩录入查询等所有操作,因此,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非常关键。当前,平台的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以“考试管理”模块为例,包含“考试科目”“考试计划”“考生管理”等11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部分可以合并,部分资料可以只提交一次,避免重复录入。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针对平台使用者开展调查回访,摸清平台真实使用情况,及时接收平台使用反馈,结合评价机构、评审专家和试点院校各自的工作流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优化平台性能,简化平台工作流程,提高平台使用体验感和满意度[10]。
综上所述,在基于技能人才培养的“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现有教育教学过程是互融互通、互相促进的,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培养真正的复合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制,由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实施共同监督评价,统一组织等级证书考试和评定工作,强化职业等级证书的权威性,避免发生职业等级证书的滥发滥用,保证职业等级证书的“含金量”,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推动学校重视职业技能、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社会认可职业技能,还有助于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